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美国影片中中国形象的蜕变

2017-11-16 00:05
电影文学 2017年14期
关键词:影坛李小龙满洲

侯 静

(聊城大学,山东 聊城 252059)

一、美国影片里妖魔化的中国形象

在美国电影发展的一百多年间,不同类型的中国形象一直存续其中,这些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美国人对中国人认知的变化以及中美关系的发展。美国研究者哈罗德·伊罗生曾对美国电影里中国形象的蜕变进行过经典的述评,他认为,同一时期的不同美国影片中的中国形象均具有一定的共性,这些中国形象时而正面,时而负面,但都与两国关系的发展变化息息相关。哈罗德还在其著作中将美国对中国的认知和态度划分为尊敬、轻蔑、友好、敌对等多个阶段。[1]虽然从严格的时间意义上来说,美国电影里中国形象的变化并没有与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变化完全吻合,却拥有大致趋同的发展阶段。本文将以傅满洲系列、陈查理系列、《大地》《我们为何而战》《诺博士》《尖峰时刻》《致命罗密欧》等影片为主要讨论对象,以时间为线索,试论美国影片里妖魔化、友好化、敌对化、定型化的中国形象。

早在19世纪中后期,美国就颁布了《排华法案》,这部持续半个多世纪的法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美国人对中国以及中国人的异化认知。在此期间,不仅仅是美国,许多欧洲国家都盛行着体现中国威胁学说的“黄祸论”。所谓“黄祸论”源自一幅德国的宫廷绘画,画中代表着西方诸国的十字架和代表着中国的恶龙与恶佛相互对峙,这幅被冠以神授的绘画在欧洲流传甚久,而傅满洲系列影片便产生于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2]傅满洲这一被妖魔化的中国人最早出现在英国作家的小说中,1921年傅满洲系列影片的第一部《黄瓜》问世,这部迎合了西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影片一经上映便吸引了大量的西方观众,并在西方各国迅速传播开来。在傅满洲系列影片中,主人公傅满洲无疑是一个中国式的“撒旦”,从人物形象来说,傅满洲高瘦诡谲,狰狞的面目上长着一双闪烁着绿色幽光的眼睛;从人物能力而言,傅满洲拥有着富可敌国的财富和深不可测的智慧,仿佛拥有着能够摧毁一切美好的能力;从人物行为上看,傅满洲运用东方的知识和西方的科技制作毒药、研制酷刑,折磨迫害了许多善良而无辜的白人;从人物结局上说,傅满洲在每一部影片中均因邪恶而遭到惩罚并悲惨死去,然而在下一部影片中又会借助邪恶的能量复活。可以说,无论从哪一层面观之,傅满洲都是一个企图破坏西方社会和谐和西方文化进步的负面银幕形象,而这一形象竟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在20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的半个多世纪间,美国共出品了14部讲述傅满洲故事的影片,其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盟友关系而时有中断,这一妖魔化的中国形象的发展和延续从某种程度上说堪为中美关系的“晴雨表”。[3]虽然伴随着《傅满洲的奸计》的出品,傅满洲系列影片已在美国影坛上画下句点,但傅满洲系列影片的影响却依然存在,可以说傅满洲为美国影片塑造妖魔化的中国形象开辟了先河、提供了经验。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美国导演约瑟·凡·斯藤伯格执导的影片《上海快车》和《上海风光》中也出现了典型的妖魔化中国形象,这两部影片或以中国内战为背景,或以中国国境内的租界为故事发生地,都将中国描绘为混乱之地,其中也具有明显的辱华倾向,如《上海快车》中的中国妓女、《上海风光》中的赌场老板金斯林等都被塑造成为外表鬼魅、具有威胁性的银幕形象。

