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萍 葛 成
印度国家实力的要素评估与前景展望
杨晓萍 葛 成
国家实力是一国国际地位与战略选择的基础。当前对于印度国力与发展趋势的研判,存在两种相反观点,这值得在分析框架和因果联系上进行再论述。在静态国家资源上,印度存在“结构性”不足,与中国差距巨大,不是中国的战略竞争对手;而莫迪的改革,有可能通过对内结构性改革,对外调整战略关系,更有效地整合国家资源,从而提升印度国家实力。在最终结果上,将取决于两点,一是系列改革措施在邦的层面及精英阶层观念层面的实际效果;二是印度如何平衡其经济发展利益与地缘政治需求间的内在矛盾。中期来看,印度经济实力上与中国的差距不会大幅缩小;军事力量上对中国的威慑性会有所提升;在战略选择上,过度与美走近,反而会增加印度的地缘风险,不利于印度国家力量的整体提升。
国家力量;莫迪改革;国家资源;转换机制;战略互动
作为中国最大邻国,印度经济发展迅速,市场潜力巨大,地缘优势明显。然而,目前在对印度国家力量及发展潜力的评估上,往往存在两种极端:一种认为印度非常贫穷、腐败、官僚主义严重、发展模式保守,是远远落后于中国的国家;另一种则认为印度发展潜力巨大,经济发展势头迅猛,是至2030年惟一在印太地区可以牵制中国的核心国家。
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至1988年中国才首次在GDP上超过印度;2000年,中国的GDP也才是印度的2.5倍;2010年,中国GDP达到印度的3.5倍;2016年,中国GDP达到印度的5倍。可以说,这些数据表明,冷战后中国与印度在国内生产总值上的差距在逐渐拉大,在中印实力对比中,中国的优势地位在不断加强。
然而,与这种基于事实的认识相反,在全球经济整体下行的背景下,“印度将取代中国”的判断却又开始在西方占据市场。这固然有西方基于民主体制判断的“一厢情愿”,也从侧面说明,对印度实力及发展潜力的评估,目前仍是一个有争论的领域。随着中国“一带一路”的推进,印度作为典型的陆海复合型国家,不仅将在物理要素上影响中国与其链接的路径,更可能在战略上改变传统的“外交自主性”原则,“借力”①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见Ashley J.Tellis and C.Raja Mohan,The Strategic Rationale For Deeper U.S.-Indian Economic Ties,(Washington D.C: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2015),p.31,pp.75-78.美国来提高自身的战略影响力,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至2020年(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的战略发展环境。
在学术表述上,印度长期只被视为一个“中等强国”。②See Mellor Jw.Ed,India:A Rising Middle Power,(Col.Westview Press,Boulder,1979.)印度的“战略崛起”,③代表作如 Stephen P.Cohen:India:Emerging Power,Washington D.C:Brookings Institute Press,2001;Sumit Ganguly edit,India as an Emerging Power,Routledge,2003;Harish Kapr,India as an Emerging Power:Shadow and Substance of Foreign Policy,London:C.Hurst&。 Co,2008;马加力:《关注印度:崛起中的大象》,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赵干城:“国际体系与印度崛起”,《现代国际关系》2005年第6期;林利民:“印度崛起提供的发展模式”,《瞭望》2006年第2期;Edward Luce:In Spite of the Gods:The Rise of Modern India,Little Brown Book Group,2006.只是在新兴国家和金砖国家机制的出台之后才逐渐成为一种标准表述。直至2015年,印度学者仍清醒提出,印度还不是一个“大国”(great power),④Bharat Karnad:Why India is not a Great Power(yet),(New Delhi: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5.很多研究也更倾向于将印度定位成国际体系中的“摇摆性国家”(swing state)⑤Richard Fontaine&.Daniel Kliman,“India as a Global Swing State:A New Framework for U.S Engagement with India”,NBR Prepared for the Senate India Caucus,July,2013,available at http://nbr.org/downloads/pdfs/outreach/NBR_IndiaCaucus_July2013.pdf或“平衡性国家”(bal-ancer)。⑥Ajaya Kumar Das,“India is the Asia-Pacific:Roles as a Balancer and Net Security Provider”,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Maritime Security,April 28,2016,http://cimsec.org/india-asia-pacificroles-balancer-net-security-provider/24798.然而,2016年始,美国政策界部分观点开始反驳对印度“摇摆性国家”的定位,认为印度正在向一个“领导国家”⑦Ashley J.Tellis,“India as a Leading Power”,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April 4,2016,http://carnegieendowment.org/files/CP_268_Tellis_India_final1.pdf.(leading power)迈进,印度的观念和偏好将能够一定程度影响国际体系发展的方向。
这些争论的背后,最核心的是对印度国家力量现状及前景的判断。在现实政治(real politics)的分析框架下,对于一个国家的实力评估一般沿用“综合实力”概念,一般包括自然地理禀赋、经济实力、军事实力、人力资源及社会创新力等。在2000年兰德公司对国家力量评估的分析框架中,选取了八个指标来评估一国的国家实力,包括:“国内社会政治;国际政治环境;人口;农业;能源;经济;科技;环境资源”。⑧Ibid,p.4.
