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著“十九大”的东风,各行各业都在回首“砥砺奋进的五年”。
作为市场上最专业的机构投资人,过往五年公募基金取得的成就则有目共睹。仅从市场角度看,产品数量和规模都有了数倍的飞跃,而且创新产品不断涌现。而数量不断地增加丰富了投资人的选择,规模提升显示服务的人群更加广泛,而成功的创新更是填补了过往的空白,满足新的投资需求。
过往的积淀是新征程的坚定基石。《投资者报》起底公募基金过去五年的成就,有助于行业更好地看清未来的前进方向和发展趋势。
数量、规模增加3倍有余
鹏华工银建信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在描述基金选择的难度时,市场上经常爱用的一句话是:“基金产品数量已经超过4000只,比股票都多,”而这正是公募基金高速发展成就的体现。今年三季度末,公募基金共计4569只,可以让投资人随心所欲地选择投资。每只新基金的成立,都包含着从设计、申报、销售、成立到管理全链条上人员的心血,正是各家公司积极进行产品研发,才有了现在琳琅满目的公募产品,也储备了公募FOF的投资标的。
在丰富公募数量的征途上,有了基础规模的基金公司一直是中流砥柱。因为有了基础规模,才具备人力物力研究设计新产品。从五年产品数量增加前10名基金公司来看,鹏华和工银瑞信在其中颇具代表性,增长均超过3倍。
鹏华基金五年间公募产品数量跻身行业亚军位置。五年前,鹏华旗下公募有31只,处于行业第五。今年三季度末,却以149只荣登全行业亚军位置,期间产品数量增加了4.81倍,公司正是以创新模式推动产品数量增加。
鹏华规模爆发始自2015年,此前两年每年发行产品数量在10只左右。2015年,证券市场开始火爆,有着强大量化储备的鹏华进入爆发期,交易型产品依次推出,新成立基金数量达33只,推动规模增加。2015年二季度初,规模只有920亿元,而到季度末,规模猛增到2276亿元。一个季度内跨过1000亿元的阶段,直接进入两千亿元规模公司阵营。
鹏华的创新也填补了市场空白。公司在2015年7月发行鹏华前海万科REITs,同年9月底在深交所上市,这是鹏华积累了四年海外REITs管理经验后的产品,是中国第一只公募REITs基金。成立两年多以来,A股市场经历过千股跌停的“股灾”,也曾有债券市场无人接盘的“债灾”,但该基金的运行保持稳定。截至目前,此基金累计收益12.67%,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10个百分点。行业内人士认为,这类产品是收益水平和波动率水平显著优于A股市场、债券市场、现金管理工具平均回报的第四类资产。
2016年,鹏华锻造“固定收益PLUS”模式,固定收益产品给市场带来惊喜。当年,鹏华旗下“弘”字系列基金业绩排名领先,如鹏华弘盛、弘信、弘实在同类排名中处于前1/10。今年以来,鹏华丰融、丰禄业绩排名前1/10,鹏华丰华、丰腾在前1/5。主动投资类股票产品中,鹏华品牌传承、消费优选、外延成长、养老产业、健康环保、消费领先,都处于同类前10%,这些产品都是近五年的新生力量。
如果说,鹏华充分在过往五年中重塑自己在“老十家”中的位置。那么,工银瑞信却是用这五年延续了高增长势头,不断提升规模排名,从第七名升至行业亚军的位置。
2012年三季度末,工银瑞信总规模居全行业第七,2013年同期是第五,2014年、2015年是第三,2016年、2017年是亚军。对公司贡献规模排名领先贡献最高的债基和货基。
工银瑞信的固定收益产品在业内有较强的竞争力。近五年中,公司产品数量增长4.44倍,在全行业中排名第六,而规模增幅却达6.26倍,排行业内亚军。五年间,公司债券型基金最高增幅达16倍,使得公司的债券型产品规模总量从2013年初时就成为行业冠军。工银瑞信旗下盛产超大规模债基,今年三季度时,公司旗下有工银瑞信泰享三年、恒泰纯债、丰益纯债三只超百亿的“航母”级债基。
