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凯峰
建筑创造或需“泼冷水”
■ 陈凯峰
这是一个具有逆反性质的命题:难道人类的“建筑创造”不需要鼓励、而是需要抑制性地“泼冷水”?这似乎有点令人费解!
如本丛谈十八中所说,人类早期的“野处”是一种“动物本能”的自然需求,并作了与时空相宜的“居营窟”“居橧巢”的选择。从“窟”“巢”到“地面”居所,人类是否必须完成这一演进,是否真的需要这种“建筑”?这是进入高度文明后的人类应该反思的问题,也是一个必究的本原性问题,这里面既有人类自身进化的缘由、也有自然环境影响的因素,对人类生存来说,应该可以说是人类与自然的主、客观两方面发展的必然结果。
主观上来看,人类在生物进化中形成了创造居用空间的能力。
人类进化于地球生命物种的演绎,这是现代科学公认的。人类是古生代“寒武纪”(Cambrian)后生命物种在地球演变中,经漫长的由低级向高级进化的发展过程而逐渐形成的,古生代以来地球生存的各种级别的物种存在,都是人类进化形成之前的演变过程中不同历史阶段的生物属种科目,当“人科”(Homo sapiens)动物进化出现时,真正意义的“人类”进化之门便由此开启。而后的人类进化,尤以大脑脑量的增长发展最为突出、也最重要,人类最具本质特性的“文化”的非本能,就孕育在这一脑量增长的进化中,而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非本能的意识思维也由此形成,形成了真正的“人类”。其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非本能的一种最显著的行为现象及结果,就是“人”之“居”的空间创造。人之所居的空间创造,从本质上讲,就在于其非本能。如果说“居营窟”“居橧巢”仍然不是完全非本能的行为结果,主要是动物属性的本能反应现象,“半地穴居”以后乃至地面居用空间的出现,应该已有非完全本能的创造意识的产生,其行为现象及行为结果,大致是最早有创造性的一种居用空间(参见图21-2左)。
人类实际上是群居的,早期便以部落群体为基本居住单位。随着人类创造的发展、文化的演进,人类是以越来越大的组合群体的“社会”方式来居用空间。居用空间的“建筑”形成也是群体性的,是一种被称为“部落”或“社会”的人居大空间,由一组或多组的建筑群来组成其空间整体。因此,人类的居用空间创造,就不仅仅是建筑的内空间,还当有建筑的外空间,即满足“部落”或“社会”总体的建筑或建筑群之间还具备功能空间(参见图21-1右)。
图21-1 人类早期居用空间创造能力示意图
可见,人类居用空间的创造能力,不仅仅是个体性的“建筑”空间能力,还应有群体性的“人居”空间能力。随着地球上各区域人类文明的蓬勃发展,“人居”空间的创造能力还有不断增长的发展趋势,适宜人类生存的低纬度大陆逐渐布满人居,高纬度大陆乃至极地也陆续有人类入居或渗入。至近现代,地球上的各陆表空间,都已基本上为人类居用,其空间居用的创造能力,是其它任何物种难及的。
客观上说,大自然对物种生存的威胁也激发了人类自我保护的能力。
人类由低物种向高物种进化是大自然演进发展的一方面,物种之间的相互蚕食是大自然生态现实的另一方面。因此,大自然各物种都有自我保护本能,在自然物种进化中也形成各自的保护方式和方法。在大自然进化中形成的人类也不例外,特别是非本能的自我保护意识支配下采取的保护方式尤为显著,由此也赢得了生存先机。先秦《韩非子·五蠹》就有对人类早期生存状况及相应做法的载述,其曰:“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之故;所以“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这位称王的“有巢氏”,就是所载“构巢”以“避害”的发明者,其“巢”缘于“禽兽众”而“不胜禽兽虫蛇”,目的就是抵御“禽兽虫蛇”,所构大致是一种架空地面的栏护建筑(参见图21-2左)。
而实际上,大自然中威胁人类生存的现象种类或因素很多,生态物种间的蚕食可致人于死地,自然天候的洪涝、台风、地震、海啸、火山等现象更是人类的大灾星。如“洪涝”,对必择居于山川之间的中国早期及传统人居来说,可谓是一种常年可见的灾祸,以致古中国先贤在人居上形成了基本的指导思想。《管子·乘马·立国》曰:“凡立国都(的原则是):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具体而言:“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在管仲看来,尽管其人居的“国都”需要“水用足”,但更要注重“沟防省”的必要性(参见图21-3右);为了使防洪讯天灾的所筑之“沟”可“省”,就“必(居)于广川之上”、且“毋近水”,这显然是一种深得自然之道的科学认识。何况,人类文明湮灭于自然天灾的教训并非没有,就比如中美洲的玛雅古文明在中古的突然消失,就人认为是“厄尔尼诺”异常气候的结果。
显然,人类的生存,需要非本能的“建筑创造”,这不仅是人类物种繁衍存续的主观需求,也应该是自然环境进化发展的客观需求。
人类及地球的主客观需求形成了人居的“建筑创造”,这是有点被动性的“环境决定论”的发展取向;然而,进化所形成的远胜于一般地球物种或动物的人类,却由此一发不可收拾,“建筑创造”便已演变成了人类的一种有点泛滥的嗜好,这是人类“文化决定论”的发展趋势吗?