然而,在具体操作上这种选取指标进行赋值的衡量方法却存在一定困难。一是在技术上,由于对指数衡量法的指数选定没有共同标准,因而得出的结果差别很大。就印度而言,其评估的难度还在于其部分数据的难获得性,比较典型的如其军事数据;⑨Stephen P.Cohen,India:Emergent Power,(Crane Russak,1978).另一方面,部分出于政治原因,“人们可能会潜意识的对一个国家的实力地位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从而高估或者低估一个国家的实力。”⑩参见阎学通:《中国崛起的实力地位》,载《国际政治科学》2005年第2期,第3~4页。
对于印度这样一个处于上升期、且传统与现代共存的国家而言,对其实力的评估,除了静态层面的综合实力,可能还应考虑一些动态层面的发展趋势——即印度在发展进程中,会有哪些关键性的因素,从根本上影响印度整合其国家资源的能力,从而使印度即使在物质性力量没有根本性改变情况下,也有可能提升其“结果性”的力量,⑪Gregory F.Treverton,Seth G.Jones,Measuring National Power,RAND,http://www.rand.org/content/dam/rand/pubs/conf_proceedings/2005/RAND_CF215.pdf,2005,p.ix.强化其力量的投射范围和使用效果。
印度国家力量的要素评估框架
按此逻辑,本文首先在静态层面对构成印度国家力量的主要要素做出定性分析,然后将莫迪改革作为一个自变量,探讨其如何影响目前印度的国家力量核心要素的发展方向。最后,在这种大的战略判断下,简要探讨印度实力的变化将如何中印未来的战略互动。
印度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同时政治制度比较成熟,较高总储蓄率[Gross Domestic Savings(%of GDP)]⑫数据来源:作者据The World Bank database数据整理。(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NY.GDS.TOTL.ZS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NY.GDS.TOTL.ZS?locations=IN)2016年,印度的总储蓄率为28.92%,较2015年30.56%有所下降。从2000年2016年,印度总储蓄率的平均值为46.59%历史最高值出现于2007年,高达38.33%;与此相对比,从2000年至2016年,世界总储蓄率的平均值为25.18%(上网时间:2017年9月10日)。和高私人消费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这些均成为西方看好印度经济发展潜力的主要依据。然而,印度也是一个基础设施投资严重不足、官僚腐败极端严重、教育资源医疗服务极端稀缺的国家,这些也构成了印度发展的结构性掣肘。
在静态的国家资源层面,有四个结构性要素值得关注。一是人力资源维度,即通常所说的“人口红利”;二是资本和金融实力维度,即如何理解印度国家层面的“双赤字困境”;三是科技基础、创新能力及企业活力,即所谓的“印度IT奇迹及世界办公室”;四是自然资源维度,即印度如何在人均自然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实现发展。
印度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国家,印度经济的潜力很大程度上是与印度的人口红利联系在一起的。“人口红利”关注的是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和非劳动年龄人口(15岁以下,65岁以上) 的比例。理论上,“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且给定失业率,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大,老龄抚养率比低,便能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即人口红利。”⑬转引自邓常春邓莹:“印度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南亚研究季刊》2011年第2期,第62页。
与中国相比,印度青壮年劳动力充足,人力资源储备充足,潜在人口红利巨大。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印度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1990年为58.2%, 2000年为60.9%,2015年为65.6%,且预计从2016-2035年,该数据基本维持在65%-70%之间;⑭World Bank Data,http://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SP.POP.1564.TO.ZS?locations=IN,July 18,2016.在非劳动年龄人口上,印度1990年、2000年和2015年的数据分别是3.83%、4.41%和5.62%。与此对比,中国的非劳动年龄人口在同一时期分别是5.34%、6.65%和9.55%,⑮World Bank Data.http://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SP.POP.65UP.TO.ZS? locations=IN,http://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SP.POP.65UP.TO.ZS?locations=CN&name_desc=true,July 20,2016.且预计从2015-2025年,印度平均人口年增长率为1.1%,而中国为0.3%。⑯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Population Dynamics,http://wdi.worldbank.org/table/2.1#,July 20,2016.可见,印度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老龄人口抚养比很低,而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然而,印度潜在的人口红利需要特定条件才能发挥:一是劳动力的质量而非数量,其中最关键的是基础教育(小学、初中)的改善和提高。长期以来,印度初级教育辍学率近50%,农村地区的比率更高。在印度国家计划委员会发布的《2020年教育愿景》中,规定到2020年将小学的辍学率降低至20%,将初中的辍学率降低至35%。⑰Planning Commission,Government of India,India Vision 2020,Dec,2002,http://planningcommission.nic.in/reports/genrep/pl_vsn2020.pdf,p.44.
其次,人口红利的发挥还直接取决于印度的经济结构转型和“部分工业化”进程,即市场能提供较为充分的就业机会。由于工业化水平低,印度能够提供的就业机会非常有限,加上传统男尊女卑的思想,印度适龄女性长期被迫退出劳动力市场。据印度劳工部发布的《青年就业与失业状况(2013~2014)》显示,在年龄大于15岁,且接受过中级技校培训的劳动力中,在农村有36.5%的女性劳动力未进入劳动力市场,在城市则有42%的女性未进入劳动力市场。⑱Labor Bureau,“Ministry of Labor and Unemployment”,Government of India,Annual Employment&.Unemployment Survey Report(2013-14),Volume 3,p.8,http://www.labour.nic.in/sites/default/files/Report%20Vol%203%20final.pdf.从发展的角度看,印度低下的就业率必将制约印度潜在人口红利的发挥。
最后,人口红利的释放还与劳工制度相关。对大部分国外投资而言,印度国内强大的劳工保护力量,以及繁杂、僵化的劳工法,使国外许多企业对在印度投资非常谨慎;而对印度本土企业而言,严格的劳工保护制度,也使许多企业有意限制劳工规模,并通过非正式就业来弥补剩下的岗位缺口。这些都在根本上不利于工作岗位的供给。从长远看,“一种平衡考虑工资,劳资关系,社会保障和工作条件的劳动法,将是有利于释放印度人口红利的。”⑲Milan Vaishnav,“Modi’s Reform Agenda:Change You Can Believe In?”,Asia Policy Brieg,Nov 2015,p.4,http://carnegieendowment.org/files/Modiss_Reform_Agenda.pdf(https://data.worldbank.org/country/india).
