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居民感知度的长白山北景区可持续旅游发展研究

2017-11-17 03:31:31李媛媛吕弼顺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长白山景区居民

吴 红, 李媛媛, 吕弼顺

(延边大学理学院地理系,吉林 延吉 133001)

基于居民感知度的长白山北景区可持续旅游发展研究

吴 红, 李媛媛, 吕弼顺*

(延边大学理学院地理系,吉林 延吉 133001)

本文以长白山北景区为研究区,为分析长白山北景区的可持续旅游发展,通过问卷调查法,从社会文化、经济环境和生态环境3个方面的居民感知度进行调查分析。分析结果得出长白山北景区在各方面的居民正面感知与反面感知都较强,表明长白山北景区在可持续旅游发展方面协调性欠缺。在此基础上,为长白山北景区可持续旅游提出环境可持续发展、加强自然环保、提高居民参与度、加强旅游从业人员技术培训等发展建议,以期长白山北景区的可持续旅游发展为区域经济带来新活力。

居民感知度;长白山北景区;居民参与度;可持续旅游;区域经济

全球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世界各国及组织致力于寻求一种新型的旅游发展模式,一方面有利于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旅游资源和自然环境的保护,因而提出了可持续旅游的新型旅游方式。为保证可持旅游在全球的推行,联合国(UN)将2017年确立为“国际可持续旅游发展年”。长白山景区自20世纪80年代长白山旅游开发以来,旅游业发展迅速,大量游客的涌入,给长白山地区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因此,该研究基于可持续旅游理论,重视社区参与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通过问卷调查法,基于居民感知度调查分析长白山旅游业开发30多年来对当地的影响。

1 可持续旅游特征分析

20世纪80年代末,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环境管理思想被提出,此后,可持续发展逐渐形成一种价值观而普遍被社会所接受[1]。可持续旅游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之上提出的,联合国及世界旅游组织高度重视全球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全球范围内得以推广,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逐渐成为旅游界关注的焦点。自可持续旅游提出以来,每年都有新的举措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积极参与,并于2014和2016年承办重要的世界性旅游可持续发展大会(表1)。

表1 可持续旅游重要事件

区别于传统的大众旅游,可持续旅游关注旅游产业及其网络在区域背景下协调动作的机制,它是基于旅游业发展中产生的日益突出的环境、经济、社会问题而提出的,其要求旅游发展带动区域发展,实现区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综合最大化(表2)。

表2 大众旅游与可持续旅游比较表

2 长白山北景区旅游变化趋势

2.1旅游人数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到长白山景区旅游的人数也保持增长趋势[2](图1)。据长白山管委会官方网站数据统计分析,2000年景区旅游人数仅为22万人次,2015年上升至215.1万人次(冬季旅游人数达到24.1万人次),增长近10倍。就入境旅游者数量来看,2013年入境旅游者13.5万人次,2014年为15.3万人次,2015年为16.9万人次,虽增速较为缓慢,亦呈逐年增长趋势。就增长速度来看,增长速度不断提升。2016年8月13日,长白山景区接待游客数量突破140万人次,达到140.7万人次的时间较2015年提前了3 d,较2014年提前了9 d,较2013年提前了43 d,较2012年提前33 d,较2011年提前105 d。

图1 长白山景区旅游人数图

2.2旅游收入

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旅游业具有很强的乘数效应,旅游业每收入1元,相关行业的收入就增加4.3元[3]。长白山旅游业繁荣发展的同时,长白山全区的旅游收入及景区收入逐年增长(图2,由于2012和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数据缺失,故未统计)。据长白山管委会官方网站数据统计分析,2005年全区旅游收入仅为3亿元,到2010年全区旅游经济收入已达到20.2亿元,比2005年增长3倍之多,到十二五计划完成期间,全区旅游总收入已达29.76亿元,比十一五期间增长83.81%。长白山景区内的旅游收入也呈增长趋势,2010年较2005年,全区旅游收入增加近5倍,2015年景区旅游收入是2010年的2倍之多。长白山景区旅游的发展,带动了全区旅游经济收入的增长,对全区的经济增长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和良好的发展势头。

