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思考和分析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2017-11-15 21:39张业安
东方教育 2017年18期
关键词:古诗作业语文

现代化教学中,教师们对于课堂的创新教学方法煞费苦心。而如何“對付”我们中国的孩子似乎成了一个重大的课题。对于语文这一学科来说,我们常常注重于在课上不断增强自己的绘声绘色能力,增强代入感以便于学生跟上自己的思路,同时课堂内容的完成度变成了教师的标尺。但是对于中小学尤其是小学学生来说,效果并不理想。问题在于我们小学的学生往往具有发散性思维,在这种基础上,孩子们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浪漫性的思想无疑是最难得的,而老师却总是想拉动学生在老师自己的原有思想上继续思考,进行再创造,这本身就诠释了南辕北辙,也就是硬式教育。

不难发现,我们身边的很多语文教师都是柔软并且具有情怀的人,也就造就了语文教师对于语文这一科的授课中往往特别感性,特别追求完美和达到目标。在这样一种教学背景下,老师们常常会忽略“培养”这个词的重要性。

在小学的课本上,汉字的笔画构成,诗歌的理解背诵,词句的搭配关系以及课文的理解占了很大的一部分比重,也是我们教学的侧重点。我们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华夏三千年的文明到了今天仍然被我们后人不断汲取,复杂的文化背景使授课时具有一定的困难,而预习则变成了日常作业中的最重要一项,学生有效的具有思考的标注让课堂变得更加轻松,这一作业起了很大的辅助作用。但是,许多教师对于预习不够重视,由辅助作用逐渐变成了附加作用,也就是说,学生因为老师对预习的不重视认为预习是一种“多余”。想想看,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是很厉害的,这种厉害不是说他们都能理解到对的层面上去,而是他们都能去主观理解,曲折理解或者趣味性理解,平时生活中,放了学快点写完作业然后去和家长谈条件去玩是他们一贯的想法,预习这种口头形式作业逐渐在潜意识里选择遗忘。我这么说是因为的确也有一部分老师注重预习却也达不到效果,可见是方法和态度不够正确,重视程度还不够高。正确的预习是应该从根本上让我们的孩子觉得它是头等重要的作业,而反复的默写、做题等作业都要排在其后面。这要怎么做到呢?这里要注意,培养才是一位语文教师最大的责任。告诉孩子们课堂的主导是他们,让孩子们带动教师去思考问题,我们老师在这过程中能够不断发现孩子们新奇的想法并且加之称赞,这对我们职业生涯中也带来莫大的乐趣,加强对职业的热爱。孩子们的想法固然常常不是正确的,我们要建议他或者说“我们这样想会不会更好”,从而将正确的观点加之灌输,学生此时会乐意去倾听并且认真去分析与自己观点相悖之处,这一过程学生不仅在往正确的路上理解,同时并不会排斥老师的观点,而老师又起到了自己的重要作用。要让学生对于新课有一定的新鲜感和期待感,让他们主动地、积极地去预习,因为老师告诉他们,下节课是他们讲给老师听,这在心理学中末置的地位的人开始被重视会让他们增加信心和动力并且充满对生活的感动。这样不知不觉就能够推动课堂的进度,不但有效率并且还会发现,我们的学生逐渐变得活跃和爱思考爱发现,这是因为我们提高了他们的分析能力。孩子们学习中逐渐习惯了自我分析,自我得出结果,因为付出了而自我肯定敢大胆表达,这种行为习惯又逐渐渗透进了生活,从根本上改变了孩子们的思维方式,也让他们从小就变得更加优秀。

在课上,古诗的教学也显得差强人意。古诗究竟有多重要?很多人觉得小孩子的理解能力一般,诗人的思想感情讲的深了学生也不一定会懂,但是考试又会考,于是古诗在很多孩子的心里是和“背下来”这三个字连用的。老师在课上告诉学生如何注音,将大概的内容解读,给学生们朗读后就开始留下背背背的作业。学生逐渐在后来的学习中觉得背下来就行了,并且根本不对内容感兴趣。老师在看到这种现象后应该深深地感到心痛和悲哀,并且加之反省。我们的语言文化博大精深,古诗是最为精妙的一种表达形体,小学生作为思想刚刚初步形成的一类人群,却得不到一个正确的对文化的认识,这就是语文老师的深刻的恶劣的错误体现。首先,古诗的乐趣永远不会消磨,因为它是有生命有内容的,诗文在学生们的眼中是什么形态尤其重要,他们的看法决定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古诗中,短短的几个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让人拍手叫好,让人感受其中描绘的历史画面和诗人当时的复杂心理,学生看到这样一首从未见到的古诗,应该对它感兴趣,应该想这到底是什么意思,而不是背下来就行了。老师应该以自己的表达方式告诉学生们古诗的趣味性,他们只有感兴趣和好奇才会去想到底什么意思,明白了之后恍然大悟,自然就背下来了。比如静夜思这首诗,我们都知道它好,也都知道什么意思,床前明月泼洒进来的光像是地上的薄霜,抬头看见了明月于是想到了自己的故乡,到这并没有结束,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如果问他看见了月光你会想到什么?当你看到了明月你会不会想起你的家人?能不能试着去感受一下诗人的情感?学生通过简单的几个问题会认真的思考,会去理解会去想象,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热爱思考的能力并且能够初步培养他们的情怀。这也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能操之过急,对于学生理解能力不足而焦虑急躁,为了应付考试就转移侧重点。小学的学生们其实是最难教的,因为语文老师的责任重大,要让这些古灵精怪们最大程度的发挥他们的长处,教会他们理解和认知语言文化的魅力,毕竟小学阶段对于语文的印象决定了未来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热爱程度,也决定了自身修养的初步形成。正是因为难教,我们才应该付出更多的激情和热情来面对我们的教育行业,不断的钻研,不断地切身为孩子们着想。培养学生们的过程中,我们如果能更多的去思考如何锻炼孩子主动思考,主动分析,真正的对他们的成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孩子们也就真的能够爱上语文,爱上语文老师,爱上语文课堂。

作者简介:张业安(1979年2月),性别:男,壮族,广西南宁市人,职称一级教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古诗作业语文
古诗教我珍惜时间
快来写作业
劳劳亭
作业
我想要自由
我的语文书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