就宏观经济而言,印度自1991年经济改革后,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期,至2007年印度GDP达到1.201万亿美元,是1990年的3.8倍。⑳数据来源:World Bank,https://data.worldbank.org/country/india(上网时间:2017 年 6 月10日)。2008年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印度GDP增长率仅为3.9%。之后受欧债危机以及全球经济下滑影响,印度经济发展较为波动,2010年GDP增长率高达10.3%,2012年跌至5.5%。㉑数据来源:World Bank Data,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NY.GDP.MKTP.KD.ZG(上网时间:2017年9月13日)。莫迪政府上台后,印度经济有所好转,2015年经济增长率达到8%,从而超越中国成为全世界增长最快的主要国家。2016年印度GDP增长率为7.1%,达到2.264万亿美元,是中国的近五分之一。㉒2016年,中国的GDP总值为11.2万亿美元,是印度的4.94倍。数据来源:World Bank Data,https://data.worldbank.org/country/india(上网时间:2017年9月11日)。
在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背景下,印度却是新兴国家中少有的“财政和贸易双赤字”的国家。很大程度上,财政赤字与印度的高额政府补贴相关。独立后,印度一直实行仿照苏联模式的混合制经济,政府补贴长期是财政预算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出于选举需要,印度政府不得不对铁路、燃油、煤炭、柴油(天然气)、化肥和食品等进行大量补贴,这造成政府补贴在财政预算中所占的比例过高,从而大大挤压了印度政府可用于社会发展的资金投入。
据印度财政部公布数据,㉓作者据印度财政部公布数据整理。资料来源:Ministry of Finance,Government of India,http://indiabudget.nic.in/estatvol2.asp(上网时间:2016年10月20日)。2013-14财年,印度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邦)的总收入为32.21万亿卢比,其中税收收入23.70万亿卢比,资本性收入8.51万亿卢比。印度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28.3%,其中经常性收入占GDP的20.4%。同期,财政支出32.20万亿卢比,其中经常性支出27.02万亿卢比,资本性支出5.18万亿卢比;发展性支出18.74万亿卢比,非发展性支出12.98万亿卢比,其他性支出0.47万亿卢比,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为27.9%。2013-14财年,印度印度中央政府与地方邦级政府的财政赤字为7.85万亿卢比,约占GDP的6.9%;基础赤字2.49万亿卢比,占GDP的2.2%;经常性赤字3.32万亿卢比,约占GDP的2.9%。
图1 财政收入与支出变化趋势(百万卢比)
财政支出的缺口往往通过外债来弥补。据印度财政部统计,2015-16财年印度外债余额4758亿美元,较上一财年末(2015年3月底)增加155亿美元美元,增幅3.5%。㉔Ministry of Finance,Government of India,India’s External Debt:A Status Report(2014-15),August,2015,p.1,http://finmin.nic.in/the_ministry/dept_eco_affairs/economic_div/India_External_Debt201415E.pdf截至2016年12月,印度外债余额4802亿美元,增加项主要为长期商业借款。㉕Ministry of Finance,Government of India,India’s External Debt as at End-December 2015,March,2016,p.1,http://finmin.nic.in/the_ministry/dept_eco_affairs/economic_div/ExternalDebt_Dec15_E.pdf.
在这些借款中,很大一部分是发展援助和国际贷款。印度之所以具有很强的国际“融资”能力,既是由于印度是典型的欠发展国家,有着实际的“人道主义”问题,更是由于在意识形态上,印度是最大的民主国家,符合西方对外援助的基本价值和倾向。自上世纪60年代始,IMF就对印度发放了大量低息贷款,主要投放于农业发展、市政建设、能源供应等诸多方面。2008年金融危机后,IMF对印度授信的投放方向开始发生变化,从之前的发展导向转为“确保印度的国际收支平衡上”,㉖EIU Country Report,India,January,2013.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国际机构对印度国家资本稀缺的担忧。
为摆脱财政赤字困境,除了进行必要的税制改革,发展对外贸易也是印度长期采取的努力之一。与印度GDP整体上行的趋势相反,印度1991年开启经济自由化进程以来,印度的贸易赤字随着对外贸易额的增长大幅攀升。2002-03财年以前,印度贸易逆差基本处于百亿美元以内。2003-04财年,逆差突破百亿美元,而到了2008-09财年,逆差超过千亿美元,达到1184亿美元。2012-13财年印度贸易逆差创历史新高,达到1902亿美元。2015-16财年,印度的贸易逆差下降至1187亿美元。㉗作者根据印度工商部统计资料整理。Ministry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Government of India,Directorate of Foreign Trade,http://dgft.gov.in(上网时间:2016年6月10日)。
印度的贸易赤字更多是结构性问题,根植于印度目前采取的“服务业先行”的经济发展战略。1991年实行经济改革时,印度在基础设施条件极端薄弱的条件下,充分利用国内少数精英劳动力的语言优势与“价格”优势,在服务业外包的全球产业链条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并形成了较为独特的服务业先行的印度模式。然而,信息技术(IT)产业的蓬勃发展并不能解决就业问题,印度的贸易赤字问题只能随着印度经济结构的转型才能从根本上得到逆转。随着印度未来城市化速度的加剧,加之印度本来就年轻的劳动力结构,印度能够能否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将从根本上决定印度实现其全部经济潜力的前景。这是莫迪提出“印度制造”的最主要背景。
