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冰
众所周知,剧本乃一剧之本。尊重原创、拒绝抄袭,是编剧工作者最起码的职业操守,亦是影视产业蓬勃健康发展的本源;坚持原创,写出优秀的原创剧本,则是编剧人员职业发展的必备核心竞争力。近几年,随着中国影视产业的迅猛发展,对影视剧本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以至于网络文学“IP”热大行其道,“编剧荒”“剧本荒”却成了业内人士的老生常谈。影视业界在强烈呼唤着优秀的原创剧作,归根结底是编剧从业者的原创能力跟不上行业需要。本文就重点谈一谈编剧工作者如何提升原创力。
理解原创和原创力
无论是文坛,还是设计界,叫得最响的就是原创。什么是原创?原创,英文名称Original,是指创作或发明出全新的作品,其内容与形式都是作者首创,具有唯一的独特个性,而不是由复制、改编、剽窃、模仿、抄袭、二次创作,或系列作的衍生作品。就剧本创作而言,原创是独立完成的剧本作品。抄袭、篡改、剽窃他人创作的剧本固然称不上原创,改编、翻译、整理他人的已有创作,也不能算是原创。原创是由个人或一个团队独立创作的,具有初始性、创造性、唯一性,因而具有宝贵的价值,为社会所崇尚赞扬。
从影视产业发展的角度看,如果千辛万苦创作出来的影视剧本,动辄被人顺手牵走,却无须承担应有代价,原创作者岂不心寒?如果劣币驱逐良币,则好剧本只会越来越少,品质低劣的剧本就会泛滥。长久下去,原创作者不仅失去动力,还可能失去能力。如果不尊重原创,谁还愿意去编写优质剧本?因此,尊重原创作品不仅仅是知识产权法的法律规定,也是产业发展的需要。只有原创剧本,特别是原创的优秀剧本,才能得到影视行业的尊重。
作为一个作家、艺术家或设计者创作或发明出原创作品的能力,即为原创力。原创作品则仰赖于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正因为灵感具有突发性、唯一性、稍纵即逝不易扑捉,因此原创力是人类进步之源,十分宝贵。
如何提高编剧的原创力
编剧工作者应如何提升原创力呢?这是一个难度很大的问题,笔者这里就自己的理解提出一点浅见,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首先,要做到“万取一收”。
所谓“万取一收”,指剧本创作中通过广泛地采集资料,经过反复多次浓缩酿造,熔铸成高度精炼的故事情景。剧本创作的源泉是社会生活,而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纷纭复杂的。一个剧作家面对这些丰富的感觉材料,既不能仅仅拾取其中的一鳞一爪,又不可能包罗万象、兼收并蓄。他必须“博观约取”,广泛地留心各种事物,从中挑选最具特征,而又最有戏剧性的生活现象,同时又从其他纷繁的图书、影视等媒介中汲取有用的材料,然后加以提炼,通过想象创造出独一无二的艺术形象。
从万到一,首先需要剧作者广泛地体验、观察生活,以及从图书、影视作品中学习,一旦触发灵感,就要随时做笔记。其次创作者要有心灵的融会吸收的过程,即下一番“犹矿出金,如铅出银,超心炼冶”的功夫,将一切浓缩为自己的独创性的艺术沉淀。这不仅需要炼字炼句,而且需要炼意,需要想象力的驰骋,如此才能在有限的容量中熔铸精彩的故事。
同时,还要有“灵感的产生过程”。
创作灵感是神秘的。它从哪里来?它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可以用这样一些词语来描写灵感状态:茅塞顿开、文思泉涌、神来之笔等等。灵感确实有它的神秘性,它的最大特点是不期而至:来不可预,去不可止。