图2 长白山旅游收入及景区收入

2.3旅行社及星级饭店

截至2015年末,全区有旅行社42家,其中分社8家(2014年为21家含2家分社;2013年为17家)。星级以上饭店15家,占吉林省星级以上饭店8%(图3)。

图3 吉林省酒店分布比例图

为了解长白山地区酒店的发展情况,对吉林省其他地区的星级酒店(二星级到五星级)数量进行了统计,通过计算各个地区的酒店密度(酒店个数与面积之比)来求得各地区的区位商,区位商的计算公式为Q=D1/D2,Q表示某地区区位商,D1表示该地酒店数量占吉林省酒店总数量的百分比,D2表示该地面积与吉林省总面积的百分比,通过计算,得出图4,从中可以看出,无论是酒店密度还是区位商,长白山地区的数值都远远高于其他地区,位居吉林省首位[4]。

图4 吉林省各地酒店分布密度及区位商

3 长白山北景区居民感知度调查分析

通过对二道白河镇6个社区(双桥126户、新城小区、翠湖小区、丽湖小区、依水家园、池北新村)居民发放纸质问卷300份,电子问卷100份,向二道白河商业街以及延百(二道白河店)商户发放问卷50份。共计发放450份,其中,纸质问卷350份,回收297份,有效率84%。发放网络问卷100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通过此问卷,分析居民对长白山北景区旅游发展在社会文化、经济以及环境可持续方面的感知[4]。最后,运用SPSS22.0,进行“可靠性分析”求Cronbach的α系数为0.813。信度系数的取值范围为0.70<信度≤0.90,表示很可信(为次常见的信度范围),因而,本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5]。

3.1居民社会特征分析

在对居民的社会特征调查中,共计调查了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收入、是否为景区搬迁、是否外来搬迁、居住时间以及是否从事旅游相关工作等9项内容(表3)[6]。

表3 调查居民社会特征统计表

续表3 调查居民社会特征统计表

3.2社会文化居民感知度

问卷对池北区居民对社会和文化2方面的感知进行调查(表4,5),18个题目中包含9项负面感知调查和9项正面感知调查[7]。

在负面感知调查中,居民感知最为强烈的为“交通不便”一项,赞同率(比较同意和同意的百分比之和)为62.89%,在与居民访谈过程中得知,“交通不便”主要体现在2大方向:1) 乘车难;2) 停车难。这2个问题在旅游旺季时表现尤为突出。旅游旺季时,二道白河—长白山北景区之间的旅游大巴不能满足游客往返景区的需求,因而搭乘出租车成为游客前往长白山北景区的重要交通方式。车少人多的局面,使得出租车司机按人数收费以获取更高的经济收入,这引起了往返于城市内部的居民打车难、打车贵等问题,甚至出现出租车拒载当地乘客,而停在景区门口等接游客的现象,使居民的正常生活受到很大的影响[8]。此外,旺季时,现有的3条公交线路也会做出调整,向景区输送游客,使原本乘坐公交车出行的市民无车可乘,加之打车难的困扰,居民出行很不方便。“交通不便”的第2点表现为停车难。随着私家车数量的增加,自助游、自驾游成为人们外出旅游的新方式。旅游旺季时,外地车辆涌入,造成市内停车困难,商业街上私家车随意停放毫无秩序,商场、超市门前停车位十分紧张。

除上述交通问题外,“本地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民风民俗发生改变”、“本地优良传统受到冲击”2项的赞成率也较高,分别为48.45%和38.66%。这2个问题充分反映该地区民风民俗的流失以及当地文化特色的消退。从人口民族结构上看,该地区以汉族居多,当地居民对民俗的感知十分微弱。而当地的朝鲜族却保持着较为传统的民风民俗,具有独特的民俗习惯。其他少数民族人口较少,因而,对民俗的保持和传承上更是少之又少[8]。