印度是大国,在一些涉及国家安全的科技领域上,印度政府能集全国之力,大幅投入,从而使其具有一定优势,如核能、航空航天、外太空及国防技术。在这个进程中,印度还比较成功地通过国际合作,如美国主导的《原子能为和平服务计划》(Atoms for Peace Program),部分获得了其希望获得的技术。㉘该计划是美国主导的,以援助方式同时开放给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一项计划,被视为美国参与南亚核进程的开始。参见Rajesh Rajagopalan&。Atul Mishra edits,Nuclear South Asia:Keywords and Concepts,New Delhi:Routledge,2014,p.11。今天,印度除了在核电站的设计上存在明显的劣势外,在其他核技术领域基本实现了自主。除此以外,印度的民主身份也使其很容易获得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技术转移。2016年,美印签订《国防技术与贸易协定》(DTTI),这使印度更易获得美国先进的国防技术,包括联合研发、印度本地组装等。
但另一方面,印度低效和繁杂的官僚系统,又使印度作为一个国家的整体科技实力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印度除了太空技术和核技术,在其他关键性的技术领域均无法实现自主创新能力。而在管理系统上,只有太空技术和核技术是由技术性专家直接承担实际领导责任,而其他的则均是由政治官僚负责,即所说的“外行领导内行”。
除了行政管理体系,从全球经济“附加值”链条的角度来看,印度目前的经济并不具有科技创新推动的特征。典型的例子如印度的信息技术行业,虽然其目前创造的价值约占印度国民生产总值的9%,然而,这种商业模式的核心是外包业务,印度公司仍处于整条价值链的最低端,也缺乏强烈的创新动力。从长远看,这种模式并不能从整体上提升印度作为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在科技创新体系上,印度目前面临的最大掣肘表现为“高端创新型人才的缺乏、以及核心的基础设施配套上的缺失。”㉙Cornelius Herstatt,Rajnish Tiwari,Dieter Ernst,and Stephan Buse,“India’s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Key Elements and Corporate Perspectives”,East-West Center Working Papers,No.98,August 2008,P.1正是在此背景下,印度在2013年成立了国家创新委员会,并建议每年将印度国内生产总值的2%用于研发。然而,目前有些研究表明,“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与这个国家的富裕程度密切相关,即一个国家越富裕,越可能实现实质性的技术创新;而不是相反,即穷国太可能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富裕。”㉚Yukong Huang,Cracking the China Conundrum:Why Conventional Economic Wisdom Is Wrong,在2017年1月18日在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发表的《中美关系:经贸、投资与技术转让》演讲中的观点。
印度自然禀赋优异,有世界上第四大蕴藏量的煤炭,丰富的铁矿、铁矾土、钛矿等,还有56%的土地是可耕地,然而庞大的人口,使印度人均自然资源相对稀缺。同时,印度水资源非常稀缺,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在公共供水系统和污水处理设施等方面,目前居住在城镇地区的约1.1亿印度人中,有超过8000万的贫困线以下的城镇居民很少或根本没有获得如供水和卫生设施等最基本的基础设施服务,城市居民每天的供水时间从1小时到6小时不等。与此相对比,中国是昼夜24小时供应,且在2015年一年,就又解决了643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在电力领域,农村地区近50%的家庭用不上电,工业用电成本约比中国高35%,且断电常态化。根据联合国2015年人类发展报告显示,印度的人类发展指数排名是130位,属于中等人类发展水平,中国排名90位,属于高人类发展水平。㉛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5年人类发展报告》2015年,http://hdr.undp.org/sites/default/files/hdr_2015_overview_chinese_2.pdf,第29-30页。
在未来,印度的发展也必将受到严峻的自然环境的制约。在淡水资源上,印度养活着世界人口的17%,但却只拥有地球表面积的2.4%,世界淡水资源的3.5%。印度的平均森林覆盖率只有美国的1/3。
在对印度国家力量进行整体评估时,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莫迪改革可能对提升印度国力的影响。在基本改革逻辑上,莫迪改革直接指向印度经济发展的长期性、结构性因素,因为印度绕开一般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工业化”阶段,直接实行服务业先行,这在长远发展上有其局限性,其最大的挑战是无法解决印度大量年轻人的就业问题。如果无法提供较为充分的就业机会,印度便无法利用其潜在的“人口红利”(当前印度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在总人口所占比例维持在65%~70%),经济发展的持续性也将受到挑战。
