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美他嗪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药理作用分析

2017-11-15 19:52张艳洁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20期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曲美他嗪药理作用

张艳洁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药物曲美他嗪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昌乐县三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5年10月~2016年12月期间药物加康复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冠心病,其中对照组纯加服曲美他嗪治疗,实验组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以2周为一个治疗周期。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5.0%vs72.5%,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硝酸甘油用量、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药物丹参川芎嗪联合曲美他嗪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曲美他嗪;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药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0..02

不稳定型心绞痛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转型升级和经济的发展其临床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由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所引起的,机体短暂性缺血导致患者机体发生疼痛反应。临床上主要表现复杂且典型,主要包括频繁心前区持续性疼痛且不断加重。如得不到及时救治不稳定型心绞痛可发展为心肌梗死,严重情况下可导致患者出现死亡[1]。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不断变化冠心病发病率也逐年递增,这也直接导致不稳定型心绞痛不断升高。曲美他嗪作为心内科最新兴起的临床药物具有改善心肌缺血时心肌能量代谢的药理作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近来在临床上得到推广应用其能够治疗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属临床常用的中药制剂[2]。两种药物的联合应用为选择正确有效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提供了一个临床研究的重要方向。本研究选取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治的80 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以中西医药物曲美他嗪和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昌乐县城关街道三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物加康复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55.7±2.4)岁,平均病程(7.3±2.6)年。实验组40例(其中男19例,女21例);平均年龄(55.4±2.6)岁;平均病程(7.9±2.2)年。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可比性(P>0.05)。

1.2 分组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社区康复治疗,同时采用冠心病常规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两周的时间,在治疗过程中常规应用硝酸甘油对突发心绞痛给予治疗。实验组加用山东鲁抗辰欣药业生产的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10 mL+0.9%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曲美他嗪(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0mg服用,3次/d。对照组患者加用单纯服用曲美他嗪20 mg,3次/d。

1.3 疗效判定标准[3]

显效:患者心电图显示正常,心绞痛无发作,同时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临床症状部分消失,与治疗前相比心电图显示未恢复至正常,心绞痛发作明显减少;无效:患者心电图水平无明显变化,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改善,心绞痛发作次数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分子为显效+有效人数,分母为总例数。

1.4 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1)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两组患者治疗后发作次数(次/d)、持续时间(次/d)、硝酸甘油用量(片/周)数据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討 论

3.1 联合药理作用分析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机理国内外研究较多,大多数研究认为是由心肌严重缺血所致,发病过程中动脉粥样斑块阻塞血管而未建立侧支循环,造成血流急剧减少引发剧烈疼痛。目前,临床可用曲美他嗪和丹参川芎嗪进行治疗。曲美他嗪作为常用的抗心绞痛药物可抑制游离脂肪酸的代谢,促进心肌能量代谢而为心肌提供能量。丹参川芎嗪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从而减少心肌耗氧量以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有文献指出,丹参川芎嗪能有效保护血管内皮和心肌代谢,对延缓冠脉硬化也较为有效[4]。

3.2 本组治疗效果

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主要变现为心肌缺血,多半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痉挛引起。目前对不稳定心绞痛发病机理有了新的认识,通过冠状动脉造影、血管内超声、血管镜等技术,认为不稳定性心绞痛源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出血诱发局部血栓形成,使患者局部血流急剧减少,造成患者心肌供血突然减少(可单独存在或与血栓形成因素并存),加重患者管腔狭窄的情况,从而导致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发生[5]。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 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 5%,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均低于对照组,这与以往相关研究一致[6-7]。由此可见,中西医药物丹参川芎嗪联合曲美他嗪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比单用曲美他嗪具有更好的效果,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龚裕兴,方永明.曲美他嗪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辅治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22):10-11.

[2] 刘宜禄.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5):81-82.

[3] 黄福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3,6(3):144-145.

[4] Myers A,Dewar HA.Circmmstances attending l00 sudden deaths coroncury army disease with Coroners necropsies.Brit Heart J,2009,9(11):1133.

[5] 魏变芬.丹参川芎嗪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评价[J].中国临床研究,2013,26(7):714-715.

[6] 李 艳.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哈尔滨医药,2014,34(3):195.

[7] 黄震华,朱雅琴.福辛普利和氯沙坦治疗心力衰竭临床疗效的比较[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1,20(5):385-386.

本文编辑:李 豆endprint

猜你喜欢
不稳定型心绞痛曲美他嗪药理作用
蚓激酶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橘红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平均血小板体积与冠心病相关性分析
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临床分析
银杏达莫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冠心病心力衰竭应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疗效分析
无花果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玛咖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