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酗酒者莫非》大家谈

2017-11-16 11:42易凌启
上海戏剧 2017年11期
关键词:剧场戏剧舞台

易凌启

日前,陆帕新作《酗酒者莫非》来沪演出,该剧在上戏实验剧院连演四天,引来戏剧界人士的广泛关注。首演第二天主办方在端钧剧场举行的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和上海戏剧学院的专家们与陆帕这位波兰剧场巨擘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同时,本刊也邀请了几位戏剧从业者、爱好者,从他们各自的角度分享他们的观剧感受。

关键词一:戏剧

——娱乐还是艺术?

研讨会主持人是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他开宗明义,称赞《酗酒者莫非》给上海的话剧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审美体验:“我觉得陆帕导演这部戏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到底什么是戏剧,我一直说我们现在的整个演艺市场,分不清什么是艺术,什么是娱乐,我们往往把娱乐当成了艺术,而把真正的艺术丢弃了,我觉得这是这部戏给我们最大的启示。”

著名编剧喻荣军说:“昨天晚上看戏其实有一个现象我比较关注,两次中场休息,我旁边一直有人走,但一直有新的人来补充,这些补充的和留下的观众是需要我们去影响的人。我想上海这样的城市需要有更多这样的戏,来让更多的观众感受什么是剧场,剧场的意义何在。剧场能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而不只是一个即时的反应和快乐。”

南京大学吕效平教授给予《酗酒者莫非》极高的评价:“这个戏是钱程的团队在天津大剧院制作的戏。作为中国出品的戏剧,它在当代中国的戏剧中是最顶尖的。我认为最好的戏剧是引导、启发观众,以及表达我们自己怀疑的东西,而不是给人以信仰。这正是这个戏与我们中国当代所有的戏的不同之处!这是个花5小时寻找生活意义的戏,它不是写一个偶然遭遇断腿的人心灵的创伤,它不是写醉酒的人对世界的独特感受,而是表达和我们不同的一个‘他对于生活意义、价值的寻找,但是‘他始终没有找到这个意义。迄今为止,我们中国当代戏剧的主流总是在说,我能搞得定世界,然而这个世界,奥巴马搞不定,默克尔搞不定,全人类都搞不定,正因为我们搞不定世界,所以才需要在戏剧舞台上表达一点我们的悲哀和惆怅。陆帕导演把那一丝真正的对于世界的怀疑和人类的个体、整体都搞不定世界的惆怅、悲哀、孤独真正表达在舞台上。”

关键词二:酗酒者

——“莫非”是真诚的反思者?

云南艺术学院吴卫民教授认为,《酗酒者莫非》中的酗酒者是一个面对自己、面对人生、面对他人、面对社会、面对未来的真诚的反思者,他的醉话和呓语很有分量。同时,从戏剧结构的角度分析,作为酗酒者,他可以自由地跳进跳出,从而展现出他内心深处的一些东西,无论是幻象的或是现实的,还是梦游的,都可以很容易地呈现出来,舞台呈现就是他意识的流动。关于最后的三个“爆点”,吴卫民开始还以为是舞台出了什么毛病,后来才知道是故意设置的。对此他这样理解:“这三个爆点的设置是想给观众提个醒——你们所有人能像莫非一样警醒吗?能够看到自己的过去、未来,真诚地面对生活、面对这个充满了谎言的世界吗?”

上戏戏文系主任刘庆认为,醉酒是日常生活当中的一种状态,但是到了艺术作品当中,它就可能是一種姿态,往往会有社会性和政治性在里面,在中国的戏曲里面也有类似的创作,比如《醉打山门》和《太白醉酒》。《贵妃醉酒》是个体性的,《酗酒者莫非》除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以外,更多是体现个体化精神性的东西,所以它的内涵非常丰富、饱满而且有深度。

关键词三:五小时剧长

——是快还是慢?