就业机会的提供需要大量外资的注入,而印度整体投资环境并不容乐观,包括:基础设施条件差、行政审批与财税系统繁杂、征地难、劳工和环保组织力量大、内部市场狭窄封闭等等。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2015~2016”中,印度在144个国家和地区的总体排名为第55位,与2014-15年的71位名次大大提前,㉜World Economic Forum,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5-16,http://www3.weforum.org/docs/gcr/2015-2016/Global_Competitiveness_Report_2015-2016.pdf,p.7.其中在基础设施指标上印度在144个国家和地区中位列第81名,较2014-15年的87名有所提高。㉝Ibid,p.10.不过,商界仍普遍认为在印度的整体运营成本偏高。
正是在此背景下,莫迪改革才具有了关乎印度经济能否继续发展的关键性意义。改革的实质是要通过法律、法规上的制度性改革,来更有效地吸引和整合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从而提升印度使用现有资源的实际效果。在具体领域上,莫迪改革优先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升印度的基础设施,包括物理性的和数字的;二是改善印度投资环境,以吸引更多外资;三是启动以“印度制造”为核心的“二次工业化”进程,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四是差异化处理土地征收问题和劳工制度;五是严格控制印度的财政支出,以缓慢累积国家财富。
在物理性的基础建设方面,莫迪政府计划把现有的德里-孟买工业走廊(DMIC)、班加罗尔-孟买经济走廊(BEMC)与规划中的阿姆利泽-德里-加尔各答工业走廊(AKIC)、东海岸工业走廊(ECEC)与清奈-班加罗尔工业走廊(CBIC)五大工业走廊整合成为一个全新的“全国工业走廊”,通过将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促进印度工业加速增长。在城市建设领域,政府拨款706亿卢比的专项资金,在全印范围内打造100座“智能城市”,另外还斥资400亿卢比进行经济适用房建设。在铁路建设方面,对现有老旧铁路线路进行翻新提速,同时计划修建一条长度为1700多公里的德里-钦奈高铁,未来逐渐形成一张“钻石四边形”高铁网络。
基础设施不仅仅只包括物理性的基础设施,而且还包括软性的基础设施,主要是相关法律法规。莫迪上台后,在改进基础设施上,主要集中于电信、公路——铁路系统的升级改造、税收制度改革以及智慧城市建设等。目前已经通过法律,决定在电信行业将实行更为透明的行业许可政策;在铁路领域,也允许外资份额超过50%;同时,莫迪政府还将“数字化”管理用于分发福利食品和福利燃料的印度公共分配系统,以便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并缓解各种腐败。这些创新,均使莫迪执政下的印度社会蕴含了新的政治动力,具有一定重塑印度治理结构的意义。
在吸引外资上,莫迪改革的主要着力点集中于改善投资环境,改革制约外资的系列法律法规,涉及土地、电力、税收、劳工法等。目前最具标志性的事件是2016年8月“全国统一商品和服务税(GST,又称宪法122号修正案)”的通过,这为视为表明莫迪政府有能力和决心推进经济改革的最强信号,也稳定了国际投资者对印度市场的信心和耐心。至此,消费者在印度全境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只需缴纳一种单一的综合税收即可,而无需缴纳其他其他间接税。与此同时,这种制度设计也将大大降低印度现存的各邦之间私下“走私”现象。
其他重要的制度改革包括:允许涉及通讯、能源、采矿和工业等行业的公司更容易申请破产(这主要针对印度国内异常强大的工会力量);允许保险业外资份额可以超过50%;允许直接零售业外资的份额超过50%;地方采矿业向私人资本和外资开放;减少不允许外资同时经营多种品牌零售的限制,以及金融监管更加有理有据(主要针对之前出现的大量腐败问题)。
配合“印度制造”,莫迪政府的目标是促进包括交通、煤矿、电子、化工、食品加工等25个领域制造业的发展。目前已经在议会通过的法律法规修正案包括:实行柴油价格自由化,这主要针对能源、采矿业和工业;实行天然气价格自由化;以及对工业、国防业,延长其营业执照有效期。
在电力领域,莫迪上台后实行了国家电力救助计划,使太阳能等再生能源发电在商业渠道上成为可能。这主要是针对印度政府长期以来,对电力行业所给予的大幅能源补贴。之所以要补贴,则是因为印度电力部下属分销公司(Discom)负债累累。2015年,印度新出台了UDAY(Ujjwal Discom Assurance Yojana)计划,该计划旨在到2019年消除分销公司的亏损,并提高分销的表现及减少停电的次数。㉞印度电力部官方备忘录,Office Memo on UDAY Scheme for Operational and Financial Turnaround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mpanies(DISCOMs),Ministry of Power,Government of India,Nov 20,2015,p.2,http://powermin.nic.in/pdf/Uday_Ujjawal_Scheme_for_Operational_and_financial_Turnaround_of_power_distribution_companies.pdf.在具体执行上,UDAY并非强制性的,但是参与的分销公司及各邦将获得各种融资方案的激励。目前,印度已经有19个邦(中央直辖区)参与了该计划,而这19个邦分销公司基本占累积债务的90%。这是非常重大的结构性改革,如果进展顺利,各邦分销公司在消除负债的基础上,将可能考虑在未来从太阳能开发商手中购买电力,因为太阳能可能与风能和新未开发地区燃煤电站达到市电平价。这将带来印度能源市场的重大革命。
此外,印度还全面达成了柴油价格自由化的改革措施,这对能源/采矿、制造业、工业均非常重要。由于印度目前电力的生产和运输存在明显的供应不足,在印度的很多工厂选择自己发电,而发电使用的基本能源是柴油。放开柴油价格,既减轻了印度政府长期的财政补贴,也鼓励了私人资本参与民营油气生产,从长远看,将使消费者以更合理的价格来消费柴油。
值得注意的是,在外界一直关注的零售业,印度仍有所保留,规定外资只能从事business-to-business模式或e-commerce的零售业。对于直接面对消费者的零售业,外资仍不能进入。这主要是为了保护印度大量存在的家庭小作坊,也意味着沃尔玛等连锁超市进入印度市场仍需时日。
