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涛,黄 璜,陈 灿,周江伟,谷 婕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湖南 长沙 410128)
我国稻田养鱼技术的研究进展
吴 涛,黄 璜,陈 灿,周江伟,谷 婕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湖南 长沙 410128)
稻田养鱼是将稻田种稻和养鱼结合起来,把两个生产场所重叠在一起,充分利用稻田生态环境,发挥水稻和鱼互利共生的作用,获得有机水稻和有机鱼的双丰收。稻田养鱼技术在我国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以时间为轴,以生物多样性为主线,将我国稻田养鱼分为三个阶段:传统稻田养鱼阶段(东汉末年至新中国建立前)、探索发展阶段(新中国建立后至20世纪80年代末)、现代稻田养鱼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回顾了我国稻田养鱼技术的研究进程,总结分析了我国稻田养鱼技术的发展现状与特点,重点突出稻田养鱼技术的进步与创新。
稻田养鱼;生物多样性;综述
随着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化肥、农药被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农业生态环境逐步恶化,农残现象大量出现,对人类身体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危害。此外,耕地资源与淡水资源愈发紧张,人地关系矛盾突出,越来越多的耕地变为城区。稻田养鱼作为一种传统生态种养模式,能大量减少农药、化肥等化学药剂的施用,不但有效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使得稻田产出的农产品也相对安全,促进稻谷稳产增产,还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稻田,缓解人地关系冲突,在淡水资源持续减少的情况下发展渔业,对农民增收、农业与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有史书记载的稻田养鱼到新中国建立前的时期可称为传统稻田养鱼时期。东汉末年的《魏武四时食制》中有明确记载:“郫县子鱼,黄鳞赤尾,出稻田,可以为酱”[1]。“子鱼”,即小鱼,“黄鳞赤尾”指的是“鲤鱼”。可见东汉末年就已经有了文字记载的稻田养鱼的历史。这一期间,由于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以及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稻田养鱼长期停滞于稻田生产力效率低下,效益不明显的阶段,发展缓慢。
传统的稻田养鱼技术,依赖于我国传统的小农经济思想,多以农民自主经营为主,家庭生产,零星分散,多分布在偏僻的山区,以天然的稻田为主,稻田规模依据天然而定,大小不一。对稻田的改造停留在种植水稻的基础上,缺乏对鱼类生长的思考;抗洪抗旱保水保肥能力差,鱼的防逃措施不够完善。
传统的稻田养鱼中,鱼类养殖品种单一,多以鲤鱼为主,草鱼为辅。在自然经济的状态下,农民在稻田中养殖鲤鱼多以自家食用为目的,规模小,且受制于当时的养殖技术和条件,粗放粗养,稀放单养,平均生产100~120尾/667m2[2]。把鱼苗投放到稻田后,缺乏管理,基本上很少甚至不投放饵料,任由其自生自灭,致使鱼苗存活率低。此外,我国古代耕作制度经历了生荒、熟荒、休闲、轮种和多熟等五个阶段[3],虽然多熟制萌发较早,但发展缓慢,实行推广速度慢且普及率不高,因此,鱼类养殖的时间很短,在水稻收割前就要捕捞,导致鲤鱼个头偏小,产量不高。
