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职业生涯规划与中职生能力培养

2017-11-15 16:40谢佳妮
东方教育 2017年18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问题

谢佳妮

摘要:中职学校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中职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中职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习基础比较差,自卑心较强,对职业学校及自己的认识不够深刻,对自我的未来缺乏必要的信心,对自我的行为缺乏有效的控制,造成了中职生发展方向不明确、上进心不足的局面,出现了中职生“毕业即失业,上岗即下岗”的现象。这是由于中职生对自身和外界环境不解不够深入,职业生涯规划体系不明确所致。教师应该加强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使学生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不断挖掘中职生的发展潜力,以促进中职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问题;中职生能力培养

1.中职生就业现状

根据调查显示,中职学生绝大部分初次就业时,在工作岗位工作时间不会超过一年,有些甚至不会超过三个月。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1.1学生对自己就业的岗位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中职学生入学时一般只有16岁,甚至年龄更小,对未来没有明确认知,在选择专业时,更多是受到家长影响,而家长在确定专业时,则对物质条件要求较高,从而导致学生对自己未来就业的岗位抱有较高的不切实际的期望。在就业后,发现理想与现实差别大而放弃。

1.2就业心态浮躁,喜欢攀比。经过两年学习,学生自以为已经能够胜任工作岗位,加之对自己估计不足,在就业时,表现出心态浮躁,同学之间喜欢攀比,如果就业岗位不如同学理想,就会表现出不满,甚至离职。

1.3动手能力差,眼高手低,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注重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忽视品德教育,尤其受吃苦耐劳,服从安排,团队合作方面的教育不够,导致在就业岗位上表现出动手能力差,眼高手低,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的状况。针对上述情况,职业学校在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时,不仅应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更应加强学生职业角色的教育,增强学生职业角色转换能力。

2.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2.1职业生涯规划能够使中职生更好地认识到自身的个性特质、現有和潜在的资源优势及劣势。在对自己的综合优势和劣势进行对比分析后确定目标,并且为了实现目标持续努力,不断提升自我,促使自己的职业发展顺利进行。

2.2职业生涯规划能够使奋斗目标更明确,同时增强自身发展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有了目标,就要有为实现目标而不断努力的动力和行为,这样就可以大大增加实现目标的可能性。

2.3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充分激发一个人的潜能,增加成功的几率。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要想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应该科学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断的努力探索,最终能发展自己的“四业”。(1)深耕学业,建立终身学习的观念。(2)选对行业,合自己的行业。(3)拓展专业,取代的地位。(4)开创事业,象经营个人家庭般开创自己辉煌的事业。

3.中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策略

3.1丰富教学内容,实行多样化教学。在中职院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必须遵循“灵活实用、易于接受”的原则,不仅要保证教学内容能基本讲述,同时还要让学生学会认知自我、定位自我,尽可能的开设一些课堂外的延伸活动,例如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计划大赛等等,让学生提前感受到职业生涯的规划与发展。另外系统性的设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内容,包括专业概况、理想教育、职业潜能分析、规划意识培养、撰写职业生涯规划、专业实训及比赛等内容。同时,还应合理的规划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安排,涉及的专业介绍、理想教育等内容应该从新生踏入学校之后就开始,新生进入学校之后充满好奇,对于职业而言并没有任何概念,对专业认知也不清晰,更是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因此。这些课程在新生教育中就开始加以重视,主要包括职业理想内涵讲解、专业特点学习、发展前景介绍等内容。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需求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与理想观,避免日后就业的盲目性,更清晰的认知到自身的学习内容和培养目标,准确的定位日后的就业领域和方向。

3.2设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工作委员会。第一,学校应该针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成立专门的工作委员会。以学校校长为组长,负责招生就业的副校长为副组长,各招生就业办成员为组员。同时在各班中也应该配备对应的辅导员,对学生的就业进行仔细的指导。学生也可以依据各自的兴趣或需求分成若干行动小组,定期自觉的开展相关职业指导活动,并且这各项就业指导工作中进行严格考核,确保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序进行。第二,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正常的教学之中,由教学管理部门监管实施,各学生管理部门进行配合。

3.3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师资队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最关键、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师资队伍,依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相关培养目标,进一步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师资队伍。其中师资力量可以分为三大类,即理论研究人员、课程任课教师、学生班主任,这三类人员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各自扮演着不同角色,工作内容侧重点也不同,对这三类人员的主要进行如下规划:第一,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专职实施人员而言,首先必须都要接受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项课程,强化发展理论、如特性与因素匹配理论、行为理论、人格与生涯匹配理论等理论基础。其次,职业生涯规划的专职实施人员必须要有班主任或者任课教师等工作经验,能够很好的管理学生;再次,还要具备研究适合学生的特色职业生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能力,能够很好的策划、组织相关活动。最后,专职实施人员必须进行专门的职业培训,让其拥有上岗资格。第二,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专业教师而言,需要多加培养,另外,也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原有的思政教师或者就业指导教师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培养,组建出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第三,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班主任而言,他们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群体,是各类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和组织者,目前关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多项活动,都是在班级内开展的,因此,班主任可以成为开展此项工作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其中班主任应该承担的主要任务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统筹安排,设计和落实各项活动,清晰的了解学生在各个阶段心理变化和知识技能,更好的教育学生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对学生多加沟通与疏导。班主任的任务若是能履行到位,将会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平.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及实施策略研究.2013.

[2]王洁.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研究.山西师范大学,2015.

[3]李民.浅析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策略.2015.endprint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规划问题
基于职业生涯规划背景下的高职新生适应力培养研究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研究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