不论人类发展是“环境决定”、还是“文化决定”之“论”的观点如何,但“建筑创造”却是文化后无疑的发展事实,特别是“工业革命”后的迅猛发展,更是让人惊讶不已!两次世界大战后的一大社会特征,就是以“GDP”论英雄,似乎“GDP”已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目标、新焦点,社会各构成方面的发展无不套上“GDP”项圈,人居环境的创造也由此与“GDP”有了无法割舍的亲密关系。
其一是建筑材料生产的“GDP”。
“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了一个非生物力的物质资料生产时代,使“创造”更是有了新的文化意义。此前仅是冷工具生物力的人类劳动生产,从此增加了热机器的机械力产值,后来逐渐盛行的“GNP”(国民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等便有了新的产业内容,特别是后者的“GDP”更是现代国际社会经济发展比较的主要指标;而现代社会的普遍施行“工业化”生产的“建筑业”,便是其“GDP”核算的一项主要产业,其产业的“工业化”生产还首先体现在建筑材料的生产上。现代建筑以钢材、水泥为最主要、最基本的建筑材料,现代人居建筑的营造、特别是高楼的营造,被戏称为“钢筋水泥森林”,钢筋水泥的生产大致就成为现代建筑营造的基础。
以一般常理而论,建筑材料越多越丰富应该是建筑的幸事,但中国近几年建材生产行业随“GDP”的飞速发展,却出现了甚是反常的现象。其最突出的应该是钢材,近年的年产量竟然占有了约世界年总产量的一半,其“产能过剩”的生产现状显而易见,所造成的影响令人担忧(参见图21-3左)。而与钢材生产相呼应的“水泥”,也同样是高产能的发展现状。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2017年上半年,我国水泥产量达11.1亿吨,同比增长0.4%,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中国水泥发展态势实际上也正面临着与钢材一样的发展窘境。因此,调整水泥行业结构,从生产整体上“去产能”,成为当前中国水泥生产行业改革的重点(参见图21-3右)。
图21-3 中国当代主要建材产能态势示意例图
况且,中国建筑材料“产能过剩”的不仅仅是钢材、水泥,基本上是整个建材行业,这架随经济生产总体飞速奔跑的马车,似乎已被“GDP”项圈套牢,而难以摆脱运动惯性。
其二是建筑功能空间营构的“GDP”。
也许是为“高产能”的建材生产业寻找出路,也许是受“GDP”社会大潮的影响,以“建筑”为主要内容的工程建设近二、三十年来热浪不断。
最显著的,当首推中国“房地产”的持续高热。同时,中国“高楼”的竞赛热度也毫不逊色。“高楼”的出现,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居的一大特征,不仅建筑群的规模日见增大,单体建筑也屡创新高,由早期的十多层到后来的数十层,中国很多城市真的成了人居的“钢筋水泥森林”(参见图21-4右)。最近,媒体传出武汉在建的“武汉绿地中心”大楼(设计高度636米)将刷新“中国第一高楼”;紧接着,又传出了成都正规划修建157层、高676米的“天府中心”大楼而冲击“中国第一高楼”。
图21-4 中国当代建筑“营造”态势示意例图
可见,现代以来多偏重于“GDP”的社会发展,已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建筑创造,其功过如何,人们当有理智而明确的认识。
演进发展至今的人类,已高居生物圈顶端的主导地位,这是勿庸置疑的。而支撑这一顶端地位的是“文化”、是人类非本能的创造,人类以其独有的文化创造将自己置于地球生物圈的顶端,主宰主导着整个生物圈。人类为此自鸣得意,得意其独有的“创造”,似乎人类已完全脱离了生物圈而不再受其影响和制约。实际上有点儿骄傲过头、得意忘形了,人类在非本能的“创造”中似乎已忘了其“本”、忘了其“原”,而更多的是一种任性“创造”,这或许是在“玩火”,“玩”生物圈乃至人类生存环境之“火”。
以人类自身的生存角度而言,生命更需要生物之“本”,其“创造”不能以生物本原为代价,这是人类万不可逾越之“度”。理性的现代生物科学明确告诉人们,人类首先是动物,然后才是人类。即:人类是动物本能与人类非本能的结合体。尽管创造是人类非本能的行为,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关键所在;但是无论人类怎么发展,其生物体的生殖繁衍的本原性质却都应该是不变的(如医学上对自然分娩及母乳喂养的提倡,见图21-5左),这是由人类生命物种进化的根本性质决定的,也应该是人类文化非本能“创造”(如文化上对科学知识普化教育的推广,见图21-5右)的基本底线。
图21-5 人类“生物体”构成示意例图
以地球空间的生态角度而论,自然世界需要生物整体,人类不是地球的唯一生命,人类更应是地球生态稳定之“衡”。自然科学家们明确指出,地球及地球生物是物质的,形成于太空大自然的各种物质构成元素的演变,是首先有了山水土石及大气层等无机物质的地球基础(参见图21-6左),然后才在宇宙大自然环境的孕育下产生了原始细胞、微生物、植物、动物等有机生命体及而后逐渐进化的各类生命物种(参见图21-6右)。人类就是在这一无机、有机的地球自然的演进中形成的,成为一类具有非本能创造能力的物种,无机、有机的地球自然生态是人类形成、进化的本原,也当是进化后人类生存的基础。而人类进化后所具有的创造能力,显然是应该有“创造”原则的,即:不能截断了生物本原,也不能动摇了生存基础。
图21-6 地球“生态”整体构成示意图
无论人类是否承认,人类的这种只重眼前“功利”的、不理性的“创造”,实际上已逐渐超越了自然进化生态所容许的“度”,使地球生态自然、太空寰宇自然受创、受伤而失衡,也就必然会出现与有机生命“免疫”系统反应一样的“畏冷发烧”;长此以往,人类将自毁生命、自掘坟墓!
当然,现今人类的“建筑创造”已是一种文化惯性运动。就像是一部行驶中的机车,有时候制动系统比动力系统更重要,减退降温是非常有必要的;摆脱“GDP”的拘绊,是“建筑创造”所不可违逆的文化规律,同时也是人居建筑监管部门在规划营造前所必须遵循的科学原理。
(作者单位:泉州市建筑文化研究院(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