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李珍 ●金惠真 本报记者 倪浩
日本时事通讯社14日报道称,日本经济界组织的迄今为止最大规模访华团将于本月20日至26日访问中国北京等地。除将在北京同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开展会谈外,访华团还将前往广东省考察当地企业。这次由日中经济协会、经团联、日本商工会议所等的高层人士组成的访华团共有250人,创历史之最。而韩国媒体近日也关注到了韩国内经贸界对中韩经贸关系转暖的期盼。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总理李克强先后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举行会谈之后,日媒纷纷用“前所未有”这个词语来表达中日关系改善获得了进步,一向嗅觉灵敏的日本经济界也很快“跟进”,短时间内组织访华团访问中国,为日本企业谋福利。据报道,担任访华团团长的是日中经济协会、新日铁住金董事长宗冈正二,他在组团仪式中致辞称“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两国关系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希望此次能有很多收获,比如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日本经团联会长榊原定征也谈到抱负称:“希望呼吁尽快缔结日中韩三国的自由贸易协定(FTA)以及东亚地区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一位常年往返于中日间从事贸易的日本商人14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日两国能获得现在这样向好的局面十分不易,希望安倍政府能够保持下去。过去日本政府不能和中国保持良好关系,让日本很多商家企业蒙受了很大损失。日本经济界人士普遍认为和经济处于良好上升期的中国合作对日本经济是非常有益的事情,不能再错过这个机会了。”
韩联社14日报道称,韩国贸易协会当天表示,在韩中两国就修复双边关系达成一致后,于13日向中国派遣贸易促进团。此次派遣的贸促团由食品、化妆品、生活用品、时装百货等领域的29家企业代表组成,赴北京、上海等地同当地客商进行商务洽谈。13日,釜山市的100多名企业家和相关机构前往上海,与奉贤区“中韩创业创新公园”签署机构合作备忘录。按照备忘录内容,日后进驻该创业创新公园的釜山市企业,将在法人注册、营业许可、天使投资等方面得到来自上海市和奉贤区政府的相关便利与支援。除釜山市外,全罗南道光州市表示将在上海开设办事处,而全罗南道代知事将于23日访问山西省,以此推动全罗南道与中国的经贸、文化交流合作。
据韩国《亚洲新闻》14日报道称,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将于近日决定是否批准乐金(LG)显示申请的1.8万亿韩元规模中国工厂建设计划。随着两国关系频现转暖信号,财界对政府予以批准给予较高期待。在此前的审核过程中,有声音指出,“萨德”问题导致韩中两国关系转冷,在此情况下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存在技术外流风险。
报道还表示,韩国航空公司目前正在对航线需求进行分析。济州航空等廉价航空公司与中国旅行社合作,在中国当地开展宣传工作招募顾客,并计划从下月起重启部分不定期航线。大韩航空和韩亚航空计划从明年1月起,将中国航线数量增加至与去年同一水平。
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说,日本一些经济组织组团访华是一个持续了多年的惯例,在中日关系出现波动时,这一惯例仍在进行,这说明日本一些企业有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经贸关系的愿望,这是值得肯定的。同样,韩国派遣贸易促进团也是韩国愿同中国强化经贸关系的一个例证。
霍建国说,中日韩三国的GDP分别位居全球第2、3和11,三国经济总量近17万亿美元,在全球的比重高达20%,三国之间的贸易总量在全球的占比也高达25%,如三国形成自由贸易区,将出现一个人口超过15亿、经济规模达到16万亿的超级大市场,足以影响全球的贸易自由化格局。霍建国称,目前三国之间的贸易依存度只有20%,远低于欧盟和北美,说明三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潜力仍然非常大。
日本企业(中国)研究院执行院长陈言向《环球时报》记者表示,韩日不敢在中国这个全球最有潜力的市场上有所闪失。失去中国市场就意味着在全球竞争中的关键一环落在下风。陈言认为,十九大以后,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正在大幅对外开放服务业,尤其是最近金融市场等高端服务业所释放出来的市场机遇,对全球各国都有难以抵挡的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