表4 居民对社会文化影响反面感知

正面感知调查中,75.78%的居民认为旅游发展改善了本地的基础设施,68.56%的居民认为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和利用率也得到了提高。这一情况在对池北区进行考察的过程中也得到了验证,近年来建设了湿地花海、天轮广场、啤酒广场、雕塑公园4处较大室外公园,建成20余处星级旅游厕所,道路修整、拓宽,建设城市慢行系统,45.36%的受访者认为交通状况得到了改善。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使得旅游活动开展的同时,也为居民带来了便利和更加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对于“提高了本地的知名度”一项,有65.89%的居民表示赞同,对于“发展旅游有利于本地传统文化的发掘和发展”64.59%的居民表示赞同,居民感知度较强。除此之外,60.83%的受调查者认为旅游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文化交流”,58.25%的受调查者认为旅游活动“促进了居民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开放”。

表5 居民对社会文化影响正面感知Table 5 Residents positive pemeption of social and cultural impact (%)

旅游活动的开展着实带动了当地的社会文化发展,与旅游者接触的过程中不同的文化、思想相互影响,相互传播。但在此过程中,又暴露出居民与旅游活动之间的诸多矛盾。长白山北景区在社会文化方面具有一定的可持续性,但其中的矛盾和问题亦亟需解决。

3.3经济环境居民感知度

问卷中对长白山北景区的经济感知进行了调查。其中,正面感知8项,分别对就业机会、经济发展、个人收入、生活水平、吸引投资、财政收入、经济结构等进行了调查。反面感知4项,包括调查物价上涨及受益人群、房价上涨、贫富分化等4项。

居民对于经济发展的正面感知较为强烈,对于“旅游发展增加了本地居民的就业机会”、“发展旅游促进了本地经济的发展 ”2项,赞同率分别为70.62%和79.9%,是居民赞同率最高的2项内容(表6)。

表6 居民对经济影响正面感知Table6 Residents' positive perception of economic impact (%)

居民对于旅游经济影响的反面感知也非常强烈,在4项负面问题中,赞同率全部在60%以上(表7)。其中,对“旅游发展引起了本地物价上涨”一项感知最为强烈,赞同率达“79.9%”,这一问题在旅游旺季时十分突出。长白山旅游旺季大致开始于5月下旬,持续到十月上旬,旅游旺季时物价上涨,外出就餐、打车价格过高。餐馆就餐米酒40元1 L,山野菜每份也在40元左右,鹿肉、狍子肉每斤也超过百元。外出乘坐出租车,也由于旅游人数增长,出租车司机私自定价,抬高乘车价格。

表7 居民对经济影响反面感知Table7 Residents negative perception of economic impact (%)

通过居民感知调查发现,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与快速增长不相协调的问题,如房价、物价的上涨,使得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受到很大困扰。宏观上经济发展呈现较强的可持续趋势,而微观上又存在着诸多问题,两者并未相互协调[11]。

3.4生态环境居民感知度

对居民发放的问卷中,涉及环境感知的调查共6项,其中,正面感知3项,调查了居民环保意识和政府环保意识、环境保护等3项内容。反面感知3项,调查了环境污染、环境破坏和资源破坏等3项内容[12]。

在正面感知中(表8),“促进了保护环境”一项赞同率为63.4%,只有9.79%(包括不同意和不太同意)的人认为并没有促进环境的保护,所占比例较低。对于“增强了政府的环保意识”一项,赞同率最高,达到64.65%。对于“增强了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59.8%的人表示赞同,仅有4.64%的人表示反对。

表8 居民对环境影响正面感知Table 8 Residents positive perception of the enviranment (%)