二、美国影片里友好化的中国形象

1925年,陈查理系列小说诞生,不久后这一系列小说被改编成影片搬上银幕,与上述的傅满洲形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陈查理的绅士形象。陈查理在美国影片中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美关系的缓和以及美国人对中国人固执偏见的淡化。陈查理系列影片中的第一部出品于默片时代,这部影片在美国影坛出现有声电影后被更名为《陈查理的最大案件》并重新搬上银幕,这部影片也真正拉开了陈查理这一庞大的系列影片的序幕。据统计,在15年间,美国影坛共出现了近50部陈查理系列电影,这一系列影片直到中美关系出现裂痕后才停止拍摄,其间吸引了大量的美国观众。在陈查理系列影片中,主人公陈查理智慧过人且性情稳健,不仅经常破获大案要案,而且能够在白人主流文化圈中巧妙地化解自己华人身份的尴尬,同时他还是一位对家人、对朋友重情重义的人。相比于之前美国影坛上的中国形象,陈查理正面的形象塑造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突破。但需要看到的是,陈查理虽然拥有着过人的能力和超群的智慧,甚至在行为举止和人物性格层面都无可挑剔,但这一“完美”的形象却缺乏个性色彩和东方性情。从某种程度上说,陈查理是一位拥有着中国外壳的“美国梦”的实践者。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从美国独立之日起,依靠自身努力便能走向成功的“美国梦”就成为生活在美国大陆上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民众的共同追寻。所以,陈查理的形象虽然能够体现出战争同盟时期美国对中国的友好态度,但也并不代表真正的中国形象在美国影坛的崛起。

较陈查理较晚出现的王龙一家同样从侧面呈现出了特定时段中美之间的友好关系,王龙一家的故事最初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初赛珍珠的小说《大地》中。这部小说出版后不仅在美国本土创下了销售奇迹,而且广泛地流传于西方诸多国家。在小说《大地》出品后的第六年,这部小说被拍摄成为同名影片,影片不仅大获美国观众青睐,而且一举荣获了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等重量级奖项及提名,堪为早期美国影片讲述中国故事之典范。影片《大地》中的中国故事之所以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其原因在于创作者的亲身见闻及制作公司的精细制作。小说《大地》的创作者赛珍珠曾跟随父亲在中国生活了数十年,这使《大地》中的中国故事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了一个真实的中国,摆脱了依靠幻想的创作以及固有偏见的影响,而影片《大地》又是一部十分忠于原著的影片;创作影片《大地》的美国米高梅公司斥巨资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拍摄场景,在宏观景致和微观景观上都尽可能地还原中国国土的风貌,为整部影片中国故事的呈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影片《大地》中,主人公王龙和妻子是地道的中国农民,他们经历着寻常中国人生活中的炒米油盐、幸福痛苦,影片通过王龙一家人的生活体现出中国社会的变革。在时代的洪流中,中国老百姓面对苦难时的坚韧和生活中的朴实打动了许多美国观众。此外,这部影片吸引美国观众之处还在于王龙一家的贫苦生活为美国人带来的优越感以及对质朴中国农民同情心理的满足。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基于中美两国的同盟关系,美国影坛出现了一些特定题材的影片,这些影片或是共同抵制战争的始作俑者,或是呈现中美两国在战场上的合作,其中代表影片有《东方之鼓》《中国战役》《香港,东方的中心》等。这些影片虽然并不具有过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却具有战争年代特有的烙印。

三、美国影片里敌对化的中国形象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东西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峙使中美关系由友好走向紧张,甚至出现了敌对的倾向,这一历史性的变化在美国影片中亦得到了呈现。影片《逃离地狱》是以朝鲜战争为背景创制的影片,在朝鲜战争爆发前,美国人曾自以为是地认为中国军队是不堪一击的,只要美国大兵压境,中国军队便会自动从朝鲜战场上撤退。但事实上,中国军人的顽强抵抗和强大的战斗力使美国十分震撼,而这震撼之中也包含了对于中国以及中国人的畏惧之心。《逃离地域》上映于20世纪50年代初,讲述了朝鲜战场上中国占领的被称为“人间地域”的区域的故事。从“人间地域”这一名称来看,这部影片在中国形象的塑造上便充满了敌意,此外,类似的影片还有《水深火热》《中国候选人》等具有侮辱和敌对性质的影片。