水稻虽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但是几千年来水稻品种仍然存在着品种单一的问题。建国以前,由于自然经济与历史条件的限制,水稻的育种工作发展缓慢,种植的多是以单季稻为主的品种,该品种表现为高杆,抗病性较弱,生育期短[4]。导致稻鱼共生期短,鲜鱼产量较低。
图1 稻田养鱼原理示意图
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80年代末这一时期为稻田养鱼的探索发展期。新中国成立后,稻田养鱼迎来蓬勃发展的时期,虽然期间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由于当时片面强调发展养鱼业,加上水稻种植制度的改革,以及大量化肥和有毒农药的施用,损失很大,挫伤了农民养鱼的积极性[5],稻田养鱼始终停留在个别的自发性生产阶段,技术难以提高,且大多是平板式养殖[6],单产很低,但是稻田养鱼技术仍然有了长足的进步,比如适合稻田养鱼的水稻品种的研发问世,对稻田的改造来降低晒田、打药对鱼类带来的伤害等等。尤其是在利用稻田生物多样性上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出现了如“稻+鱼+萍”“稻+鱼+菇”等新的种养模式。
(1)选择不易被洪水淹没的田块进行种养场地,对稻田田埂进行加高加固,来加强防洪防旱能力,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鱼的逃跑率[7]。
(2)一些稻田开始出现鱼沟、鱼溜,从建国初期的少数试验到八九十年代的普遍推广实行,鱼沟、鱼溜、鱼涵所占的稻田面积也从1%增加到5%[2]。
(3)注水、排水措施较传统稻田养鱼技术也有所进步。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建立注水口,地势较低的地方建立排水口,并对注、排水口用防护栏来防止鱼类逃跑[8]。
2.2.1品种增多随着高产技术的推广普及,养殖品种除了早期的鲤鱼、草鱼外,已经增加到有卿鱼、链鱼、编鱼、青鱼、鲢鱼、鳙鱼、罗非鱼和革胡子鲶等[9];
2.2.2改寄养田培育鱼苗为秧母田培育鱼苗于水稻播种7~10 d后,秧苗呈3叶一心,水漫上厢面,施足追肥,即可放鱼至稻田中[10],或秧母田直放连养,拉长稻鱼共生期。栽秧时转放本田养殖,成活率高,成长快。
2.2.3改稀放单养为合理密度混养以鲤鱼、草鱼为主,400~600尾/667m2,辅以鲫鱼、青鱼等,投放约200尾/667m2,既能充分利用稻田的饵料生物,又可达到粮鱼双增收的目的[11]。
2.2.4放小规格鱼苗为大规格鱼种和隔年二龄鱼种改投大规格鱼种3~5 cm或6~8 cm的隔年二龄鱼种下田,养到收割水稻时,一般田鱼个体可达400~450 g,大的约0.5~1 kg[12],商品质量高,经济效益好。
2.3.1品种改良我国50年代后期研发的矮秆水稻的问世,70年代初杂交水稻的育成,给我国水稻生产带来了历史性的飞跃,使水稻单产提高20%~25%[13]。而将改良后的水稻品种用于稻田养鱼,可使水稻产量进一步增加5%。
2.3.2种植制度的进步由于在水稻育种上的突出成就,80年代初杂交水稻的进一步推广,在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保证总产量稳定增长的前提下,我国南方稻区相当数量的双季稻种植面积调整为单季稻(中稻或单季晚稻),导致种植结构发生了变化,并缩减了全国水稻种植面积[14]。在稻鱼共生模式下,缓解了稻鱼季节上的矛盾,延长了稻鱼共生期,有利于水稻、鱼类双丰收。
2.3.3农药、化肥开始使用20世纪50年代,有机农药崛起并获得广泛使用,为农药工业奠定了基础。1963年,我国开始进口化肥并用于农业。农药、化肥的使用极大地农作物的单产,推动了农业的迅速发展。稻鱼共作模式下,打药、施肥之前将鱼集中在鱼沟、鱼溜,待到药效所剩无几后再让鱼回到稻田中,有效地避免了农药化肥与养鱼的冲突,对水稻丰收和鱼的产量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4.1稻—萍—鱼模式稻萍鱼立体种养技术是充分发挥水田各方面资源,扩大立体增产层面,生态环境科学利用,优化和协调稻田生态系统,促进增产增收的有效途径。