在负面感知中(表9),对环境负面影响的居民感知赞同率均在30%左右,最高1项为“本地环境污染(空气、水、噪音、垃圾等)加重”,赞同率为36.08%,反对率30.41%。在多次到池北区市区考察的过程中发现,市内卫生环境良好,甚至于集市、市场周边也未出现脏乱差的现象。公园、小区等人口聚集的地方以及路面十分整洁。对于“破坏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一项,赞同率为32.47%,长白山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均以毁坏大量的树木,毁坏山体为代价。尤其是景区内停车场、道路、公共厕所等的建设,毁坏了大量的原始森林,道路的修建更是损坏了较大面积敏感、脆弱的高山苔原植被[13]。

表9 居民对环境影响反面感知Table 9 Residents negative perception of the environment (%)

通过对居民感知的调查可以看出,在长白山北景区旅游发展30年间,经济发展迅速。自2006年以来,地区内生产总值逐年上升。2010—2015年,第三产业比重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因而,经济可持续性较强。在文化方面,通过对居民的调查发现,居民对文化一项的感知度较低,出现了与快速经济增长不相适应的文化落后状况,文化可持续性较低。在环境可持续方面,政府已经意识到环境破坏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因而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诸多措施。居民对于此项感知度较高,对环境的正面感知度较强。

4 长白山北景区可持续旅游发展建议

4.1环境可持续发展

国际上对旅游区内环境可持续认证标准有很多,其中澳大利亚的NEAP认证标准提出,环境可持续包括工作人员责任相关的知识,紧急状况下的应急措施,对环境的管理,影响环境评估的排水、土壤、水质管理的方法,影响光线和照明的材料,废水处理,噪音及空气指标,减少废物排放,基础设施对野生动物和海洋哺乳动物的影响最小化[3]。长白山北景区的环境可持续,涉及诸多方面。因此,需要景区在规划和管理方面有详尽的方案和管理制度[14]。

4.2加强自然环保

自然保护原则主要体现在项目的引进和政策的制定方面。长白山北景区位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部,此处的生态环境十分珍贵并脆弱。二道白河至长白山景区是长白山最早开发的旅游线路,在30多年的旅游开发过程中,20世纪90年代,景区内宾馆、酒店的建设对环境产生了极大的破坏。基于上述分析,得出居民对于环境正面感知度较强,因而在今后的项目引进及政策制定过程中,应当将自然保护放在首要地位。以保护为前提,不应只看现实利益,而应更注重长远发展,力求将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融为一体。

4.3提高居民参与度

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最终目的是要以旅游的开发带动旅游地的整体发展,强调综合效益最大化,而并非只使少数人受益。一个地区旅游的发展没有当地居民的参与和支持,旅游业不可能持久发展。本文基于居民感知度分析,对长白山北景区的社会文化、经济环境和生态环境进行了居民感知度分析,居民的正面感知度都较为强烈,因此要积极带动当地居民,让当地居民参与到旅游服务中去,在提升当地文化特质的同时也可以将当地的优秀民族文化融入到生态旅游活动中去,让旅游活动的附加特性多样化,也可以使得社区居民在发展旅游过程中多方受益。居民的生活得到了提高并有了经济保障,会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当地的环境保护中,居民的环保意识也会随之提高[15]。

4.4加强旅游从业人员技术培训

旅游可持续性依赖于旅游品质的提高和旅游方式的改变,仅仅依靠旅游人数的增长只能带动提供低品质的观光旅游者的增加,不益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旅游品质的提高则依赖于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职业技能的提高[16]。长白山北景区居民对于社会文化感知度分析得出正面感知度较强,旅游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素质与相关职业素养能够促进旅游区的社会文化发展,并且只有从事旅游服务和生产的相关人员具备了对自然生态的保护意识,在生产和服务的过程中才能实现生态化的更好实现。

