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海燕
【摘要】目的 探討补阳还五汤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我院收治的脑缺血发作患者中抽选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43例,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43例,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血浆黏度等指标明显更优,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阿司匹林;脑缺血;疗效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10..02
脑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具有起病突然、反复发作的特点。如果没有及时加以治疗,则患者可在1-5年内发生脑梗死,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目前,临床中治疗脑缺血发作的方法较多,而不同的治疗方式其疗效各有不同。本研究对补阳还五汤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缺血发作的疗效做了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86例脑缺血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年限为2016年5月~2017年4月。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46-85岁,平均年龄(63.74±4.45)岁;发病至就诊时间2~22 h,平均(12.14±2.15)h。对照组:男20例,女23例;年龄45~86岁,平均年龄(64.28±4.33)岁;发病至就诊时间2~21 h,平均(11.85±2.20)h。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吸氧、控制血压和血糖、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给予患者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口服,每次一片,每天一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①药方组成:川芎14 g,赤芍12 g,牛膝14 g,黄芪60 g,桃仁12 g,地龙10 g,红花12 g,当归14 g,水蛭2 g,蜈蚣2 g,全蝎
2 g。②以水煎服,取汁400 mL,分早晚两次服用。两组患者均以14天为一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期间脑缺血没有复发,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有效:治疗期间脑缺血发作次数减少50%,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所改善。无效:治疗期间脑缺血发作频率、时间均没有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没有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例(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x±s”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
2.2 血液流变学指标
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血浆黏度等指标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脑缺血发作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其症状可在1小时内完全缓解并且没有明显的后遗症,但是如果没有及时加以治疗,放任脑缺血反复发作,则最终可进展为脑缺血性脑卒中。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临床中治疗脑缺血发作的方法主要为使用抗凝药物,比如阿司匹林。然而,单一的抗凝药物治疗作用机制单一,疗效不理想;而如果使用两种抗凝药物则又会增加出血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临床中开始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即将抗凝药物与中药结合使用。本研究对补阳还五汤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缺血发作的疗效做了探讨,并与单用阿司匹林的患者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其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更优。我国中医认为,脑缺血发作属于“中风先兆”的范畴,病机在于气滞血瘀、阴阳失调、脑髓失养,因此,治疗此病的方向应为益气活血、通络。补阳还五汤中,黄芪为君药,补中益气;当归为臣药,活血养血;川芎、红花、赤芍、桃仁、地龙为佐药,活血化瘀;牛膝活血通经;水蛭、蜈蚣、全蝎则破血逐瘀、通络。诸药合用,共奏补血益气、逐瘀通络之功效。
综上,补阳还五汤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周艳鹏,赵 蓉,马明超.补阳还五汤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效果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14):80-81.
[2] 付建新,黄三洲,李 艳,等.氯匹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比较[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1):76-77.
[3] 蒋利魁,王小丽,秦丽霞.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0例[J].光明中医,2014,29(1):62-63.
本文编辑:李 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