(1)垄稻田垄面和垄沟的要求为:沟宽为33 cm,沟深35 cm,垄面宽67 cm,共100 cm,垄面种4行稻,宽行窄株,插足基本苗[15]。
(2)选好适宜萍种,主要有细绿萍、卡洲萍、小叶萍、红萍;选择多萍种混养[16],使鱼在大田饲养期间有较均衡的萍饵料供应。
(3)一般在水稻生育前期的宽行间养好萍,插秧约15 d,在水稻的宽行间进行开沟,并结合进行倒萍和薅二次秧之后1~2 d就投鱼入田[17]。田套养期,放萍 200~300 kg/667m2。
(4)在萍类的繁殖盛期(5~10月)往往会覆盖稻田的整个水面,这时应该捞出一些绿萍,以防止因其在晚间停止光合作用时,水中缺氧而使鱼类窒息[18]。捞出的萍可作鸡、猪等的饲料,也可将其直接投入池塘喂养草鱼。
2.4.2稻—菇—鱼模式即垄沟养鱼,垄上种稻,行间投人菇袋的垄作立体栽培模式。在垄稻鱼技术的基础上种植菇,利用三者共生期间的相互影响彼此促进。
(1)菌袋制作。可用稻草或玉米芯77 kg、米糠20 kg、石灰2 kg、过磷酸钙2 kg、25%多菌灵0.2 kg,加水130 kg,经堆制发酵,装袋接种,经过25 d培养发菌,即可布满全袋[19]。
(2)菌袋要在水稻有效分蘖期结束之前放入稻田中,平均放2 000袋/667m2。将菌袋放在垄上水稻行中间,切记要将菌袋打开拉直或者用小刀纵向划几个2 cm长的小口子,便于菌体顺利长出[20]。
(3)菌种下田后约10 d即可采摘,当菇充分长大还没有开伞之前为采摘的适宜期,应及时收获。
进入20世纪90年代,稻田养鱼在原有的技术上,迎来了新的发展。从个体性的分散经营向着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发展,重视种稻效益和养鱼效益的全面提升。随着人们对农药、化肥带来的危害认识越来越深刻,且鱼对水稻的作用有限,人们开始探索另一种模式,来满足对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追求。于是,稻—鱼—鸭种养模式诞生了。它是一种充分利用稻田空间的立体式复合生态种养模式,水稻扎根土中,鱼在水中,鸭在水面,在稻鱼的基础上引进鸭,充分其发挥除草吃虫、鸭粪肥田、中耕活泥、减少纹枯病、促进水稻增产的功能。
3.1.1稻田选择稻—鱼—鸭种养的田块要求地势低平,无污染,水源充足,排灌方便,防洪抗旱能力强,同时保水保肥能力必须要好,稻田规模不限,大小宜0.33、0.67 hm2,1.67~2 hm2为一个单元。
3.1.2稻田改造(1)开挖鱼沟、鱼坑。插秧前在养鱼稻田的四周离田埂约0.8~1.0 m的地方开挖一条环形养鱼沟。养鱼沟的宽度0.4~0.6 m,沟深0.4~0.5 m,可以根据需要来确定,如果想多养点鱼,就把沟挖宽一些。稻田中间可以开挖一条主沟,宽度0.4~0.6 m,沟深0.4~0.5 m。据田块的大小在稻田的中间开挖几条宽0.3~0.4 m、深0.2~0.3 m的沟道,与大田四周的养鱼沟、主沟相通,其形状为“十”“井”或者是“丰”。
鱼坑宜设在靠近进水口的田边、田角,也可以设在田中心,设1个长1.8~2.0 m/667m2、宽1.5~1.8 m、深 1.0~1.2 m的鱼坑,并与鱼沟相通。
鱼沟与鱼坑的总面积约占稻田总面积的8%~10%。
(2)加高加固田埂。养鱼稻田的田埂要加高至0.4~0.6 m,低洼地区的稻田田埂要加高至0.8 m,田埂截面呈梯形,底部宽40~50 cm,顶部宽20~30 cm,可用开沟的土方加高加固田埂,并层层夯实,做到不渗、不漏。
(3)进、排水设施。进排水口要设在稻田相对两角的田埂上,在较高处设进水口,在较低处设出水口,可使稻田进水水流均匀。进出水口都要安装拦鱼设备,拦鱼栅的材料可选择聚乙烯网片或铁丝网,网目大小以鱼种不会逃逸为前提。前期要安装密眼网,后期换成较大网目的网片,防鱼外逃,但还要做到经常疏通拦鱼设备上的杂物,保证进出水流畅。