《酗酒者莫非》在天津大剧院首演之后,就有很多观众表示5小时的剧显得冗长。对此,剧场艺术家张献是这样表达自己的观剧体验的:“事实上我觉得这个戏不是慢戏剧,依然是一个快戏剧。像我已经不习惯现在那种2个小时的快戏了,我感觉这个戏在我的体验中大概3个半小时,不是5个小时,像昨天的表演中已有的某些停滞段落,在这些停滞的段落中间我们是有足够耐心的,一点没有焦躁,实际上我希望看到更多的舒缓的叙述。”

对此,黄昌勇十分认同:“不是戏的节奏慢,而是我们生活的太快了。”他同时提出:“我看的那场第二幕、第三幕匆忙了一点,好像没有在天津第一次看那么舒缓,不知道这一点导演认不认同。”

对此陆帕导演表示认同,他说:“对我来讲第三幕也确实太快速了,实际上我们因此失去了很多微妙、微小的东西,是在两个人之间的,包括他们的动作和语言里的沉默、对话之间的微妙变化。作为演员,你想把这个戏演得很快,观众也同样会感觉到我得赶快走了。如果演员沉得下来,观众就会痴迷于这一秒钟的东西,这样的情况下观众不会看表。”

关键词四:舞台美术

——实用的还是审美的?

吕效平在舞台美术方面也给予了《酗酒者莫非》极高的评价,认为它“像瑞士手表一样的精密”。

对此,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主任伊天夫做了更为全面的分析,他说:“从专业的角度讲,我在看这部戏的时候,脑子里有一个强烈的印象,演员和演员所生活的环境以及演员表演的空间都有着高度的统一。空间设计者以极简的方式在实用和审美上达到了统一。舞台中间有一块板分隔了前后空间,前面的空间是极其简约、现代的,是实用美学意味很强的空间,但是在舞台两边又有脚手架,又有垃圾厂,还有提供给老鼠、酗酒者以及处于迷离状态人所生活的环境形象。我认为设计者把实用的、功能的和作为剧中人所必需的性格成长的环境因素高度统一起来了,这一点非常好。”

同时,伊天夫也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他说:“还有剧中整个‘死灰色的基调,它是酗酒者、老鼠和孤独的人所生活的环境色彩。但作为一个现代艺术家,仅仅用‘死灰色来营造整个戏剧空间还不够,所以陆帕用了两个红色的框,那完全是间离的,跟戏没有丝毫联系,但是我们谁都不反感它,而且我们往往会认为有了这两个红色的线框之后,灰色具有了意义,又生发出现代意味。还有,舞台灯光使用特别简约、特别干净,没有那种哗众取宠、眩目的刺激,这一点我也非常喜欢。但这当中也有不足,是在于蓝色的使用,那个蓝色的存在,使酗酒者莫非所生存的‘死灰色的氛围感被削弱了。其实30年前我与林兆华先生有过交集,当时我提过黑光,这个戏就应该用黑光,而且能做得到,黑光恰巧是这个戏应有的精神气质。”

关键词五:台词

——平静却充满了力量

让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主任何雁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酗酒者莫非》的台词,他说:“这个戏是我喜欢的那种戏,戏里很多东西我既想到又没想到。不得不说这部戏的台词是我特别感兴趣的。看戏的时候,我一直把里面的台词和中国很多大戏剧家作品里的台词比来比去。《酗酒者莫非》的台词怎么这么精彩!我做过导演,非常有体会,在我们中国,导一个戏很困难,因为我们会发现太多戏满台是假的,台词是不真实、不象征、不巧妙,特别虚假的,而这个戏的台词又是人物的、又是象征的、又是很哲理的,还很接地气。我特别想知道这个戏的台词是怎么创作出来的?这个戏也不像我们平常习惯的那种戏有矛盾、有高潮,它看起来是平的,但是充满了力量。这台戏的语言和场域的处理对于中国的戏剧实践,包括表演教学都具有非常伟大的意义。”

研讨会现场有观众提出导演会不会将波兰的文化融入中国的作品这个问题,其实这也是很多业界人士关心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一个波兰导演能够实现“对中国作家的精神拜访”?

对此导演陆帕回应道:“作为从事艺术工作的人,我觉得关键在于能够更好地阐述每一个人,就是说超过了他的国界,超过了他本身的历史背景,抛弃一切包袱之后进入这个人内心的生活……”endprint

猜你喜欢
剧场戏剧舞台
传统戏剧——木偶戏
戏剧评论如何助推戏剧创作
台上
开心剧场
论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
画与话
开心剧场
我们的舞台
戏剧就是我们身边凝练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