该公司将管理债基的经验延展到货基,五年间货基规模增幅达12.34倍。公司旗下王牌货基众多,行业前10大规模货基,公司占据三席,分别是工银瑞信货币、添益快线、货币安盈B。工银瑞信货币是其王牌产品,也是业内收益领先产品,累计收益处于同类前1/4。此基金在五年前的规模只有110亿元,行业排名第13,五年后规模增加了22倍到2202亿元,处于同类亚军位置。
工银瑞信在债基、货基领域采用阵地战打法,股基领域则用奇兵突袭法,旗下牛基频出。工银瑞信金融地产2014年是偏股混合型冠军,2015年工银瑞信全球精选、工银瑞信全球配置是QDII产品前10名,2016年工银瑞信文体产业在普通股票型中排前3。今年初至10月27日,工银瑞信深证红利ETF及工银瑞信香港中小盘都处于同类前10。
鹏华和工银瑞信旗下产品数量和规模双增长,但建信基金却是独树一帜,虽然产品数量增加并不惊人,却以公募管理规模增幅7.03倍的骄人战绩,领先于全行业。
五年前该公司规模只有566亿元,如果按规模从大到小的顺序寻找建信,要到第15名位置才能找到。而今年第三季度末,该公司以4543亿元的规模居全行业第四,前进了11名。
比名次前进更耀眼的是规模增加速度。CPU制造中有一个摩尔定律:“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建信产品规模发展颇似的摩尔定律升级版。今年,是建信成立12周年,从成立到登上千亿元大关,建信用了9年即108个月的时间;从1000亿到2000亿,用了0.75年即9个月;2000亿到3000亿只用了0.25年即3个月。就是因为有了这样的速度,建信才能成为规模增长最快的公司。
endprint
建信旗下大体量基金较多,建信现金添利A是市场规模季军。建信恒瑞一年定开、恒安一年定开、恒远一年定开,规模均超过200亿元。
银行系基金公司债基投资能力往往较强,建信就是个中代表。建信转债增强A在2014年以97.24%的年度收益夺得债基冠军,2015年仍处于同类前1/20。
建信也在指基中精耕细作,各年度总会涌现出领头品种。2015年建信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在同类33只产品中位居亚军,2016年进一步升至冠军。今年以来,在全部435只指基中,建信央视财经50排名第8,建信深证基本面60ETF排第11。
此外,国泰和银华两项指标也处于增长前列,在竞争激烈的公募行业内实属难得。
偏股型基金五年大起底
国泰银华旗下产品薪火相传
旗下产品业绩突出是公募规模领先的重要推手,其中偏股型基金的影响力尤为重要。
统计区间内,A股市场既有狂野的“疯牛”,也有疲弱的“瘟熊”,更有2016年初熔断的“开门黑”,在这样的市场中存活下来实属不易,更何况还要赚钱。但是,数量众多、规模大、最能体现公募主动管理能力的偏股基金,却有超过七成跑赢同期大盘,逾八成年化收益超10%。《投资者报》统计出的老偏股基金收益率前10名排行显示,上榜产品年化收益率均超过28%,这样的成绩,不输股神巴菲特管理的基金。
具体来看,国泰有两只偏股基金收益领先。国泰中小盘成长累计收益343.27%,折合年化收益为33.63%,位列第一。国泰成长优选累计收益308.5%,年化收益31.52%,位列第四。这两只基金五年间更换过基金经理,但业绩领先的状态却从未改变。
首先出场的是张玮,2009年10月其开始管理国泰中小盘,2012年3月,开始管理国泰成长优选,在其任期内年化回报都在同类前1/7,为这两只产品五年业绩领先打下了坚实基础。2015年5月,张玮转战私募,离任时致持有人的公开信中,他对继任的经理描述为“他们的业绩已经崭露头角并正在蒸蒸日上,相信‘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继任者杨飞同时接管了这两只牛基,公司考虑到责任重大,同年6月,又派上申珅与其共同管理国泰成长优选。
结合现在的投资业绩看,继任者完全無愧于张玮的期待。杨飞接手国泰中小盘后第一个季报时,基金规模只剩下1.78亿份,杨飞单独管理两年多,期间收益在同类453只产品中排名亚军,骄人的业绩使得基金规模增加近8倍到14.15亿份。为了保护原持有人利益,采取暂停大额申购措施。