印度土地私有,这是造成印度土地征收异常困难的根本原因。在辛格执政期间,出于保护农民利益的需要,2013年《土地征用、复原和安置的公平赔偿和透明权利法案》规定,征地方必须向农村和城市土地所有者分别支付最高达土地市价4倍和2倍的收购价格,同时公私合营项目和私营企业在征地时必须事先分别取得70%和80%土地所有者的同意。这使得工业和公共事业征地进程举步维艰,许多工程不得不陷入长时间的停工状态。
莫迪上台后,曾多次表示要修改2013年土地法,使其更适应工业化用地需求。2015年4月印度下院通过《土地法》修改草案,规定印度工业走廊建设以及高速公路、铁路网建设等“公共用地”,政府可不经农户许可以市场价收购,同时补偿给农户每家一个工厂工作名额。该草案还规定此类征地项目可以免去繁琐的社会及生态环境评估,用以加快项目推进的速度。
在具体实施上,个别邦在印度下院正式通过修改案之后,已经在实际中使商业征地变得更为容易,如泰米尔那杜邦、中央邦和安德拉邦。㉟Shruti Srivastava,“Land Acquisition Legislation:Amid Central Logjam,States Move Forward ”,The Indian Express,November 10.2015,http://indianexpress.com/article/india/india-news-india/land-acquisition-legislation-amid-central-logjam-states-move-forward/.这更多是由于较好地利用了印度法律设计所保留的政策空间的结果。依据印度宪法规定,“土地征用属于中央和邦共同列表的法律事项”。㊱Ministry of Rural Development,Government of India,“The Draft Land Acquisition And Rehabilitation&.Resettlement Bill,2011 ”,July 2011,available at http://dolr.nic.in/Draft%20NLA_RR%20Bill%202011.pdf,p.1.针对此事项,“中央和邦的规定并非要完全一致,但如果邦立法机构出台的法律法规与联邦议会的条款不一致,在联邦权力涉及的范围领域内,邦的法律法规无效。”㊲See Wikipedia,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ncurrent_List,Aug 20,2016.所以,个别邦可以提前在上院修正案出台前,实施更为灵活的征地政策。
严控财政支出一直是印度过去20年反复出现的主题。为了严肃财政纪律,印度《财政责任和预算管理法案》(2003)引入了中央财政赤字占GDP比重不超过3%的中期上限。总体上看,印度公共债务占GDP的比重从2005年的83%下降到2015年3月的65%。不过,2008年后印度采取财政刺激措施,中央财政赤字又达到占GDP6.5%的峰值。2015年2月,政府决定财政整顿路线图推迟一年:原定2016-17财年实现中央财政赤字占GDP 3%的目标推迟到2017-18财年,相应地,2015-16财年财政赤字目标由原来的3.6%调高到3.9%。
配合莫迪政府经济改革重点,目前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包括:(1)加大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包括对公路、电力、机场等的投资;(2)适应印度城市化进程,在供排水、卫生、住房等方面做出大幅改进,以满足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3)逐步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资;
在增加财政收入上,莫迪政府采取的措施包括:首先,税制改革,特别是商品和服务税(GST),主要目的是在全国建立一个较为统一的税收基础盘,适度提高对燃料㊳印度在多次提高石油、柴油消费税的同时,伴随着逐步解除对石油、柴油价格的管制,以及能源补贴改革。2015年1月,政府又启动了液化石油气“直接收益转移支付体系”,涵盖了全国676个地区。国际油价低迷为这些改革提供了良好条件。等“罪恶税”税收;㊴印度宪法按三类商品目录在印度议会和邦立法机构之间划分税收立法权。第一类商品只有印度议会有权决定税率;第二类商品只有邦立法机构有权决定税率;第三类商品印度议会和邦立法机构都有权决定税率。酒精属于邦级税收,通常征收税率为10.3%的消费税。有些邦同时对邦内和邦际间酒精销售征收销售税。对进口的酒精制品会征收关税,但对酒精的国内生产和销售没有任何中央税。对烟草,中央政府征收中央销售税。此外,邦对烟草产品征收销售税,一些邦还征收惩罚性税率(例如,拉贾斯坦邦税率为67%)。其次,改革补贴制度,包括大幅减少对能源(特别是电力)的补贴,以及改革对农业“传统”低效补贴的方式,如传统的肥料和食品补贴方式,滋生了大量腐败,莫迪上台后,将“数字行政”与对农民的补贴直接挂钩,以后对农民的补贴将更多通过手机和网上银行直接拨付;最后,莫迪以反腐打击“黑钱”,以此来部分补充国家财政资金。有报道认为,“莫迪通过废钞运动,已经将约450亿美元的“黑钱”收缴国库。”㊵Jeanette Rodrigues and Rajhkumar K Shaaw,“Modi May Reap$45 Billion Budget Gain on Anti-Graft Cash Ban”,Bloomberg,Nov.9,2016,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16-11-09/modi-cash-ban-to-boost-india-budget-by-three-times-iceland-s-gdp.不过至今,对莫迪的“废钞运动”,一直是褒贬不一。一种认为这直接减少了印度市场上的现金流,提高了中小企业融资的成本,是导致当前印度经济不好的因素之一;另一种观点认为,“虽然对印度所有的政党(包括BJP)而言,废钞运动都是一个非常致命的打击。但如果反观当前印度的选举现实,废钞运动除了让当前普遍存在的贿选作法更加复杂外之外,并不能带来任何实质性的效果…。各个政党自然会找出相应的规避方法。”㊶Madhura Karnik,“Modi’s Crackdown on Black Money is bad News for Political Parties,including the BJP”,QUARTZ,https://qz.com/831433/modis-crackdown-on-black-money-is-badnews-for-political-parties-including-the-bjp/,Nov 9,2016.
