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莉
八月,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蒼劲的藤蔓爬满了葡萄架,层层叠叠的葡萄叶青翠欲滴,掩映着一串串饱满的果实,如精雕细琢的玛瑙,莹润剔透。棕的,绿的,紫的,遮住了热烈的阳光,厚重的黄土地被分成两半,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现在,阿丽牙的心情也像这脚下的土地,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因为八月是离家的日子,也是回家的日子。离家,是离开吐鲁番这片生活了十几年的土地,离开父母和亲人;回家,是回到离吐鲁番两千多公里的首都北京,回到要度过四年学习生活的校园,回到可爱的老师和同学身边。
一个人,两个家,一个在新疆,一个在北京,这是阿丽牙的生活,也是每一个“内高班”学生的生活。
“内高班”的全称是“内地新疆高中班”。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加快新疆各民族人才培养步伐,让新疆孩子接受内地的优质教育,让新疆孩子了解内地,加强与内地的沟通,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从2000年起在内地部分经济发达城市举办内地新疆高中班。17年来,已有近10万新疆学子进入“内高班”,接受内地的优质教育。
北京是第一批承办“内高班”的城市,17年来,共有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北京市第九中学、首都师范大学附属红螺寺中学等11所学校承办了“内高班”,让数万新疆学子享受到了首都的优质教育。17年来,从零开始,北京“内高班”在摸索中前行,结合北京的教育实际,逐渐探索出适合新疆学生的教育模式。
为了深入了解“内高班”的发展历程、办学情况、教育特色和办学效果,2017年夏,北京教育杂志社的编辑们兵分三路,分别跟随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北京市第九中学、首都师范大学附属红螺寺中学的“内高班”家访团赴新疆采访,一路走过了乌鲁木齐、吐鲁番、哈密、博乐、喀什,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收获了一路感慨,一路感动。为了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内高班”的发展风貌,我们将分两期报道“内高班”的办学情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