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经筋刺法”配合推拿对于周围性面瘫面神经功能的影响效果研究

2017-11-16 12:48王连明
医学信息 2017年21期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推拿神经功能

王连明

摘要:目的 探究应用“经筋刺法”配合推拿对于周围性面瘫面神经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的10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做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经筋刺法”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经筋刺法”配合推拿对于周围性面瘫面神经功能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法,临床可推广使用。

关键词:经筋刺法;推拿;周围性面瘫;神经功能

中图分类号:R24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17)21-0084-02

周围性面瘫一般是由受寒、病毒感染和自主神经功能不稳等引起的局部神经营养缺失、血管痉挛,导致的面神经缺血水肿。由于面神经管为骨性腔隙,且容积有限,如果面神经水肿的太过明显,面神经便会受到压迫,可致不同程度轴突变性,给患者的恢复带来极大的影响[1]。周围性面瘫一般表现为口眼向一个方向歪斜,虽说周围性面瘫不会对患者生命产生威胁,但迥异的面貌还是给患者身心带来不利的影响,也给患者本人及亲属心理带来极大的负担,周围性面瘫的治疗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治疗的10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观察研究,100例患者中男67例,女33例,年龄19~45岁 ;病程为1~90 d。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年龄为19~45岁,平均年龄(30.5±7.6)岁,对照组年龄为20~43岁,平均年龄(31.6±6.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数据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根据《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中“面神经炎”的相关诊断作为标准,患者面部一侧表情肌瘫痪,患侧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眼裂不能闭合,鼓腮,口角下垂,伴有听觉过敏,多累等;大脑CT/MRT检查正常[2]。

1.2方法

1.2.1观察组 应用“经筋刺法”配合推拿治疗。①经筋刺法: 患者取仰卧位,施针医者以瘫痪经筋部位的透刺、排刺、围刺为主施针,阳白以四枚针分别刺向患者的上星穴、丝竹空穴、头维穴、攒竹穴方向,刺入1~1.5寸,针尖与表皮间呈15°角,施针时捻转平补平泻1 min。在患者的地仓与颊车穴位间进行多针浅刺,每间隔0.5寸刺一针,刺入0.5寸,针尖与表皮间呈15°角;下关穴施针采用直刺法,进针0.5~1寸,行针时施平补平泻;晴明穴施针时垂直进针0.5寸,不做任何手法。上述施针后均留针30 min,行针1 次/d,连续14 d为一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休息1 d,治疗总疗程为1个月[3]。②推拿: 让患者取坐位姿势,先用一指禅的推拿手法沿患者的印堂穴、阳白穴、晴明穴、四白穴、迎香穴、下关穴、颊车穴直至地仓穴往返,推拿约5 min。然后用大鱼际先按揉患者的患瘫侧面部,再按揉患者的健康侧面,过程约5 min。之后用拇指按揉患者的风池穴、合谷穴、翳风穴各1 min,按揉2~5次。推拿治疗1次/d,连续14 d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休息1 d,治疗总疗程为1个月[4]。

1.2.2对照组 采取常规针刺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在患者患瘫侧的翳风穴、下关穴、颧髎穴,双侧的合谷穴、足三里穴,用直刺法施针,刺入0.5~1寸,行针时施平补平泻法,面部的其余穴位地仓穴、颊车穴、四白穴、阳白穴用斜刺的施针方法,刺入0.5~1寸,行针时施平补平泻法[5]。在患者的地仓穴和下关穴,阳白穴和太阳穴的穴位接入G6805-1型号的电针治疗仪,选取疏密波,用患者可接受的强度,留针30 min。行针治疗1 次/d,连续14 d为一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休息1 d,治疗总疗程为1个月。

两组患者均辅予刺络拔罐治疗,每7 d进行1次。进行刺络拔罐时在患者的患瘫侧太阳经、少阳经、明阳经的经筋位的阳白穴、下关穴、颧髎穴、颊车穴等穴位中选择两个穴位,用三棱针点刺3点后迅速运用闪罐法施治,每个部位出血1~3 ml,主要观察患者的出现状况,留罐时间不宜超过5 min。

1.3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患者的患瘫侧抬眉高度与健侧相同,眼睑完全闭合,无流泪,鼓腮时人中沟居中;呲牙时双侧露出的牙齿数量相同。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以?字2检验。当P<0.05时,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面瘫患者治疗方法均可缩短面部神经传导的潜伏期。治疗前后面神经运动神经传导潜伏期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应用“经筋刺法”配合推拿对于周围性面瘫面神经功能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的针刺法,临床可推广使用。

3 讨论

周围性面瘫面神经功能属于经筋发病,为面神经管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肌瘫痪。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无法完成抬眉、闭眼、鼓腮等动作。是常见病、多发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女发病率相近,绝大多数为一侧性,双侧者甚少。

两组面瘫患者治疗方法均可缩短面部神经传导的潜伏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面神经运动神经传导潜伏期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经筋刺法”配合推拿对于周围性面瘫面神经功能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的针刺法,临床可推广使用。

为免感染,在针刺前应对针具、施针部位、医生手指等进行严格的消毒,影响针刺的治疗效果。应用“经筋刺法”配合推拿对于周围性面瘫可以明显地改善面局部的微循环,改变面神经的缺血、缺氧病理,同时促进神经水肿的快速吸收和消退,提高面神经的兴奋度,也可改善患者神经抑制状态,因此应用“经筋刺法”配合推拿对于周围性面瘫面神经功能疗效,临床可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赵忠辉,黄香红,成建平,等.“经筋刺法”配合推拿对周围性面瘫面神经功能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6,35(10):1197-1199.

[2]陈悦,王立新.针刺配合自我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瘫60例效果分析[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5,12(6):53-56.

[3]楊臻玉,高俊红.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2):177-178.

[4]陈悦,王立新.针刺配合自我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瘫60例效果分析[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5,12(6):53-56.

[5]李艳霞,陈莉秋,张春侠,等.经筋刺法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62例[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10):1334-1336.

编辑/王朵梅endprint

猜你喜欢
周围性面瘫推拿神经功能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西药加电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观察
针药结合辨证治疗68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