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尔事件”:公共精神践行的困境与反思

2017-11-15 10:44苏兰何齐宗万苏春
东方教育 2017年18期
关键词:困境

苏兰+何齐宗+万苏春

摘要:备受瞩目的“罗尔事件”引发了媒体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学者们对公共精神的探讨。对“罗尔事件”与公共精神的关联进行解读并透析当前公共精神践行所面临的困境,有利于理性对待事件并回归对公共精神践行的关注。在此基础上,遵循公共精神生成与发展的演进规律,从确立公共精神的标准、深化公共精神的认知、强化公共精神的认同、加强公共精神的实践、促成公共精神的自觉来促进公共精神的践行。

关键词:罗尔事件;公共精神;困境;演进规律

公共精神是指个体在公共领域中主动参与公共事务、维护公共利益、建构公共秩序、改善公共生活,实现公共善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公共精神作为公民社会的主要表征、公民个体的精神样态及国家治理的有效支撑,是公民权利与公民德性的高度统一及内化,也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然而,在当前的社会生活中,公共产品肆意破坏、公共环境日益恶化、公共资源利用无度等问题都折射出了公民公共精神的偏失。由“罗尔事件”所引发的人们对网络公共精神的关注亦显示了当前公共精神的困境。

一、问题的提出

最近,一篇名為《罗一笑,你给我站住》的文章迅速占领微信朋友圈。网络的虚拟性没能阻挠网民们去践行公共精神的美好意愿。在这个特殊的陌生人社会,人们愿意相信事件的全部并付诸于行动。从罗尔的“卖文救女”到公众最初的“为爱转文”,“罗尔事件”迅速演变成一场轰轰烈烈的捐助巨浪,山呼海啸般的人间大爱背后只有一个美丽的心愿,公众想要托起这个幼小的生命。只要转发,患白血病的罗一笑就可以获得一元捐助。因此,海量的转发文章所圈的“粉”不计其数,设置的打赏功能带来了累计高达二百多万元的募捐款。然而,“罗尔事件”却迅速“剧情反转”,呈现在公众视线里的事件变成了一次彻头彻尾的营销,这也让公众在践行公共精神的同时,遭遇了尴尬的打脸和爱心的辗压。最后,“罗尔事件”的当事人及相关微信团队发布消息称将退回全部赞赏金。

“罗尔事件”引起广泛关注的背后不仅仅是对网络平台的公益参与及扑朔迷离的捐助事件两者之间所形成的张力的挣扎,同时也引发了学者们对公民践行公共精神所面临的困境的反思。

二、“罗尔事件”与公共精神的关联与解读

为什么罗尔的“卖文救女”会引起公众广泛的参与?“罗尔事件”与公共精神有何关联?这些问题都可以从事件本身的起因和发展过程来进行解读。

(一)从“集体行动困境”到“积极主动参与”

集体行动困境体现在每个人认为自己的影响与贡献对组织都是微不足道的,由此导致自发参与行动的动力缺失。[1]在传统的社会合作规则中,个体出于利己的本性而不愿意过多地承担为实现共同利益而应支付的成本;相反,每个人都倾向于使自己的个人利益最大化。由此,在集体性的事件中,容易形成个体搭便车的现象,并最终阻碍和瓦解公共利益的实现。然而,在“罗尔事件”中,网民并没有忽略自己的影响和力量。在文章传播后,网民们纷纷参与其中,并积极主动地通地各种方式帮助她。网民们这种积极主动的参与行为是对传统集体行动困境的破解,体现了公共精神中公民参与的特征,更是公共精神的目标“公共善”的体现。从“集体行动困境”到“积极主动参与”,“罗尔事件”让公众感受到了同情、参与、责任等公共精神的美好风范,体现了集体的力量和人性的善。

(二)从“差序格局”到“陌生人社会”

差序格局是传统伦理社会的秩序逻辑,这种强调以血缘和亲情为人们处世原则的文化土壤,培植了浓厚的利己主义和“熟人社会”的消极民俗。这也使得公益参与及慈善捐助等活动普遍被认为是政府及其他社会组织的责任,而忽略了个体自身的参与。陌生人社会是与传统社会的“熟人社会”相对的概念,是伴随着经济领域的迅速扩展、公民流动性的显著增强、公共服务社会化水平的提高而孕育并生发的一种社会现象。人与人之间的陌生感及因各种因素所导致的频繁流动性和社会转型期的各种张力都会削弱道德应有的作用。从传统社会“差序格局”所培植的利己主义和消极民俗到陌生人社会之公共生活秩序所提倡的公共精神,社会转型期急需公民公共精神的彰显。在“罗尔事件”中,网民们对素未蒙面的罗一笑慷慨解囊。通过媒体平台,在这个未知的陌生人社会,人们通过各种方式援助患病的罗一笑,为她带来生命的曙光与前行的精神动力。公众用满腔的热情践行着公共精神,正是这种公共精神,体现了道德伦理向度与社会生活规范相统一的公民德性。