杨飞与申坤共同管理国泰成长优选时间达一年,相对排名仍在前1/6。在2016年5月后由申珅独自管理。申坤更是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厉害角色,单独管理至今,业绩在同类494只产品中排名亚军。
我们看到,五年间基金业人才前赴后继,才使得管理业绩持续优秀,成为“马拉松”比赛中的佼佼者。也正是基于对主动股基的重视,国泰旗下股基今年继续领跑,该公司近五年股基规模增幅跻身行业前三。
银华中小盘精选五年间累计收益率322.69%,年化收益率32.4%,位列第三名。这只基金五年长跑中由四位基金经理演绎精彩,与前述产品不同的是,后两位基金经理在一年的共同管理期间,通过“传帮带”方式赢得战果。2013年7、8月,第一代两位基金经理陆续离任,接手者是王华,到2015年7月,李晓星参与共同管理。整整一年后,由李晓星一人操刀。王华管理的三年,也是A股市场最跌宕起伏的三年,收益却在同类414只产品中排名第七。第三任经理李晓星单独管理后亦延续强势表现。银华可谓薪火相传、以老带新的典范。
在管好传统股基的同时,银华在创新产品上也不输其他公司。典型的是银华沪港深增长,成立以来业绩位列同类基金前10名。管理这只基金的周可彦,或许贯彻了“不管是白猫黑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的思路,虽然是“沪港深”基金,投资却没有局限在港股中,而是在最能盈利处放手淘金。今年白酒股最火,一季度时该基金10大重仓股7只是白酒股,后两个季度都是6只,如此高的仓位自然赚得盆满钵满。不过,基金经理也不僵守,随着白酒股步入疲态逐渐兑现盈利。贵州茅台的仓位前三季度分别是9.83%、6.28%、5.39%,山西汾酒的仓位分别是9.5%、7.34%、5.82%。对港股的仓位则逐渐增加,第二、三季度分别是12.79%、14.05%。
探索海外投资
嘉实沪港深基金硕果累累
其实,公募基金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借着A股市场不断成熟和开放,公募基金的投资逐步走向多元化,能够满足各类投资人的需求。
这五年中,除了交易型基金、与生活场景完美结合的货基等创新外,沪港深基金的应运而生展现了基金公司的海外投资能力。目前,投资上海、深圳、香港三个市场的“沪港深”基金已超过120只。其中,嘉实旗下“沪港深基金”集群最惹人注目,强大的海外投资团队是产品业绩最坚实的后盾。据公开资料披露,嘉实2008年就在香港设立了嘉实国际资产管理公司,加上嘉实本部海外投研团队,沪港深投研体系进入3.0时代,为海外资产投资提供研究的人员接近20人,是业内人才储备最充足的公司之一。凭借雄厚实力公司最终结出丰硕果实,嘉实沪港深精选就是最硕大饱满的一颗,并且带动了嘉实旗下其他沪港深基金走强。
嘉实作为老牌龙头基金公司,一直引领着行业创新潮流。该公司首批“出海”,此后取得的成绩则有目共睹。2013年发行的嘉实美国成长QDII,到现在每年都盈利,年化收益率保持同类前列。2015年发行的嘉实全球互联网,今年以来收益率排名同类1/20。
嘉实沪港深精选资历不算太老,但成绩却相当抢眼。基金成立时,前面已经有20多只同类产品,从2016年5月成立到现在,此基金多数时间都领跑同类,截至今年10月27日,以68.4%的收益率领跑沪港深基金。有强大投研团队的支持,自然要充分发挥优势,嘉实已拥有4只沪港深基金,分别是嘉实沪港深精选、嘉实沪港深回报、嘉实前沿科技、嘉实价值精选,合计规模172亿元,堪称小型基金公司规模。投资者也对此类产品非常青睐,嘉实沪港深回报和嘉实价值精选,只用了两天就达到募集目标,为了保证业绩只能控制规模,提前结束募集。嘉实沪港深回报和嘉实前沿科技刚成立半年左右,累计收益率均超过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