(4)构建防逃设施,鸭棚。稻田四周用尼龙网设置围栏,每隔2 m用木桩固定,木桩插入土中20 cm,高出地面1.8~2.0 m,围栏向内倾斜。在稻田四周中的任意一边留一块空地,来搭建一个鸭棚,供休憩、喂食用,大小根据稻田来设定。
鱼类养殖技术在垄稻沟养鱼技术的基础上更进一步。除了增加鱼的品种、合理密度混养、秧母田培育鱼苗以及改用大规格的鱼种外,在以下几个方面进步,进一步提升了稻鱼的效益。
3.2.1鱼苗消毒鱼苗在投放到稻田之前要先进行消毒处理,用2%~3%的食盐水浸泡3~5 min,再将鱼苗投放至田中[21]。注意放养前的水温与稻田的水温不相差3℃。
3.2.2人工喂养稻—鱼—鸭生态种养模式中,由于鸭这一生物的加入,使得鱼的食物在原有的基础上减少,鱼除了觅食田间的杂草、动植物等,还可以采用堆肥堆和施有机肥结合的方法来加速田中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速度[21],增加鱼的食物供给。除此之外,还可以人工投放饲料来喂养鱼类。主要是在一周后投放,饲料包括麦麸、米糠、精饲料,以及木薯叶、甘蔗叶、青菜叶、青草或绿萍等青饲料。
3.2.3鱼病防治稻田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当水温达到15℃以上时,稻田中的病原就会危害鱼类。优先采用鸭来控制虫、草害,其次使用农药,但必须是无毒或者低毒、无残留的高效农药,且使用时应注意:一是使用前将田水加深约10 cm,使用粉剂农药要在清晨露水未干时喷施,使用水剂、乳剂农药在下午4∶00~5∶00喷药,喷雾要细喷、弥喷,喷头向上横扫水稻茎叶,保证药液的药效,在下雨或雷雨前不要喷施。二是采取分段、隔天打药的方法。即第一天在一半稻田施药,将鱼集中到鱼坑或者未施药的一侧;第二天施另一半,将鱼集中到鱼坑或者已施药的一侧来。以此来避免、减少农药对鱼类的伤害[22]。
“稻+鱼+鸭”生态系统与“稻+鱼”系统相比,不仅是引进了鸭这一生物,稻鱼鸭系统内的营养层次依次增多,食物链增长,食物网更加复杂,可以减少稻田中的能量浪费,进一步将其转化和循环,并作用于稻鱼鸭,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
3.3.1鸭的品种用于稻鱼鸭复合系统的鸭必须满足几个特征:觅食能力强、体型小、适应性广、活动量大、活动时间长。体型大的鸭容易吃秧苗,压倒秧苗,且行动迟缓,觅食能力差[23]。一般选用野鸭和家鸭的杂交品种。
3.3.2鸭的放养要求一般在水稻插秧后约7~10 d,待秧苗长出新根系,叶片返青后,将2周龄以上的雏鸭放养。放养密度大概为10~15只/667m2[24]。放养后,保持厢面水位高度刚好在鸭的脚能够触碰到泥土的高度,随着鸭的生长适当加深。
3.3.3人工喂养鸭子喜食稻穗,在水稻抽穗前要将鸭子捕获或者赶离稻田,导致稻鱼鸭共生时间不长,为了保证鸭的成长速度,可每天进行一次人工喂养。饲料以碎米、米糠、玉米为主,或者是玉米加鱼粉的混合饲料,也可以采用成鸭的配合饲料,饲料量的多少根据稻田内的杂草、水生小动物的数量来判断。
“稻+鸭+鱼”模式与水稻单一栽培模式有所不同,水稻生产技术也有所差异。在稻鱼模式原有的种植基础上,水稻栽培技术更加注重单位产量的提高,在一些技术细节上更加追求效率。
3.4.1施 肥稻鱼鸭稻田中施肥应坚持施足基肥,减少追肥,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大概占全年施肥的70%~80%,一般以厩肥、绿肥、粪肥为主,也可掺一定量化肥,在耕田时施入[25]。一般施用有机肥量为 400~500 kg/667m2。
3.4.2水稻品种为使水稻生育期与鸭放养时间基本同步,耕作模式上应选用一季稻栽培模式。水稻品种应选择高产优质、抗病性强、耐肥抗倒伏、生育期适中的杂交水稻[23]。
3.4.3适时早播,合理密植为了延长水稻与鱼、鸭的共生期,可适时对水稻进行早播或者早移栽,一般在4月下旬或者5月上旬进行移栽,采用宽行窄株,东西向种植,增加通透性,有利于鱼和鸭的生长。一般稻田采用20 cm×27 cm规格移栽[26],同时,应适当增加鱼沟两边的栽插密度,发挥边际优势。