5 讨论与结论

本文基于居民感知度对长白山北景区旅游可持续性进行了研究,分析旅游人数、旅游收入方面的变化趋势。通过对居民实施问卷调查,得出居民正面感知与反面感知度都较为强烈,表明长白山旅游业对当地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等3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诸多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如交通拥挤、物价过高、环境破坏等。其次,为促进其旅游可持续发展,提出环境可持续、自然环保、居民参与、技术培训等4项发展建议。为长白山北景区的可持续旅游建言献策,进而为推动延边地区乃至吉林省的全域旅游做出贡献,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持续发展的动力。

[1] 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al and Development.Our Common Futur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2] 长白山管委会.长白山旅游总体规划报告[R].2010:27.

[3] 王富玉.可持续旅游的理论与实践[J].管理科学,1999(4):82-87.

[4] 王丽华,郎志军,那翠翠.近年国内旅游地居民感知研究综述[J].长春大学学报,2016(09):22-26.

[5] 程坦.基于环境适应视角的龙胜龙脊梯田景区居民感知度测评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14.

[6] 吕弼顺,朱卫红,金熙政.延边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开发[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3:5-10.

[7] 朱颜明,王宁.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及其保护[J].山地学报,1999(04):353-357.

[8] 金石柱.长白山地区旅游资源与可持续发展[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11:1-2.

[9] 万红珍.产业融合视角下旅游与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6(07):18-21.

[10] 崔曦,麻学锋.旅游地居民感知度、满意度对其旅游态度的影响机制——以张家界为例[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4(04):91-96.

[11] 王雪.世界遗产旅游目的地居民感知度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12] 徐娟秀,郑蓓媛.“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甘肃文化旅游业创新发展的几点意见[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1):61-62.

[13] 李庆,陈卓,韩顺兰,等.延边地区城郊观光农业旅游线路研究[J].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15(02):133-139.

[14] 汪艳.新型城市化下旅游产业结构及其升级研究[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5(01):115-119.

[15] 长白山统计局.长白山保护开发区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changbaishan.gov.cn/,2016.

[16] 吉林省旅游局.全省旅游规划工作现场会在长白山召开[EB/OL].http://www.jlta.gov.cn/,2016.

ThetourismdevelopmentresearchofChangbaiMountainscenicnorthareaofsustainablebasedontheresidentsperception

WU Hong, LI Yuanyuan, LU Bishun*

(GeographyDepartment,SciencesofCollegeofYanbianUniversity,YanjiJilin133001,China)

The north changbai mountain scenic area as the research area of this study, for the analysis of changbai mountain scenic north area of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we used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includingresidents' perception ofsocial culture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ree aspects of survey analysis.The results of changbai mountain scenic area in all aspects of the north residents perception and positiveor negative perception is strong, showed that changbai mountain north scenic area islack of coordination in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On this basis, put forwar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 for changbai mountain in the north scenic spot sustainable tourism, strengthening the natur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and the technical train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practitioners,improving the residents' participationso that changbai mountain scenic area north of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for regional economy to bring new vitality.

residents' perception; Changbai Mountain northscenic spot; residents participation; sustainable tourism; regional economy

2017-04-05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7BJY013)

吴红(1993—),女,山东莱芜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旅游地理和旅游规划。吕弼顺为通信作者,

E-mail:bslv@ybu.edu.cn

1004-7999(2017)03-0019-09

10.13478/j.cnki.jasyu.2017.03.004

F59

A

猜你喜欢
长白山景区居民
石器时代的居民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云南画报(2021年6期)2021-07-28 07:10:34
石器时代的居民
漫步四季,探索不一样的长白山
学生天地(2020年34期)2020-06-09 05:50:38
长白山册封始于金代
『摘牌』
杂文月刊(2019年24期)2020-01-01 08:32:10
“摘牌”
某景区留念
杂文月刊(2018年21期)2019-01-05 05:55:28
岚雾情吻长白山
你睡得香吗?
民生周刊(2014年7期)2014-03-28 01:3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