灵感虽然可遇而不可求,但这并不意味着剧作家只能消极地等待灵感的降临。一个作家通过意志的努力固然无法直接把灵感逼迫出来,不过,可以通过某种方式为灵感的到来做必要的准备。
创作的最初阶段一定是一种自觉的努力。这种努力所要找到的东西,是那种可以在剧作家的心中活起来的场景、人物、情感等感性对象,就如让这些形象材料获得生命,这绝非轻而易举,不是单凭艺术技巧就能成功的。这也就是将自己的直接的或间接的生活经验贯注到形象材料中去,使这些材料不再是枯燥而沉默着的材料,而仿佛是有了生命而正在言说自身的。因此,问题的实质正在于,剧作家如何去摆脱那些外在的和内在的干扰,从而让自己完全服从于剧本创作这一任务。也就是说,剧作家要努力地使自己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主题里。这种努力正是对灵感状态的准备。
这种准备有时候非常痛苦。经常有这种情况:一个剧作者在一段时间内劳而无功地工作,创作本身毫无进展。倘若某作者受雇去写一部剧本,而雇主发现他并未马上投入工作,而是在连续好多天的时间里懒懒散散、无所事事,但是作为雇主,也不能期望他所雇佣的作家像一个工匠那样按部就班地勤奋工作。其实,作家懒散的外表掩盖了他内心的紧张,他知道他此刻无法下手,他还不能去从事任何实际的创作,许多问题都未曾得到解决,他便只能寻找着,并期待着。他必须坚持这种寻找和期待,绝不放弃。正是在这种坚持中,某一个时刻一定会到来。在这一时刻,创作中所遇到的一个或多个困难突然得到了解决,这就是灵感状态的到来。
在灵感状态中,作者迫不及待地要把蜂拥而至的感性材料,按照它们之间的必然联系呈现出来,此中已不再有任何犹豫和怀疑,每下一笔,每走一步,都是必当如此。灵感就是这样被唤来的,它一定要经过多次的探索,才能被赢得。在探索中,作者逐渐地使自己进入到作品所要呈现的现象、过程和情感之中去,使自己的心灵与形象的材料高度融合。他的想象力、技巧、眼光、经验、知识等等,都围绕着创作主题运转,变成了由创作主题所引起的生命活动。这就是灵感。
灵感虽然来不可预,但它确实是在创作者的探索过程中被招来的。事实上,阅读不少作家的传记,细心留意的话,都可以看到他们探索等待灵感的方式,常常表现为一系列的生活、工作的习惯。每个剧作者都可以自我探索自己获得灵感的独特方式,那也是他作品独创性的来源。
最后,“澡雪精神”不可或缺。
中国古代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说:“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意即酝酿文字的构思,贵在清虚宁静,清除内心杂念,使精神纯净。这是刘勰提出的关于开通思路的艺术构思的方法,他认为在构思过程中,思想一定要高度集中,排除干扰,清除头脑中的杂念。虚即空,就是作者要抛开一切思虑欲念,使心胸犹如冰壶一般澄澈空明;静即寂,使精神不受外界干扰,凝聚专注于一。在此,刘勰正式把虚静视为创作构思的重要心理前提。“澡雪精神”出自《庄子》:“汝斋戒,疏瀹而心,澡雪而精神。”就是說,只有涤除心中一切欲念,使内心澄澈平和,杜绝各种感知刺激的干扰,才能认识到最高的心灵境界,以虚静状态获得绝对的创作自由。就剧本创作而言,“澡雪精神”的心理状态显然有利于创作的顺利进行。这里的“虚静”和“澡雪精神”,是创作者的个人修养过程,就现代心理学而言,实际上是指个体对日常意识的抑制和超脱并让注意力集中于想象的境界上。此时,创作者潜在的生活感受充盈于艺术思维空间,艺术幻觉的涌现如纷至沓来,常常出现平时不可思议的文思泉涌的现象。事实上,作者作为创作的主体,当摆脱了日常功利、世俗欲念的束缚,也就为构思想象中的故事情景开拓了广阔的心理空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