(1)物种上的进步。从水稻单种到稻鱼共作,再到“稻—鱼—萍”“稻—鱼—菇”甚至“稻—鱼—萍—鸭”模式,由一种生物到四五种生物,乃至更多的浮游生物在内,物种的增加却并没有破坏生态平衡,体现了生物之间互利共生的生态学原理。
(2)类型上的进步。水稻属于禾本科植物,鱼属于水产生物,萍类属于蕨类植物,鸭、鸡属于家禽。在稻田这一生态环境中,各种生物紧密连接却又形成错综复杂的食物网,不断衍生出新的种养类型,体现了我国稻田养鱼技术的创新。
(3)数量上的进步。从开始的每亩单养几百尾到现在混养上千尾,加上萍、菇、家禽等其他物种的养殖数量,表现为稻田承载量的增加。增加数量后对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要求有更多的饵料;二是在不影响水稻生长前提下尽量增加水深。
(1)主体生物。稻鱼共生系统中,产出更多种类、更多数量的水产品是稻田生产的基本要求,不仅提高经济效益,同时能产生生态效益。稻鱼共生系统与稻鱼鸭共生系统比较,后者的除草效果更好,满足主体生物水稻丰产的要求。
表1 我国稻田养鱼技术不同阶段的技术特点
(2)食物链。稻龙虾共生系统中,水稻并不能为小龙虾提供饵料,需要另外种植伊乐藻、黑叶轮藻供小龙虾咀食。在稻鱼共生系统中食物链是维持、保障系统运行的核心,为了形成可持续的食物链,增加物种作为饵料,防止鱼群内部相互残杀。
供给侧结构改革和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是当下农业政策的重点,其要点有以下两点:一是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即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二是要求农业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高效利用的同时,保证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推动农业向集约化前进。稻田养鱼正是集约化经营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它以市场需求为主要导向,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稻田的综合效益。
虽然我国稻田养鱼技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且已经颇有成效,但在一些技术环节上还有待完善,比如物种增加后放养的顺序是否对产量有影响;放养的时间是否可以通过调整来避免一些矛盾冲突;在不影响生态平衡的前提下稻田空间是否允许再引入其他物种来提高效益;如何调整放养物种的数量、大小、性别等不同因素来实现效益最大化等等。实现生物多样性基础上的序、时、空有效耦合,将是我国稻田生态种养技术的发展方向。
[1] 李昕升,王思明. 江苏稻田养鱼的发展历史及生物多样性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39-144.
[2] 张林林. 稻田养鱼技术模式演变及发展趋势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07,(18):160-161.
[3] 杨怀森. 中国古代耕作制度的演变[J]. 河南职技师院学报,1987,15(1):7-13.
[4] 杨 勇. 稻渔共作生态特征与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D]. 扬州:扬州大学,2004.
[5] 蔡广徽,磨玉光,吴宝干,等. 稻田养鱼技术的示范与推广[J]. 广西农业科学,1987,(1):52-56.
[6] 任建煌. 我国稻田养鱼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古今农业,1992,(2):76-78.
