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流行歌曲改编为钢琴曲的几个要点探讨

2017-11-15 19:53曾格男
东方教育 2017年18期
关键词:钢琴曲通俗改编

曾格男

摘要:在21世纪的今天,流行歌曲在音乐市场上占据了绝大部分份额,成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音乐形式。同时也有一部分音乐专业从业者顺应市场需求,将一些高质量的流行歌曲改编为钢琴曲,满足不同的层次需求。本文就流行歌曲在改编为钢琴曲中需要注意的一些要点和技术手法进行了探讨,同时对未来通俗钢琴曲创作发展作了简单的展望。

关键词:流行歌曲;改编;钢琴曲;通俗

我国的作曲家、钢琴家们将中国经典的、传统的、具有艺术性和代表性的歌曲乐曲改编为钢琴曲,早在20世纪初期就开始实践,一直到今天,涌现出了非常多的音乐精品,为中国钢琴曲的创作与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财富。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钢琴艺术已经由少数人的高端艺术变为了走进寻常百姓家的普通艺术素质教育,钢琴曲的风格和选择也变得多样化起来。从90年代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通俗钢琴音乐”进入中国市场获得巨大成功以来,一部分作曲和钢琴专业从业者,开始尝试创作和改编出各种具有流行风格的钢琴曲。将流行歌曲进行改编使其钢琴曲化,亦是成为钢琴曲“通俗化”过程中的一块重要阵地,近年也不停有相关书籍问世,以适应市场和广大群众的审美需求。但整个行业在这一块处于探索阶段,有的作者在改编的过程中不得要领,以致于改编创作出的钢琴曲质量不高。本文将针对这个现象,从流行歌曲改编为钢琴曲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来进行探索和讨论。

一、流行歌曲改编的难度定位

要做到将歌曲改编为钢琴曲,首先应进行歌曲整体的难度定位。此难度并非歌曲本身的演唱难度,而是改编后的乐曲难度。难度定位实际上也是受众人群的定位。如改编一首适合儿童的流行歌曲,考虑到儿童的年龄层次若是定位在6到10岁左右,那么钢琴曲的难度最好不要超过车尔尼练习曲849的水平,换算成钢琴考级约6级以内。如果对象是老年大学的中老年人,改编的难度还要继续下降,以在考级3级内为宜。流行歌曲最大的受众群体是以15至40这个年龄段的人为主,他们弹奏流行钢琴曲的目的主要是在工作和生活中獲得休闲和放松的心境,不想演奏太难的曲目,对曲子的定位是好听易上手。因此在歌曲的改编上应化繁为简,可以采取一些必要的手段。一是改变歌曲定调,如B大调的歌曲改变为C大调,尽量将调号控制在两个以内。二是多选择节奏宽松,速度较慢的抒情歌曲,更容易弹奏也更容易被人接受。

二、流行歌曲改编钢琴曲时的写作技巧

在改编钢琴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歌曲分为三个大的要素----旋律,和声,节奏。这三点直接决定了成品的风格方向和对原曲的贴合程度。在改编的过程中,如若对其中任意一点没有把握好,都将直接影响到作品的质量。从作者本人的经验来看,不论是歌曲的旋律还是节奏,以及对前奏、间奏等段落的改编,都是有一定规律和法则可循的。

1.丰富歌曲的主旋律

一般来讲,在改编的过程中,应尊重原曲主旋律,维持原本的音高、节奏,不做任何改变,但流行歌曲也有其特殊性。主要在于,有一部分流行歌曲主旋律比较单薄,有的歌曲旋律长音或留出的空白居多,有的歌曲旋律重复音较多。这样的旋律放在实际演奏中,如实的照弹有可能音响效果并不如意。从中国几十年来的改编钢琴曲实践结论来看,大多数歌曲、乐曲出现了这样的情况都是将主旋律作各种手段的美化和加强,来产生更好的艺术效果,丰富主旋律的表现力,对于流行歌曲来说其实也不例外。其写作手法是多样化的,在此简要列举常见几点:在遇到需要强调的重音时将旋律单音改为和弦,突出加重效果;当旋律出现超过三、四拍的长音时,将其音型化,或插入新的副旋律进行空白填充;在歌曲情绪激昂的部分,将单旋律改为八度或双音弹奏。这些手段都起着丰富旋律表现力的作用,否则单调的歌曲旋律是无法支撑起整个钢琴曲的。