(三)从“沉默的螺旋”到“维权追踪”

“沉默的螺旋”是由德国著名的传播学者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首次提出的,该理论指出个体在表明自己观点之前首先会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反之,便屈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附和。[2]在“罗尔事件”中,随着文章的海量转发,公众逐渐关注到了与事件相关的细节。罗尔的财产情况、发文目的及事件背后的更多真相被曝光,这也让参与其中的每一位公民在公益参与的同时,获得了关于事件本身更多的信息。在了解事件更多的真相背后,许多网友的愤怒之情瞬间被点燃。对于事件,公众并不因为剧情的反转或者问题的敏感而选择沉默,也没有害怕因为独立发声而受到孤立。相反,在事件曝光后,公众对事件是否属于营销、疾病具体费用、募捐资金的数目及善款的去向等问题进行了持续的维权追踪。最终,罗尔及相关公司回应会将打赏金全额退还。从“沉默的螺旋”到“维权追踪”,体现了践行公民精神“深度参与”的特点,更体现了公共精神中对公众对公共利益和个人权益的共同维护。

三、公共精神践行的困境

“罗尔事件”虽然让公众感受到了公共精神的力量,但是,与此同时,令人惊讶的剧情反转及扑朔迷离的事件本身也呈现出当前公民在践行公共精神中所面临的诸多困境。

(一)网络空间的异化

网络空间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空间,不仅能够有效地构建公共话语的平台,提供开放的对话机制,更具有强大的舆论辐射和强化作用。公共精神的培育可以借助网络公共事件得以识别和传播,对于公共精神的内涵可以借助多种微型化的文本型态加以表征;不仅如此,网络还可以通过一定的图像修辞策略对公共议题进行构造与争夺,为公共精神的培育创造环境。[3]因此,网络空间理应渗透和体现公正、公平、公开等公共精神。然而,现实网络空间中却存在着信息良莠不齐、真伪难辨;定位泛娱乐化、侵蚀道德底线;运作过度商业化、恶意歪曲事实等异化现象。对于热点问题,大众传媒常常没有理性发声,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来引导公众,相反,对于事实,存在恶意歪曲和夸大其词的现象。网络空间作为一种与现实生活并行相存的重要特殊空间,对公众的现实生活亦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现阶段社会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公共精神的实践面临着巨大的挑战。endprint

(二)工具理性的缺失

工具理性,是指通过工具或技术手段的有用性来实现事物的最大功用,从而为实现人的某种功利服务。要想实现一种价值理性的原初预设,就应当首先存在与之相应的工具理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来实现价值理性。因此,公共精神价值理性的实现,必须以公共精神工具理性为前提,并依托工具理性的优势来更好地实现其价值理性。然而,在“罗尔事件”中,社交平台的募捐规范、募捐主体的资格认定、信息审核、法律责任及风险规避等制度约束及朋友圈赞赏功能中赞赏主体的撤销权利、维权的平台等技术支持都没有得到有效的体现。网民的捐助也无法在剧情反转后通过媒体平台对个人的权利进行反转。因此,正是网络平台中工具理性的缺失使得公共精神的价值理性受到了消解。最终,让公众饱含温度的公共精神降到了冰点,同时也消解了公众对公共精神工具理性的信心。

(三)社会心态的博弈

在“罗尔事件”中,一个人一次不当的营销,有可能让全社会在“爱心”议题上撕裂,让“含泪转发”者感觉道义受挫,让“幸好没转”者对他人“智商碾压”,让热乎起来的社会心态乍暖还寒,……。[4]各种社会心态的博弈折射出了公共精神的沉浮与激荡,同时也反映了公民对公共精神的态度。网络空间中的社会心态源于社会生活,又异于实际生活。在网络空间中,参与主体的广泛性带来了意见的多元性,其中虚拟自我会带来一些非理性的表达,这些都使得原本复杂的社会心态变得更加难以捉摸。如何让发扬了公共精神的公民在现实生活中不因扶跌倒的老人而吃亏,而扮演沉默的旁观者却因“不多管闲事”的消极心态而庆幸。如何让积极的社会心态融合成一股正能量,在复杂的社会心态中拥有强大的导向力量,影响每一位公民的行为,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四、公共精神践行的反思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现代国家来说,公民的公共精神无疑是国家治理能力中最為能动的要素,需要得到依法培育、保护和发挥。[5]公共精神生成与发展有着其自身的逻辑演进规律,遵循着从确立公共精神的标准、深化公共精神的认知、强化公共精神的认同、加强公共精神的实践最后促成公共精神的自觉的过程。在实际公共生活领域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

