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川 宋易康
“刷脸支付”商用起步能否开启支付新格局
文/杜川 宋易康
9月1日,阿里巴巴旗下蚂蚁金服宣布在杭州KFC首推“刷脸支付”服务,开启从实验室走向商用的第一步。
NFC移动支付与二维码支付已经博弈了很长一段时间。支付宝此次推出刷脸支付,能否打破既有格局,改变用户习惯,从而开启支付市场的新格局,还需拭目以待。
杭州万象城KFC的KPRO店,成为全国第一家刷脸支付体验店。刷脸支付到底长什么样?一位已经体验过刷脸支付的消费者,带我们一起体验刷脸支付全过程。
这位消费者走进店铺看到,自助点餐机旁、餐桌上,刷脸支付的推广海报随处可见。如果是首次使用者,可以通过扫描海报上的二维码开通刷脸支付功能后,即可在自助点餐机上进行点餐。
点餐结束后,进入支付页面。他注意到,页面从左至右的顺序依次是支付宝、支付宝刷脸付、微信支付,支付宝刷脸付被安排在支付页面的中间位置。
选择“支付宝刷脸付”后,机器会进行人脸识别,1到2秒后,识别成功,再输入与账户绑定的手机号,确认后即可支付,整个支付过程大概不到10秒。
他观察到,刷脸支付的摄像头位于自助点餐机的正上方,只要在支付时,抬头对准镜头就可以刷脸。
据了解,刷脸支付目前有额度限制,单笔支付金额小于或等于500元,单日支付金额小于或等于1000元。
接受采访的消费者称,虽然店铺内陈列了刷脸支付的海报进行宣传,但目前除了少数年轻群体选择尝试外,其余客户仍习惯性选择支付宝或微信支付。
也有消费者说,“确实挺方便的,感觉以后出门都不用带手机了”。但他也提出了两点疑问,“如果别人有我的照片,还知道我的手机号,是不是就可以用我的账户随便付款了?有点担心。”
用照片能否蒙混过关?在公共环境中,运用公共设备进行刷脸支付,如何防止各种人脸伪造冒用情况?浓妆、3D打印、视频、多人一起刷脸对于刷脸支付的影响有多大?这些都是目前大家关心较多的问题。
蚂蚁金服相关负责人书面回复称,支付宝在支付场所配备了3D红外深度摄像头,在进行人脸识别前,会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法进行检测,误识率低于十万分之一。
支付宝的刷脸支付技术,包含验活算法和人脸识别算法。其中验活算法能识别采集到的头像是否来自真人。
另一位杭州市民表示,现在刷脸支付后,要输入手机号码,从耗时长短来看,跟扫码支付并没有明显区别,他表示自己还是习惯扫码支付的模式。
针对这一问题,蚂蚁金服相关负责人也表示,输入手机号,一方面是确认使用者的支付意愿,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支付的安全性。后续,随着用户对刷脸支付认知度的逐步提高,一定会有更方便的手段让大家更快完成支付。
蚂蚁金服生物识别技术负责人陈继生曾在公开场合表示,“中国的现行支付管理办法中,仅允许人脸识别作为渠道来辅助身份认证,相信未来会完全放开。支付宝的刷脸支付已经在央行报备,希望与央行等机构协同制定金融领域的识别标准。同时,支付宝也与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公安部等机构沟通,协商建立人脸识别身份认证的通用标准。”
目前的刷脸识别技术对于同卵双胞胎的人脸识别,机器也会出现误判。在2017网络安全生态峰会上,蚂蚁金服CEO井贤栋表示,支付宝的保障范围将从线上延伸到线下。账户资金被盗、收钱码被恶意替换、调包,扫码中病毒或木马导致账户资金被盗,都能获得相应赔付。
蚂蚁金服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刷脸支付如果由于误识别等造成交易损失,支付宝的账户安全险会进行全额赔付。
根据高盛的调研报告《支付:商业生态系统的入口》,从2010年到2016年,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增长了超过74倍。
目前,国内第三方支付市场主要以扫码支付以及NFC(近场支付)两种模式为主。其中,以支付宝、微信支付为主的支付机构代表了二维码支付的阵营;银联云闪付和Apple pay则代表了NFC支付的阵营。
根据《2017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监测报告》,2017年一季度我国扫码支付市场规模预计超过5800亿元,同比增长606.8%。
早前,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同时宣布推出“无现金活动”,既是争夺二维码支付的市场份额,也是对NFC支付的场景竞争。而另一边,中国银联联合商业银行加入扫码支付市场,同时也力推自家NFC支付产品“银联云闪付”,为争夺场景,联合京东推出京东闪付。
NFC移动支付与二维码支付已经博弈了很长一段时间。支付宝此次推出刷脸支付,能否打破既有格局,改变用户习惯,从而开启支付市场的新格局?
