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教育初探

2017-11-15 15:31何宇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7年48期

何宇

教育部2014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第一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这个概念。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分为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部分,审美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审美教育又称美感教育,主要是通过现实美与艺术美等形式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审美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应在美学理论的基础上,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紧扣语文教材,通过语文课堂教学,结合学生实际,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雅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健康生活并创造美好的新生活。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意义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在审美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有着丰富的情感性,高中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审美教育具有丰富的情感性,感情丰富的审美教育比单纯的智力教育与纯粹的思想教育有更大的优越性。审美教育能够理性地引导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情感表达更为自然。审美教育的开展,它的作用不是画蛇添足,而是锦上添花,有利于学生情感的丰盈,审美教育是培养具有丰富情感有血有肉的人的需要。

高中语文审美教育应直指学生的心灵和情感,审美教育归根结底是情感的教育,审美教育最终是学生审美情感的养成。高中语文审美教育要对学生审美情感加以引导,使学生思维深刻,情感丰富,让学生在语文学习实践中积淀人文素养,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从而提升审美能力。因此,審美教育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

二、挖掘美育元素,明确审美教育的针对性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与审美教育的开展,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脍炙人口,那些风流蕴藉的文章蕴涵着极其丰富的美育元素,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坚决摒弃急功近利的庸俗教学观,要多一点发现美的意识和激情,教师要凭借专业慧眼,努力寻找美育元素。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文章,体现了奇险美;《荷塘月色》等文章,体现了幽静美;《廉颇蔺相如列传》《荆轲刺秦王》等文章,体现了悲壮的行为美;《滕王阁序》等文章,体现了语言典雅美;《逍遥游》等文章,体现了浪漫美。这些美育元素,都是审美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三、基于核心素养,加强审美教育的实效性

(一)贴近地面,深挖美的意蕴。语文教育是“言语”的教育,鉴赏体悟美,必须抓住语言文字,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丛林中穿行,采撷鲜花和果实。坚决反对借审美教育的名义,把语文课上成美术课或音乐课。特级教师肖培东在给教师培训时曾经举过这样的例子,有位青年教师上《米洛斯的维纳斯》,在课堂上大谈特谈中外名画甚至中外名胜古迹,在介绍的过程中配以音乐,把语文教师的角色变成了艺术教师的角色,语文课变成了艺术欣赏课。语文课堂的审美教育,必须贴近地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感悟体味语言文字的美,流连于字里行间,沉浸于墨韵书香,通过朗读玩味等手段,深挖文章美的意蕴。

(二)创设情境,激发美的情感。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认识过程跟所处的情境密切相关。教师在审美教育的过程中,要以语言文字为依托,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善于设置具体的教学情境。教师创设的情境如果能被学生接受,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率。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多种,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包括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可以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或句子,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美的情感。

(三)读写融通,引导美的创造。阅读是一种输入,写作是一种输出。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所以在语文审美教育活动中,要做到读写融通,引导学生进行审美观察,审美想象,审美创造,让学生认识美,感受美,创造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