(一)确立公共精神的标准

确立公共精神标准的关键在于科学地界定“公共”一词,并始终与公共领域的发端、生成及发展密切相连。在公共领域中,公共精神是德法兼治的体现,是公共伦理与法治精神的融合。正因如此,公共精神似乎包罗万象。如何界定“公共”二字?如何确定公共精神的标准?公共精神是一种政治精神还是伦理精神,抑或是两者的统一?它与社会制度的关系如何?在社会公共领域中又是怎样体现的?公共精神的自我表达与“他者”又有着怎样的关联?这些都是确定公共精神标准时需要明晰的问题。当代西方著名学者罗伯特·帕特南完整地阐述了公共精神的概念即公民在共同体中所表现出来的政治的平等和对公共事务的积极参与构成了共同体的“公共精神”。[6]可以确定的是,公共精神首先是一种具有政治价值的精神,同时,它也是一种道德伦理,体现于对社会制度的自觉遵循、对公共生活秩序的自觉遵守及个人自我完善的需要。因此,公共精神的标准可以从两个维度加以确定:即空间维度和价值维度。空间维度是指公共精神发生在公共领域当中,这里的公共领域不仅指公共场所等实体物理空间和社交网络等新媒介下的虚拟公共空间,更重要的是,它还包括因为人员流动、结合或重组而使得关系发生微妙变化的结构空间。[7]这一标准的确立有利于更加清晰地界定公共精神发生的场域,体现其公共性的特征。公共精神的价值维度可以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来确立公共精神的标准。国家层面的公共精神旨在培养公民民主精神和文明素养;社会层面的公共精神旨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公正与社会法治;公民层次的公共精神标准旨在养成公民的参与精神及诚信人格。公共精神的实践维度可以从公共精神的参与、服务与自治三个层面来阐释。

(二)深化公共精神的认知

公共精神是一个系统性的结构,其中公共领域是公共精神的生发场域、责任精神是公共精神的伦理基点,民主精神是公共精神的核心价值、法治精神是公共精神的制度保障,参与精神是公共精神的实践旨归,这些内在的精神要素有机统一。公共精神其本质属性是指超越私人性的公共性,是根植于现代社会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美德。在西方,从古希腊的城邦社会到现代公民社会的发展,这都为公共精神的传播和人们对于公共精神的理性认知提供了基础。我国对于公共精神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领域,随着公共领域的逐步扩大,参与共同的事业的意义大大超出了政治上的范畴。在当今社会,深化公共精神的认知首先需要人们对公共精神树立正确的认知。公共精神并不排斥个人利益,而是在引导公民充分认识到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紧密相关的基础上,在公共生活中,进行理性评判和积极参与的态度和行为。公共精神并不是要让公民完全让渡个人利益,而是要通过公共利益的共同维护来更好地保障个人利益的实现。其次,深化公共精神的认知需要通过社会、学校、家庭和网络等多种渠道宣传公共精神的知识。多途径宣传公共精神的理性认知,有利于在公共生活领域更好地培育公共精神,从而更好地认同和实践公共精神。

(三)强化公共精神的认同

在对公共精神认知的基础上,应积极培育公民对公共精神的认同感。对公共精神的认同事关政府的善治、国家的民主法治及和谐社会建设。同时,公共精神也是公民有序、有效地参与公共生活的保证。强化公共精神的认同可以更加有效地启蒙公民的公共理性,激励公民参与和融入公共生活世界,构建自主、自律、自强的自我社会;在此基础上,政府推进体制转变还权于民、还权于社会,实现政府、社会、公民等多方良性互动格局。[8]强化公共精神的认同还可以更好地汇聚民心,更好地激励民众去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承担社会责任。在超越个体利益的基础上形成关怀公共事务和公共利益的责任意识与行为态度。从社会资本理论的视角来解读公共精神的认同,我们发现,基于对公共精神的强烈认同并衍生而来的公民之间的相互尊重、信任和包容会更加有利于构建起公共领域的规范,从而使得社会资本更好地被存储起来,继而会更好地促使文明有序的公民社会的生成。endprint