自2015年起,支付宝率先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于用户登录后,这一技术先后用于实名认证、找回密码、支付风险校验等场景。与此同时,人脸识别技术开始应用在生活中的不少场景,比如APP登录、火车站安检、海关等。百度、腾讯以及一些商业银行也上线了类似识别的技术,但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用户登录、支付风险校验等。
在农行某支行,大厅中央摆放着全新上线的“超级柜台”,比一般的ATM机足足宽了一倍。它有上下两个液晶显示屏、带人脸识别装置的摄像头。据介绍,它不仅能够实现ATM机上的所有功能,还能实现个人开卡、电子银行产品签约、账户挂失、个人外汇、理财签约购买、基金购买赎回等8类55项个人业务的自助办理。
招商银行在储蓄卡办理过程中会录入客户面部信息,在手机网银进行账户权限(单日提款额度升级)等操作时,可以通过面部识别加强风控。
但通过人脸识别进行支付还处于刚起步的阶段。“刷脸支付”与普通的人脸识别应用场景相比,难度更高,更难实现。
蚂蚁金服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KFC刷脸支付是在全球范围内的首次商用试点。在肯德基上线,是刷脸支付迈出实验室的第一步,希望这一技术能早日普及,让更多用户能享受到安全且便利的刷脸服务。刷脸支付作为人机互动的新阶段,希望给广大消费者们多一种选择,即便忘带钱包、手机没电的尴尬情况下,也能顺利进行消费。
业内人士表示,支付环节的应用对识别技术的准确率、响应时间和安全性都提出了极高要求。与其他的使用场景不同,如果在支付环节出现问题,会直接导致资金损失。
线下场景比线上场景更复杂,商用的真实应用场景复杂多变,光线、用户体型、识别过程的角度姿势等,都会提升识别难度。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表示,“刷脸支付在特定场景中会成为一种潮流,但代替扫码支付或其他支付手段的可能性不大。”
他认为,刷脸支付对场景、成本的要求很高,从场景来看,要有人脸识别的机器,比如大型超市、便利店等场景是可以实现的,但是对于一些线下的小的支付场景,比如街边报刊亭等,刷脸支付会提高场景方的成本。
据了解,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刷脸支付的商业应用。京东金融除了与银联合作布局NFC近场支付领域,刘强东在2017年还提出了第四次零售革命的概念。目前,京东在旗下京东之家四个体验店也开通了刷脸支付功能。据了解,目前京东的刷脸支付还在内测阶段,尚未开放给所有用户使用。
中科院自动化所生物识别与安全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子青表示,刷脸支付的商业应用意味着生物识别技术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吴震表示,“刷脸支付目前来看,以趣味性为主,如果能突破一些障碍,当然未来可以普及,毕竟更方便一些。”但同时,他也指出,刷脸支付的普及仍有障碍。刷脸支付、指纹识别作为生物识别的技术手段,由企业保管这么多的生物识别信息是否合适,有待探究。
自从有了方便快捷的二维码支付,钱包已经不再是出门购物的必备品。而随着“刷脸支付”新模式的尝试以及人脸识别技术快速落地,无疑将进一步加速无现金社会到来。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自2012年起我国非现金支付笔数增长率超过20%且增速呈上升趋势,大众越来越倾向于选择非现金方式。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起银行卡取现增速开始下降,且在2015、2016年取现金额呈现负增长,这也标志着中国正在逐步走向无现金社会。
各种快速支付方式的应用带来支付便利的同时,也有一些争议,比如老年人对无现金支付存在极大的不信任感,很多老人不爱学、不想学,也学不会无现金支付,对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不便。业内人士表示,支付宝推出刷脸支付新模式将成为无现金社会又一助推器。
蚂蚁金服相关负责人表示,刷脸识别的一个特点是,用户不必记住那么多复杂、繁琐的密码,降低用户使用成本和使用难度。
支付宝后台日志显示,使用人脸识别登录的支付宝用户中,60岁以上的老人多达数百万人,其中年龄最大的,是一位109岁的大爷。老年人容易忘记密码,喜欢把各种密码抄写在小本上,随身携带一是不方便,二是万一丢了更不安全;此外,老人手机屏幕一般比较小,老人家容易按错数字键,几次输错账户就会被锁住。使用刷脸功能,既方便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