2.前奏、间奏和尾奏的改编

有少数歌曲流行歌曲的前奏、间奏、尾奏是以钢琴来表现的,对于这样的情况应做到精确扒谱,完整的重现原曲的钢琴编曲部分。但大多数歌曲是以乐队的形式来表现这三个部分的,这就涉及到如何将整个乐队的演奏浓缩到一台钢琴中来。在一般的配器法教材里,都有如何将钢琴曲改编发展为乐队作品的课题,而现在则是将整个过程进行逆转。以歌曲的间奏为例,首先应剥离出其中演奏主旋律的乐器,倾听其演奏特点,在钢琴上找到合适的音区进行写作。在少数情况下有的乐器奏法是钢琴没有的或难以表现的,如弦乐类的滑音,吉他的扫弦或一些泛音效果。这就要求改编者灵活多变,以另外的奏法代替,将其转化为适合钢琴的弹奏方式。其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模仿出伴奏乐器的特点,如可将鼓的节奏与贝斯的低音合为一体,编写成一个低音节奏的形式,在中低音区弹奏。若歌曲的前奏或间奏等由于乐器奏法的问题实在不适合改编钢琴演奏,就只能根据原曲的节奏特点进行重新创作了。

3.和声与织体的把握

改编流行歌曲的钢琴曲和改编其它体裁歌曲在和声与织体上是必须区别对待的。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其和弦与织体的使用法则都具有相应的特色。若没有了解各种风格就进行盲目的改编,很可能造成一种“违和感”,如将一首民歌改编得充满古典音乐风味,或者将一首美声歌曲改编得听起来像一首流行歌,这都是不正常的。流行歌曲和声的特殊性,在于其和弦运行方式的根源来自于爵士音乐,可以看作是爵士和声的简单化。因此在编配思路上要和古典传统和声产生区别。可以常使用挂留2、4和弦,附加音和弦,7,9,11和弦,以及它们的升降拓展音。在和声功能的使用上以5度圈、大小调和弦交替为主,对于和弦进行方式则比较宽松,没有太多规则可言。有的流行歌曲和弦配置较为简单,在做钢琴曲改编的时候完全可以立足于自己的和声知识,对和声进行拓展,加强和弦的趣味性和可听性。如果把和声定义为音乐的内在,那织体就是音乐的外观结构。从歌曲织体改编上而言,织体表示着音型和节奏的排列方式,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音乐的风格特征。改编时在织体的选择上尽量以原曲的织体为主,不论是柱式、分解都应该和原曲接近。

4.熟练操作音乐编辑软件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手写五线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掌握音乐编辑软件已经成了作曲、编曲人的必备技能。现在常用的编曲软件有CUBASE,PROTOOLS,LOGIC等,主流打谱软件有FINALE,SIBELIUS等等。音乐编辑软件相对于传统写作来说,好处是可以实时听见音响效果,易于修改,甚至有的编曲软件可以自动编配,提供一些创作的灵感。因此在改编钢琴曲的时候,除了自己本身的音乐能力外,掌握音乐编辑软件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技能。

三、对钢琴曲通俗化发展的简单展望

在国家倡导素质教育,大力发展儿童及青少年艺术教育的前提下,钢琴这门乐器如今普及面已经非常广泛。很多家庭或个人学习弹奏钢琴,目的只是为了放松和消遣,感受音乐艺术,陶冶情操,而不是要苦练来走上钢琴专业的道路。从业余钢琴爱好者的角度出发,相对于古典音乐,通俗钢琴曲显然更容易被接受和喜爱。而“流行歌曲”改编的钢琴曲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在艺术性上无法和经典的钢琴曲相比,但由于其旋律简单易记,弹奏门槛低,也获得了一大批爱好者,部分钢琴教师也会穿插安排一些通俗流行钢琴曲的教学。在未来这个市场必定更加壮大,尝试改编作曲的人会越来越多,而钢琴曲的质量也将随着编曲方式的不断探索加强而得到提高。endprint

猜你喜欢
钢琴曲通俗改编
Sumo Wrestling
TAKE FIVE
小说的通俗
夜的钢琴曲(六)
组工干部之歌(民族通俗版)
《烈日灼心》:文字到影像的改编策略
中韩两国对真实事件的电影改编理念
由《万物理论》看英国传记文学的改编
莫言文学作品电影改编
夜的钢琴曲(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