(四)加强公共精神的实践

公共精神其基本的实践形式就是公共参与,只有通过公民广泛地参与政治生活、社区自治和其它形式的公共活动,才能更好发挥共同体的智慧和力量,去更好地维护公共利益,营造良好的公共氛围,构建优良的公共秩序,创造美好的公共生活。因此,加强公共精神的实践,应当拓宽公共领域的政治参与途径、公民的社区生活和公共活动,这是公民公共精神的实践平台。同时,在加强公共精神实践的过程中,也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发挥法律惩恶扬善的功能,进而通过法律来更好地规制和促进公民自觉地按照公共规则办事,按社会规范行事。在“罗尔事件”中,公众对罗尔通过个人公众号“卖文”进行求助的行为进行了打赏,网民们这种助人的行为彰显了公共精神。而在事件中,帮助罗尔进行事件营销的公司则可能因为“非法募捐”而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因此,只有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才能更好地保障公民参与过程中的个体权利,才能更有利于公民去实践公共精神。因为,当身边有陌生人倒下时,即使有人正在试图勒索,但法律将用事实说话并还原真相,而不诚信的当事人将受到适当的制裁。此外,公共精神的实践除了需要提供实践平台和法律保障以外,还需要进行有效地激励以此来更好地促进公共精神的实践。学者赵小平认为结构性激励、组织激励和反身性激励是人们在公益参与中并塑造公共精神的内在机制,可以有效地促进公共精神实践中的浅度参与、中度参与和深度参与。[9]公共精神的实践是一个需要多平台支持和多方面促进的公民活动,只有通过多种方式的综合实施才能更好地加强公共精神的实践。

(五)促成公共精神的自觉

公民精神要在公共领域释放其应有的价值最终是要形成公民自觉参与与自觉内化的习性,从而形成公民精神的自觉,形成“心灵习性”这样的习惯力量。关于心灵习性的理论渊源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对“习惯”力量的分析。1835年,托克维尔首次明确提出心灵习性是那种塑造概念、意见和思想等心理习惯的东西,是社会中人的道德与智慧习性的总和,并指出美国人的习性或心灵习性是美国人得以维持其自由体制的关键。[10]在个人权利和个人利益越来越获得肯定的时代里,如果人们一味地追求自我利益而不顾及他人的利益和全体的利益,忽视公共事务,那么个人利益终有一天也会丧失。[11]公共精神的自觉就是要公民在正确对待个人和他者利益的基础上,形成某种具有稳定性、经常性、持久性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并逐渐转变成为一种心理习惯。这种公共精神的自觉是对公共善的自发关注,对共同体命运的主动关切,对善治政府的积极推动,能够更好地解决公共领域非对抗性的主体间性矛盾冲突,最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当前社会正处于由传统社会过渡到现代社会的重要转型期,公共精神无疑是社会建设的软实力,能够形成一股无形的巨大能量。同时,公共精神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精神引领。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也是公民社会建设的初步阶段,公民的公共精神虽然面临着一些困境,但同样也有着新的机遇。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新阶段,突破公共精神面临的困境,塑造公民的公共精神,必然推动社会的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带来勃勃的生机!

参考文献:

[1]赖纯胜.和谐社会建设中民众公共精神的培育困境及其破解策略[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1):96-100.

[2]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 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M].董璐,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5.

[3]郭明维,李迎新. 现代公共精神的内涵及其网络化生成机制解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2(2):50-53.

[4]鹤丁.“罗尔事件”:公共生活与法治生活的双重考题[N].人民日报评论,2016-11-30.

[5]韩春晖.以法治呵护公共精神成长[N].人民日报, 2014-01-06005.

[6][美]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王列,等,译.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110.

[7]王小民.公共精神的贫困与对策——兼论全 媒体对公共精神的影响[D].浙江师范大学,2015:9.

[8]高石磊.中国公共精神的缺失与构建[J].求实,2014(6): 38-42.

[9]赵小平,卢玮静.公益参与与公共精神塑造的关系研究——以第三部门激励理论为视角[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5:165-176+179.

[10]Alexis de Tocqueville.Democracy in America.London: Saunders and Otley,1835,pp.601-604.

[11][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下卷)[M].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654.

基金項目: 2015年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编号:15JY49);2015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编号:MKS1529)。endprint

猜你喜欢
困境
课程故事向左,现实困境向右
技术语言困境下的中文打字机
突破困境
跟踪导练(三)
跟踪导练(一)
新时代城乡接合部初中化学教师专业成长困境及出路
走出困境
神奇的设计师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
做自己的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