莫迪改革的系列措施,核心在于通过资源转换框架的革新,来提升印度国家实力的结果性力量。有研究表明,在对印度投资环境的改善上,国外直接投资(FDI)从2015年6月出现了缓慢上升趋势,到2015年10月达到顶峰,然后急速下降,并从2015年底才开始再次上升。㊷Richard M.Rossow,“Modi’s First 24: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on Economic Reform”,CSIS U.S-India Insight,Volume 6,Issue 5,May 2016,http://dipp.nic.in/English/Investor/Ease_Doing-Business/StateAssessmentReport_14September2015.pdf.2016年1月之后,流入印度的FDI却一直是呈下降趋势;与此趋势部分一致,外国专业投资机构(FII)对印度投资从2016年3月份开始持续下滑。这表明,投资者对印度市场的信心出现波动,如果莫迪政府不能推动实质性的经济改革措施的出台,国外直接投资将不会考虑对印度的大量投资。至2017年第二季度,印度经济增长创下了近三年来的新低,只有5.7%。这主要与印度制造业的低迷有关,“一方面,印度制造业需要更多市场来解决库存问题;另一方面,受GST在全国全面实行政策的影响,制造业目前正处于一种转型期,之后有望缓慢复苏。”㊸ET Burea,“Q1 GDP growth hits 3-year low of 5.7%,slowest under Modi government”,The Economic Times,Sep 1,2017,http://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news/economy/indicators/indiasq1-gdp-slips-to-5-7-from-7-9-in-the-same-quarter-a-year-ago/articleshow/60309685.cms.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当前的贸易赤字是由其经济结构决定的,短期内,印度制造业企图通过出口来消化库存的作法并不可行。与此同时,印度的财政支出仍有上升趋势。这些均表明印度的财政赤字有望继续保持在高位,印度的国家资本仍将面临着紧缺的局面。
在印度地方邦的投资环境排名上,莫迪改革的相关措施在各邦实施效果不尽相同。目前综合评估的结果为:古吉拉特邦排名第1、安德拉邦排名第2、恰尔肯德邦排名第3、恰蒂斯加尔邦排名第4、拉贾斯坦排名第6、西孟加拉邦排名第10、泰米尔纳度排名第11。㊹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Promotion&。 Policy,Government of India,“Assessment of State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Reforms”,September 2015,http://dipp.nic.in/English/Investor/Ease_Doing-Business/StateAssessmentReport_14September2015.pdf,p.10.从地理区位看,对改革措施落实比较到位的邦基本集中于从西部沿海邦到东部沿海邦的一条水平的地带,虽然各个行业领域在各邦的落实效果有所区别。
整体而言,莫迪改革除了GST、能源(电力、煤矿、天然气)、铁路和国防军工业(允许外资进入) 领域可圈可点,其他有所进展的更多是较容达成的领域,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印度国内政治的多元性、复杂性和地方性。以吸引外资为例,各邦的基础设施、邦政府执政能力,及治理理念大相径庭,因而“莫迪改革”在未来一段时间,可能表现为更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在联邦层面,考虑到当前国有银行的坏账问题,以及印度政府的财政赤字问题,莫迪政府似乎并不具备在短期内增加国家资本的能力。
在更深层面,改革不仅仅只是规则的改变,更是观念的与时俱进。不可否认,印度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观念层面的创新有所滞后,这包括对劳工、土地征用以及“适度工业化”的态度等。莫迪改革措施的推进,仍需要不断与一种渗透到行政系统和国家血液中的保守观念相抗争。在未来,印度国家力量的提升,很大程度取决于印度的国家资源转换系统能否更加有效地整合国家资源,这涉及印度国内政治经济的制度设计、主流精英观念、及各邦具体执行力等。事实上,印度长期保持3.5%经济增长率的历史是印度转换系统不能有效整合国家资源的一个反映。目前,莫迪进行改革的最主要着力点,便是整合印度的商品要素市场,以便创造一个有利于印度经济进行一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商业环境。在实际效果上,目前松绑的税收系统,以及对外资额度、土地及市场准入等关键要素的改革,将对未来印度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发挥重要作用。
如果印度经济能较长时间地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长,将从本质上影响印度在国际体系中的权重。有研究表明,“如果印度经济能保持7%左右的增长率,那么印度将有望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国,在影响亚洲地缘政治的发展趋势上发挥关键作用,并迫使国际社会认同印度才是影响次大陆最重要的战略实体。”㊺Ashley J.Tellis,“South Asia”,in Richard J.Ellings and Aaron L.Friedberg eds,Strategic Asia 2001-02:Power and Purpose,(Seattle,WA: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Research,2001),p.241.
