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黑色腐植酸、腐植酸肥料改变一下中国,也改变一下世界
1、土壤腐殖酸不可取,通过土壤自身形成腐殖酸所需时间太长,一般田间耕作土中植物残体的平均分解期为5~6年。
2、工业腐植酸与土壤腐殖酸同源匹配,是反哺土壤的优质资源,可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
3、工业化反哺腐植酸益于回归,利用与土壤同源的腐植酸、腐植酸肥料反哺,还土壤本色,至真至净,实至名归。
1、1957年,中科院煤炭研究室(现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吴奇虎、唐运千、孙淑和等率先开展了《煤中腐植酸的组成和性质》项目课题研究,开创了我国腐植酸基础研究的先河。
2、1979-1987年,中国化学会先后主办了4次“全国腐植酸化学学术讨论会”,累计发表252篇研究论文,为腐植酸深度开发和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3、1980-1985年,农牧渔业部委托北京农业大学,组织32家农业科研单位连续5年,在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开展了24种作物773个大面积田间试验,总结出了腐植酸、腐植酸肥料在农业上“改良土壤、增效化肥、刺激生长、增强抗逆、改善品质”的五大作用,这是人类科学利用腐植酸的伟大创举。
4、1994-2017年(6月),农业部登记的含腐植酸水溶肥料产品数量达2258个,占所有肥料产品数量的65.5%,充分说明了肥料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腐植酸肥料的先锋队作用。
5、1985-2017(4月),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登记的审中和有效腐植酸肥料专利累计7752项。说明国家开展化肥零增长行动,提升了腐植酸肥料的科技创新水平,推动了腐植酸肥料产业的技术进步。
6、1958-2016年,根据中国知网检索腐植酸肥料科研文献7882篇,与国家实行绿色化发展、肥料供给侧改革的方向一致。
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名誉会长 曾宪成
7、近5年,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国范围内开展大面积腐植酸肥料试验示范,新获腐植酸肥料在农业上“两高三少”“三剂化”“三化效应”等一系列科学成果。
8、中科院院士、地球环境研究所所长周卫健指出,“氮肥释放的氨对雾霾的贡献率可达20%以上”。几十年来的试验研究表明,腐植酸在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氨挥发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对我国雾霾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腐植酸有机-无机营养学说”是顺应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产物,强调通过有机(腐植酸)-无机(矿物质)养分相互融合,促进土、肥、水、气多方向好,实现净土洁食、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2、“肥料工业4.0”时代最大的亮点,就是让“腐植酸+”集成大中微量营养元素及有益元素,通过与化肥“联姻”,反哺土壤,构建新型“土肥和谐”关系。
3、利用“腐植酸+”集成大中微量营养元素,将白色化肥转成黑色肥料,优化新时期“土肥和谐”新关系,还土壤本色,构筑“腐植酸-土壤-肥料-作物”的良性运转,实现“土壤-农业-人类”的可持续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