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英,辛华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
自拟化瘀清热健脾汤联合雷尼替丁治疗脾虚瘀热型胃溃疡的临床研究
张天英,辛华*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
脾虚瘀热型胃溃疡;自拟化瘀清热健脾汤;雷尼替丁
胃溃疡(gastric ulcer,GU)是消化性溃疡的一种,位于贲门至幽门之间,溃疡的形成均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1-5]。疼痛为胃溃疡最重要的临床表现,其次如食欲不振、饭后胀满、恶心呕吐等也较为常见。胃溃疡为临床多发病和常见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如何防治胃溃疡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本研究前期发现,自拟化瘀清热健脾汤于临床上治疗脾虚瘀热型胃溃疡具有较好的疗效;而雷尼替丁亦作为治疗胃溃疡的常用药物。故本研究旨在观察分析自拟化瘀清热健脾汤联合雷尼替丁对脾虚瘀热型胃溃疡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并与单用雷尼替丁治疗作比较,从而探讨自拟化瘀清热健脾汤联合雷尼替丁治疗脾虚瘀热型胃溃疡是否具有更好的疗效,为临床研究治疗脾虚瘀热型胃溃疡提供新方案。
1.1 一般资料
50例脾虚瘀热型胃溃疡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门诊及疗区收治的患者,符合虚瘀热型胃溃疡的纳入标准,其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18~65岁。将50例脾虚瘀热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男13例,女12例;平均年龄(34.96±11.24)岁;平均病程(31.44±12.97)月。对照组男11例,女14例;平均年龄(37.52±13.42)岁;平均病程(32.12±11.77)月。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患者均符合胃溃疡的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疾病诊疗标准》[6];2)患者均符合虚瘀热型的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症见神疲懒言,胃脘灼热胀痛或胃脘刺痛固定不移,口干口苦,舌红有瘀斑,脉弦涩。3)患者年龄18~65岁;4)患者知情同意,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3 排除标准
1)妊娠和哺乳期患者;2)精神病患者;3)患者年龄低于18岁或高于65岁4)合并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患者;5)未按规定服药,无法判断疗效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雷尼替丁胶囊(佛山手心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1231)口服治疗;每次1粒,每日2次,连续治疗8周。
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拟化瘀清热健脾汤。组方:黄芪30 g,人参20 g,白术15 g,茯苓15 g,黄连15 g,当归尾15 g,生地黄15 g,牡丹皮15 g,炙甘草10 g,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连续治疗8周。
1.5 观测指标
1.6 统计学处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中医学虽无“胃溃疡”这一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在中医学中应隶属于“胃院痛”“嗳气”“泛酸”等范畴。本病病位在胃,与肝、脾密切相关,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脾胃虚弱;标实为气滞、痰浊、血瘀。因患者脾胃虚弱,气血运行不畅,导致气滞、痰浊、血瘀,瘀滞日久而生瘀热,故脾虚瘀热为其主要证型,治疗应以“补气健脾、化瘀清热”为治疗大法。
自拟化瘀清热健脾汤由黄芪、人参、白术、茯苓、黄连、当归尾、生地黄、牡丹皮、炙甘草等药物组成。方中以黄芪为君,黄芪具有补气化痰活血之功,既可健脾胃化痰浊,又可活血化瘀。臣以人参、白术、茯苓助黄芪补气健脾化痰之功,黄连清热泻火解毒,当归尾养血活血化瘀。生地黄、牡丹皮为佐,功以清热凉血;炙甘草为使,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全方共奏补气健脾、化瘀清热之功。
[1] Peng Li,Wang Yadong,Chang Xiaorong,et al.Effect of moxa-burning heat stimulating Liangmen(ST 21) and Zusanli(ST 36) on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signaling proteins in rats with stress-induced gastric ulcer[J].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6,36(3):340-346.
[2] Guo-Rong Jiang,Hui-Nan Ge,Guo-Qiang Liang,et al.Therapeutic and recurrence-preventing effects of Qi-Replenishing and Blood-Activating Formula in rats with acetic acid-induced gastric ulcer[J].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2016,9(1):79-83.
[3] I Ketut Adnyana,Joseph I.Sigit,Larasati A.Kusumawardani. Gastric ulcer healing effect of wild honey and its combination with Turmeric(Curcuma domestica Val.) Rhizome on male Wistar rats[J].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14,23(12):844-849.
[4] Wei-Ping Bi,Hui-Bin Man,Mao-Qiang Ma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herbal medicines in treating gastric ulcer:A review[J].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4,20(45):17020-17028.
[5] David Y Graham. History of Helicobacter pylori,duodenal ulcer,gastric ulcer and gastric cancer[J].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4,20(18):5191-5204.
[6] 广西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疾病诊疗标准[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606.
[7]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委员会.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23-125.
黑龙江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项目(No.2016-299)
张天英(1974-),女,硕士,副主任药师,主要研究方向:消化内科疾病的药物治疗。
辛华*(1970-),女,硕士,主任技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临床疾病实验诊断。
2017-01-12
修回日期:2017-01-25
R285.6
B
1002-2406(2017)06-01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