在中国形象敌对化塑造的美国影片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影片《诺博士》,这部影片上映于1962年,是著名的007系列影片的开山之作。在这部影片中,男主人公邦德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发现了海岛上企图通过辐射矿石来统治全世界的中国人诺博士。可以说,诺博士几乎就是上文所述的傅满洲形象的翻版,诺博士拥有着极大的野心和不凡的聪明才智,杀人如麻的他外形诡异,经常用残忍而阴险的手段实施罪恶的行为,这些手段中常常具有东方色彩。同时,从影片的结局上看,邦德最终炸毁了诺博士的岛屿,拯救了人质,而诺博士与傅满洲一样不得善终。虽然影片《诺博士》中的这个中国形象并不是影片叙事的中心,却是最大的反派人物。此外,007系列影片的大热也使诺博士相比于其他敌对化的中国形象更具影响力。在《诺博士》之外,还有多部007系列影片以东西方冷战为背景,将苏联及当时的中国视为颇具威胁性的敌人形象来加以塑造。

四、美国影片里定型化的中国形象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冷战”的结束,中美关系逐渐缓和并走向了合作共赢的阶段,敌对化的中国形象在美国影坛上逐渐消失,功夫者这一定型化的中国形象成为美国影片里中国形象之主流,而美国影坛中国功夫者形象的开山鼻祖就是李小龙。李小龙是将中国传统武术带到美国影坛的第一人,他凭借着真功夫在竞争激烈的好莱坞打开了中国武打明星的一条出路,甚至凭借出色的表演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阵功夫热潮。1971年,李小龙凭借《唐山大兄》而声名大噪,随后拍摄的《精武门》更是确立了李小龙亚洲武打巨星的地位,这使曾经排挤华人演员的美国好莱坞对李小龙另眼相待。虽然总的来说,李小龙并未在美国影片中担任过主人公,却让美国人看到了中国功夫的魅力,同时为当代中国影星踏足美国影坛奠定了基础。在李小龙不幸逝世后,成龙以李小龙的接班人的身份出现在美国影坛之上,但并不顺利的发展使其很快意识到“二号”人物发展的局限,于是成龙开始以真打实斗为基础,改变了以往中国功夫的严肃形象,以幽默讨巧的方式呈现中国功夫,在美国影坛呈现出了独具成龙特色的中国功夫。20世纪80年代,成龙凭借《杀手壕》《龙争虎斗》等影片名震亚洲,但进入美国好莱坞后发展状态却并不尽如人意,在取得巨大票房收入的《炮弹飞车》中仅担任配角。20世纪90年代,美国影片中的中国功夫进一步丰富,包括成龙、李连杰、杨紫琼在内的中国功夫明星都成为美国影片中一抹异域亮色,其中较具代表性的影片有尖峰时刻系列影片、007系列影片中的《明日帝国》以及《安娜与国王》《致命罗密欧》等。影片《致命罗密欧》于2000年上映,其中男主人公由李连杰饰演,这部影片虽为限制级影片,却在北美大陆取得了令人欣喜的票房收入。即便如此,李连杰这位亚洲功夫巨星在其中也只是饰演了一位具有一定负面色彩的人物形象,同时结局设置也难以圆满。[4]中国影星在上述美国影片中均塑造了令人过目难忘的中国功夫形象,但遗憾的是,美国影片更多的是将中国功夫作为影片中的元素,中国形象在其中也多是以配角身份或负面形象出现,这也体现出中国功夫形象在美国影片中全面、客观地塑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猜你喜欢
影坛李小龙满洲
李小龙:传统文化的守护人
让黑马来得更猛烈些!
燃烧自己,提醒后人——中国影坛五个“坏蛋”的传奇故事(下)
Lady Gaga“千面女郎”进军影坛
很帅气!小学生模仿李小龙秀健美发达肌肉
“满洲”文学与作家探究
迷你李小龙的奇幻游记
我有一个幸福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