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2017-11-15 11:07郎敏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20期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急诊效果

郎敏

【摘要】目的 临床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急诊患者112例,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研究组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之后的效果。结果 经过护理后,研究组临床护理效果比对照组明显更优,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对急诊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提升患者抢救效果,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保障,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急诊;优质护理服务;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0..02

在急诊科临床,因该科患者病情突发性和病情危重性,病情发展较快,家属情绪波动较大。所以,对于这种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使家属情绪得以有效缓解,减少纠纷发生率。笔者选取我院收治的急诊患者112例,其中患者56例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取得良好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急诊患者112例,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研究组男31例,女25例,年龄32~74岁,平均年龄44.6±7.7岁。对照组男29例,女27例,年龄33~75岁,平均年龄45.4±8.0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

研究组: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其一,构建良好护患关系。因急诊护理过程十分急促,必须构建良好護患关系,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患者信任,加强和患者沟通,热情接待患者,由患者入院开始,护理人员必须主动热情,积极做好抢救准备,让患者消除陌生感。同时,对待患者要做到真诚,护理人员必须将关心和爱心融入到语言、行动中。另外,护理人员还需具备专业护理技术,及时、准确完成护理任务,降低患者身心痛苦,增加患者信任度、安全感,促进患者康复;其二,因人实施护理。护理人员需具备敏锐洞察力,观察患者需求,做到因人实施护理,发现和分析护理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对于急诊患者,要做到察言观色,从患者到进入急诊科开始,对其精神状态进行观察,及时发现问题,了解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同时,对于患者烦躁不安、痛苦感强烈,必须向医师报告,待患者生命体征,给予高度信赖。其三,制定优质护理目标。按照急诊护理所需求实现目标,急诊科所有护理人员组织学习优质护理服务本质、内涵,按照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计划,对护理人员进行护患交流、健康宣教、护士礼仪等培训,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服务水平;其四,优化就诊流程。按照急诊患者口病症、实际需求,确保患者能够优先住院和优先接受检查、手术。建立无缝隙管理机制,对于急诊患者开展全程人性化管理,做到先诊治再挂号,先实施抢救再缴纳治疗费用,优先预约后再进行专科治疗,尽可能缩短急诊治疗时间。其五,严格落实岗位职责,改进排班机制。按照护理人员资历和护理工作能力,采取APN排班机制,在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服务,提升护理流程的连续性,防止交班次数太过频繁,对巡视排班机制进行科学安排。对于输液治疗患者进行规律性检查,开展健康宣教护理,设计好调查问卷,积极开展健康知识调查,仔细倾听患者主诉,询问患者的实际需求。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全部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护理,研究组分诊时间1.2±0.4min,抢救时间32.4±8.1min,AMI复发率4.4%,PCI率10.8%,比对照组明显更少,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纠纷发生率2.6%,对照组纠纷发生率16.8%,两组纠纷发生率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满意度比较:经过护理后,研究组42例非常满意,11例较满意,1例满意,总满意率100%。对照组23例非常满意,9例较满意,10例满意,14例不满意,总满意率为75%。研究组治疗满意度比对照组明显更优,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 论

针对急诊科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使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能够深入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通过对就诊制度、流程优化,可有效提高患者就诊效率,使患者治疗所需时间有效缩短,减少纠纷发生率。另外,优质护理服务采取先进的排班制度,有利于缓解护理资源缺乏问题,促进护理人员积极性提升。

在本组实验中,研究组纠纷发生率、护理效果、护理满意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这说明,针对急诊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提升患者抢救效果,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保障,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朱玉珊,董春华.探讨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6,(24):221.

[2] 张立霞.小儿护理工作中肢体语言沟通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24):205-206.

[3] 吕海霞.优质护理服务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6):131+143.

本文编辑:吴宏艳endprint

猜你喜欢
优质护理服务急诊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措施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急诊输液护理中的风险成因与护理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