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活素结合螺内酯及培哚普利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效果评价

2017-11-15 11:17姜燕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13期
关键词:螺内酯

姜燕

【摘要】目的 评价新活素结合螺内酯及培哚普利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月诊治的98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单独使用新活素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新活素结合螺内酯及培哚普利进行治疗,随后观察两组方法治疗前后患者心率(HR)、每搏输出量(SV)、呼吸频率(RR)、末梢血氧饱和度(SPO2)及24 h尿量一般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 相关数据表明,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后的生命体征较单独使用新活素患者治疗后的生命体征改善程度更有利于病情的康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活素结合螺内酯及培哚普利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难治性心力衰竭;新活素;螺内酯;培哚普利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13..02

难治性心力衰竭可谓是老年人的噩梦,它是由于年龄增长人的器官、组织和细胞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衰老或退化,自身免疫力降低,各种疾病导致的心脏疾病的终末期,临床治疗非常棘手。据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药物治疗该症状的疗效并不确切,而新活素的問世为改善难治性心力衰竭症状带来曙光,它可以与其他普通药物相互取长补短,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本研究中,笔者以期探讨联合用药对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在新活素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螺内酯及培哚普利治疗,经过一段时间后,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月诊治的98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9例,男29例,女20例,年龄范围61~78岁,平均年龄64.9±3.1岁;观察组49例,男28例,女21例,年龄范围60~78岁,平均年龄65.3±2.2岁。纳入标准:①年龄小于或等于80岁。②所有患者经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Ⅲ-Ⅳ级。排除标准:①由于主观因素排斥治疗的患者。②神经系统受损,精神障碍患者。③有急性心肌炎或近2个月发作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其他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新活素(成都诺迪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S20050033),使用方法:首先对患者以1.6 μg/kg快速静脉冲击,随后以0.08 μg/kg/min连续滴注给药。

观察组患者以同样方法使用新活素,并同时口服螺内酯片(上海衡山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2888),2片/次,3次/d,及饭前口服培哚普利(施维雅(天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4053)4mg/次,1次/d,进行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种治疗方法使用前后患者心率(HR)、每搏输出量(SV)、呼吸频率(RR)、末梢血氧饱和度(SPO2)及24 h尿量改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方法治疗前后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2],相关数据表明,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后的生命体征较单独使用新活素患者治疗后的生命体征改善程度更有利于病情的康复,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3 讨 论

难治性心力衰竭,病情极不稳定,患者随时都有可能发作,且易反复,严重威胁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死亡率和致残率越来越高,因而,不断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3]。

新活素的问世给老年人带来了希望,这是一种有效增加心输出量,降低心脏负荷的内源性多肽,对于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尤其显著,属于人工合成药物,几乎没有关于副作用的报道,可以说是非常安全。新活素联合其他药物发挥更好的药效,比如:螺内酯、培哚普利,三者者联合使用,不仅对于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起到很大的改善作用,还兼具扩张血管和提高患者运动的耐力等作用[5]。

本研究中,笔者在新活素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螺内酯及培哚普利治疗,相关数据表明,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后的生命体征较单独使用新活素患者治疗后生命体征改善程度更有利于病情的康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新活素结合螺内酯及培哚普利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临床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 汪 娜,王鲁奇,许浩军.运用新活素联合螺内酯及培哚普利进行难治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效果[J].河北医药,2015,37(23):3600-3602.

[2] 王鲁奇,许浩军,翟旭鹏.新活素对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及脑利钠肽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34):78-79.

[3] 唐毅辉,苗 蔚.新活素联合螺内酯及培哚普利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32):4549-4550.

[4] 邹 蓉.培哚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9例疗效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02):372-3738.

[5] 徐会玲,董良璞.培哚普利联合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的影响[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7,17(04):494-496.

本文编辑:李 豆endprint

猜你喜欢
螺内酯
螺内酯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联合ARB治疗难治性高血压醛固酮逃逸现象(附1例报告)
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治疗高血压临床效果分析
螺内酯与美托洛尔对冠心病患者心室重构及QT离散度的影响比较
螺内酯联合苯那普利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替米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