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整体疲软的情况下,印度经济要保持7%年增长率,需要极大的改革和创新。莫迪总理在第70届印度独立日的演讲上,提出“应在改革的基础上,加大落实、并从根本上促进印度经济的转型。”㊻PM Office,Government of India,“PM’s Address to the Nation from the ramparts of the Red Fort on 70th Independence Day”,Aug 15,2016,http://www.pmindia.gov.in/en/news_updates/preliminary-text-of-prime-minister-shri-narendra-modis-address-to-the-nation-from-the-ramparts-of-thered-fort-on-the-70th-independence-day/?comment=disable.当前,印度的一些结构性症结问题仍有待解决,包括“如何有效降低印度长期实行的政府补贴政策、有何有效创造就业机会、如何改造和升级基础设施系统。”㊼Bibek Debroy,Ashley J.Tellis and Reece Trevor edits,Getting India Back on Track(Washington D.C: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2014,p.55,p.89,p.135.这些均将直接影响促进印度经济增长要素的评估。预计到2020年,即中国的十三五期间,印度的市场仍将是非常割裂的,各邦之间差异巨大。加之印度国内政治的现实,包括议会中党派的博弈、以及联邦与地方的分歧,印度经济在五年内大大迅速缩小与中国差距的可能性不大。
在经济实力不太可能发生质的变化的情况下,印度却很有可能通过利用与美国的战略关系,在较短时期内缩小与中国在军事力量上的差距。随着美印战略关系的提升,美国和印度加强了在研发、创新上的合作,既包括生命科学、全球医疗健康等民用领域,也涵盖空间技术、网络安全、民航合作及微型无人机等关键性防务领域。2015年12月,美印签订《美印防务技术和贸易倡议》(DTTI),印度的防务思维从单纯“购买”逐渐向“购买+研发/生产”转变。㊽Ashley J.Tellis,“Beyond Buyer-Seller:The Question is,Can the DTTI deliver?”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August 4,2015,http://carnegieendowment.org/2015/08/04/beyond-buyer-seller-question-is-can-dtti-deliver-pub-60940.(上网时间:2016年4月20日).2016年8月,美印签署了物流供应协定(LEMOA),双方成功实现了在后勤系统上的对接。这表明,未来一段时间内,印度将有意借助美国的技术和资金,配合“印度制造”的口号,提升印度军工企业和制造业的整体能力。如果印度的军事现代化及武器的更新换代很大程度上是以中国为主要防御对象的话,那么印度经济总量的缓慢增长,及随后进行的军事能力的大幅度提升,将有可能在对中国构成现实上的压力。不过,防务能力的实质提升,在长远上仍需要强大的经济支撑,否则很难持续。
就印度未来的战略关系而言,现有研究表明,㊾CIA Strategic Assessment Group.若对国家力量的主要要素(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口、国防开支以及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赋值,在现有的全球权力系统中,印度的国家力量占全球的比例约为9%,中国约占14%,俄罗斯约占2%,韩国约占2%,欧盟作为一个整体约占15%,美国约占20%。2015年后,美国的份额将基本持平,而除美国之外的其他八国集团国家均呈现下降趋势,惟有中国和印度将继续保持上升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印太地区的地缘政治与地区秩序提供了想像空间。“如果印度经济能够持续性的取得较为实质的提升,那么在印太地区,美国和印度就能通过加大与日本、澳大利亚、及其他东南亚小国的协作,来建立一个基于共同价值观和共同利益的区域秩序。”㊿William J.Burns,“Close India-U.S.Ties Are Crucial for Shaping Global Order”,Hindustantimes,April 3,2016.
然而,这种略显“乐观”的判断的前提条件是,印度经济规模和质量持续提升,且与中国的差距不断缩小;印度军事上对中国的威慑力不断加强;印度的战略环境持续“利好”。这些在现实中都是存在不确定性的。与此同时,如果印度处理不当,反而会因与中国战略竞争的“升级”,而给自身的经济发展和安全环境带来重大负面影响。毕竟从逻辑上,如果印度的战略设计是“借中国发展基础设施、而借美国进行科技创新和军事现代化升级”,那不可避免地需要处理,在一定阶段后,这两种不同战略手段所带来的在效果上相互抵消的局面。特别是中印边界仍存在纠纷的情况下,这种战略选择将更加剧中印两国间的信任赤字,从而使印度的安全环境面临更大压力。
目前,中国主要还是以“发展”的视角,钟飞腾:《超越地缘政治迷思:中国的新亚洲战略》,载《外交评论》2014年第6期,第30页。从地缘经济、区域互联互通的角度来看待与印度的关系,认为在“世界经济的重心将从西方转移至东盟、中国和印度”的大背景下,DB Institute,ASEAN,PRC And India:The Great Transformation,Tokyo:ADB Institute,2014,pp.5-6,http://www.adb.org/sites/default/files/publication/159310/adbi-asean-prc-india-transformation.pdf.亚洲的经济重心将发生从东亚向亚洲中南部转移,中国和印度作为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在产业融合上的潜力巨大。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企业到印度投资,有助于企业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同时有助于减少中印贸易逆差,扩大在印市场份额。更重要的是,印度经济的发展还有助于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和孟中印缅工业走廊建设。”胡仕胜 王海霞:“印度经济会超过中国吗?”,《中国智库网》,2016年3月24日,http://www.chinathinktanks.org.cn/content/detail?id=2938725。
如果印度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均坚持“发展”导向的国家战略,中国和印度仍存在很多合作空间。包括电力、公路、铁路、港口、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城市;以提高劳动力素质为宗旨的职业技术培训;扶贫、减贫、以及环境保护合作等。从短期看,印度目前所采取的经济发展与安全合作相分离的做法,有可能实现印度国家利益的最大化,但从长期看,印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在生产要素上与“中国”为核心的亚洲的融合,印度需警惕因战略选择偏失而带来的对国家长期利益的实质性损害。
杨晓萍,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博士,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访问学者;
葛 成,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