毛炜
1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杭州310053
2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中医医院浙江宁波315500
自拟通络解粘汤联合奥曲肽针治疗血瘀气滞型粘连性肠梗阻31例
毛炜1,2
1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杭州310053
2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中医医院浙江宁波315500
粘连性肠梗阻血瘀气滞型奥曲肽通络解粘汤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血瘀气滞型粘连性肠梗阻31例,收效良好。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62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1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22~69岁,平均46.1±4.7岁;病程为12~39天,平均21.7±3.1天。治疗组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20~68岁,平均45.8±4.9岁;病程为11~40天,平均22.9±3.2天。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外科学》中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断标准[1]:①既往手术史;②具可见肠型、蠕动波;③腹部有不同程度的压痛、反跳痛及腹肌紧张等;④具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呕吐,且停止排气排便;⑤肠鸣音亢进,伴气过水声;⑥腹平片可见多个固定的气液平面。中医辨证标准:症见腹部持续疼痛,胀气较甚,或痛处固定不移,痛而拒按,呕吐,大便闭,舌质紫黯、苔白或黄,脉弦细。辨证属于血瘀气滞型。
2.1 对照组:予以常规临床治疗,如禁食、禁水、持续胃肠减压、抗感染、补液等治疗;并予以0.1mg奥曲肽针皮下注射,1次/8h(直至恢复正常排气、排便)。同时采用温肥皂水适量保留灌肠。共治疗7天。
2.2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通络解粘汤治疗,方剂组成:红藤、络石藤、忍冬藤、丹参、延胡索、生白芍各30g;川楝子15g;川芎、地龙、甘草、小茴香、乌药各10g;熬成汤剂,取汁50ml/次经胃管注入灌胃,2次/天。共治疗7天。
3.1 疗效评定标准[2]:治愈:3天内腹痛、腹胀等症状体征明显缓解,7天内基本消失,腹部X线恢复正常,肛门开始排气或排便;好转:7天内腹痛、腹胀等症状体征有缓解,腹部x线好转;无效:7天内腹痛、腹胀等临床症状体征未缓解或加重。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正常排气、排便、恢复饮食时间等。
3.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3 两组排气、排便、恢复饮食时间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排气、排便、恢复饮食时间比较(±s)
表2 两组排气、排便、恢复饮食时间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治疗组观察组恢复饮食时间6.48±1.51*8.86±1.96例数31 31排气时间2.87±0.61*5.12±1.02排便时间3.76±1.23*6.07±1.76
粘连性肠梗阻可归属于中医学中“腹痛”“肠结”等范畴。中医学认为,腹部术后或创伤以及患者自身基础疾病等因素极易引发气虚血损、络脉不畅,导致患者出现燥屎与实热内结之证。粘连性肠梗阻急性发作时,多以标实为主,表现为实证,且患者多气滞络阻、瘀血内蕴明显[3]。因此本病以行气活血祛瘀为主要治疗方法。笔者所用自拟通络解粘汤中红藤、络石藤、忍冬藤具有祛风除湿、清热解毒、通络止痛之效;丹参、川芍、地龙强化活血通络之功;生白芍配伍甘草、延胡配伍川楝子达到理气止痛之效;小茴香、乌药则具温中行气之功。诸药合用,共奏活血行气,化瘀止痛的功效。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瘀气滞型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显著,极大地降低手术机率。
[1] 吴在德.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44.
[2] 张春杰,蔡乾荣,陈剑,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48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3,48(12):893.
[3] 张春.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炎性肠梗阻24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1,46(5):360.
2017-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