[7] 刘奇文,周 珩. 生态稻田养鱼技术[J]. 水产养殖(福建农业),2013,(7):31-32.
[8] 夏如冰,王思明. 中国传统稻鱼共生系统的历史分析——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为例[J]. 中国农学通报,2009,(5):245-249.
[9] 游修龄. 稻田养鱼——传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典型之一[J]. 农业考古,2006,(4):222-224.
[10] 黄际潭,尹若壁. 稻田养鱼技术的新发展[J]. 四川农业科技,1986,(3):36-37.
[11] 张玉臣. 对稻田养鱼技术的探究[J]. 吉林农业,2013(3):250.
[12] 姚建生. 稻田养鱼技术研究及效益分析[J]. 农业与技术,2015,(12):172-173.
[13] 夏如兵. 近代中国水稻育种科技的发展历程[J]. 农业考古,2010,(4):34-38.
[14] 张伯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稻田种植制度的变革[J]. 耕作与栽培,2002,(4):4-6.
[15] 文进军. 垄稻沟鱼持续高产高效的原因与配套技术[J]. 耕作与栽培,2001,(5):17-18.
[16] 余国良. “稻—萍—鱼”立体种养增产增收机理及“五改”配套技术[J]. 中国稻米:生产经营,2006,(5):51-52.
[17] 梁昌恆,林友增,杨澤兰,等. 稻鱼萍种养新技术[J]. 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83,(3):101-109.
[18] 廖小徽. 垄稻沟鱼萍立体种养高产配套技[J]. 四川农业科技,1991,(2):35-36.
[19] 许士发. 稻田种菇养鱼技木[J]. 种植技术,2002,(5):11.
[20] 王 华,张佳庆,余卫荣. 稻鱼菇耳立体开发效益可观[J]. 中国渔业经济研究,1995,(1):35.
[21] 黄 璜,陈 灿,刘小燕,等. 作物多熟制生态种养[C]. 长沙:作物多熟种植与国家粮油安全高峰论坛论文集,2015.
[22] 杨新才. 养鱼稻田的病虫害防治技术[J]. 云南农业,2004,(9):13-14.
[23] 陈章云,张建武,龙继锐. 稻鸭鱼共生模式及技术[J]. 作物研究,2003,17(4):194-195.
[24] 牛立国,郑殿全,孙士德. 稻、鱼、鸭共生养殖技术探讨及效益分析[J]. 中国渔业经济,2004,(2):42.
[25] 高光明,袁建明,周汝珍. 稻田生态综合种养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63-70.
[26] 饶汉宗,张强康,洪廷光. 稻—鱼—鸭生态种养技术[J]. 内蒙古农业科学,2003,(S2):225-227.
Research Progress of Fish Farming Technique in Paddy Field in China
WU Tao,HUANG Huang,CHEN Can,ZHOU Jiang-wei,GU Jie
(College of Agronomy, Hunan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uthern Regional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Grain and Crops in China,Changsha 410128, PRC)
Paddy field fish is a combination of fish and rice farming, the two production sites are overlapped together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paddy field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mutual benefit of rice and fish, thus achieving a double harvest of organic rice and organic fish. Rice-fish technology in our country has a very long history, taking the time as the axis and the biodiversity as the main line, the rice-fish farming in China is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Traditional rice-fish farming stage (before the end of Eastern Han Dynasty to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stage (from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o the end of 1980s),modern rice-fish farming stage (from the end of 1980s to the present), this paper briefly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rice-fish farming technology in China,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ice-fish farming technology in China, and highlights the progress and innovation of fish farming technology in paddy field.
fish farming in paddy field; biodiversity; review
S964.2
A
1006-060X(2017)10-0116-05
10.16498/j.cnki.hnnykx.2017.010.032
2017-08-01
长江中游南部(湖南)水稻丰产节水节肥技术集成与示范(2013BAD07B11)
吴 涛(1993-),男,湖南永顺县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农业生态学发面的研究。
黄 璜
(责任编辑:肖彦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