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1)请以“照向心灵的一束光”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2)只要开始,就不算晚。开始,是一种强大的精神暗示,它可以让人的心灵不再荒芜,也可以让人看到黎明前的曙光。当重绿的麦苗开始在风中摇摆,就已经预示着,它不会输给不丰满、不成熟。
请以“开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指津】
这是近五年来的第二次命题作文,与2015年鞍山中考作文题目“曾为我点亮的那盏灯”高度神似。都侧重写来源于生活中的温暖感悟;与2016年鞍山中考作文以“声音”为话题,亦有异曲同工之妙,“一束光”重点是视觉体验,而“声音”更注重听觉体验。
中心词“一束光”如果来源于自然,它是照不进心灵的,而如果将其升格為成长体验,它可以是一张温暖人心的旧照片,可以是一个启迪智慧的微笑,可以是父母温情含蓄的些许鼓励,更可以是师长们以身示范的行动榜样,本题重在体现浓郁的人文情怀。
“照向心灵”成为“一束光”的关键限定语,能照向心灵的光,可以是亲情、友情、师生情,也可以是感恩、幸福、快乐和温暖,亦可以定位在人间大爱返璞归真的基调。既可以写孜孜不倦、勇攀知识高峰的拼搏,还可以写敢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的勇气,更可以写主动关心他人、乐于帮助同学等优秀品质,可谓意境满而题材广,留给考生无限广阔博大的写作空间。
【写作指津】
这道考题延续了鞍山中考作文题目四年来话题作文的传统,从2014年“过程”、2015年“家风”,到2016年“声音”,再到今年的“开始”话题,无不深刻蕴含了语文与生活的必然联系,体现在平凡生活中感受人间温暖,引导学生积极地感知生活冷暖,体悟人间真情。
作为话题作文,只提供写作内容围绕的核心,而不提供具体明确的主旨;只提供宽泛的写作范围,要求所写内容与话题相关即可;可以自由拟题,而不受标题束缚。因此,此类作文要善于“化大为小”,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不求面面俱到,只求“一针见血”,写作中注重材料的“现实性、针对性、典型性”即可。
此外,作文中考生应“独辟蹊径、表现个性”,选择自己熟悉的、有话可说的、有一定拓展空间的内容去写,要善于把握新的切入点,从新的方面认识事物、表现事物。拟题中可以采用添加成分法、切割话题法等多方位拟题构思立意,力求推陈出新,为文章拟写一个靓丽的标题,使阅卷老师耳目一新,有良好的阅读体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