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军
浅谈运动队的思想教育与管理
何 军
本文就对运动队的思想教育和管理现状进行探讨分析,提出造成现状问题的原因,并陈述加强运动队的思想教育与管理的方针策略。以期有所借鉴和参考。
运动队 思想教育 管理
运动队是体育群体,为实现共同的竞技目的由不同社会关系的人员组建而成。以教练员为中心进行开展体育项目训练。运动队员在文化素质、思想水平等方面表现参差不齐,在其管理上需要有针对性进行相应指导。特别是对那些低龄阶段的运动队员管理,更应慎重对待,加强管理。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环境的变化,他们在思想观念、价值追求和心理状态上都有很大的改变,不可控性情况加强,需要加大对其思想教育和管理上的教导指引,严防道德出现偏差,做出违法乱纪的行为。还有就是长时期的与教练员接触,运动员出现思想赖皮、行为懒惰的状况,表现在“大道理讲不通,小道理懒得听”。加之社会上的许多不良风气传播到运动队伍中,造成组织纪律涣散,队员开始迷恋灯红酒绿的社会生活,看中物质享受。进而不思进取,躲避或逃避正常的体育训练,丧失事业心。
市场化的经济运作在给体育的事业发展带来商机与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隐患。一味强调运用市场经济手段促进体育事业发展,诱导体育事业走向扭曲功利性的发展方向中,造成体育事业项目发展不均衡,资源配置不合理,从而制约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社会不良影响和管理建设思想认识上的偏颇,使得部分运动队伍对思想管理工作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仍旧采用落后的方式进行教育管理,极大制约了队伍的发展。加之无法及时有效处理新旧体制在思想管理观念上的矛盾冲突,让运动队的管理陷入动荡不安。还有在管理上过多的关注外界舆论对个人价值实现带来的形象刺激,弱化集体荣誉意识,造成运动队伍团体观念缺失,个人主义意识泛滥。过多功利性的寻求物质利益,不注重自身思想建设,出现违背道德公论和竞赛规则的行为发生。如吃禁药等。
运动员训练周期长,强度高。在经过长期艰苦的训练后,有的队员取得较好的体育成绩。有些教练开始意得自满,开始散漫对待运动队伍的训练任务。放松要求和监督,后续培训不系统,使得队伍技能水平开始走向下滑趋势。运动队员产生情绪低落,导致不服管的状况频繁发生。对运动队伍取得的物质利益过多的给予关注,以“物质化”管理理念指导训练,破坏正常管理秩序。走后门,拉关系,收贿赂,给队员树立错误的行为示范,破坏竞争环境,打击队员积极性。
在对运动队的管理实践中,过分重视经济利益,轻视对运动队员的思想教育和严格管理,相关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为运动队员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提供契机,严重扰乱正常运动队的训练节奏和赛事安排。因此,必须依据运动队伍的实际情况,加快相关规章管理制度的健全进程。以法治队,为运动队的正常训练营造良好的训练环境,确保训练工作有效进行。设立奖罚制度,对扰乱赛事秩序,违背竞赛原则的队员进行严肃处理,让其深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对其队员产生威慑作用,促进整体队伍思想觉悟的提升。对表现优异的队员及时给予鼓励奖赏,提高队员积极性,带动队伍技能水平的提升。
运动队是为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和培养优秀体育竞技人才的地方,其队伍思想道德作风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国体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运动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体现出国家文化先进的程度。体育竞技赛事传播度广,透明度高强,参与人员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度大,言行举止都对社会风气有着直接影响。像屡禁不止兴奋剂现象和某体育项目管理层的重大贪污事等,都给社会风气造成了恶劣影响。
运动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由教练员去执行和实践,自身素质的高低对运动队员思想行为影响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因此,在对运动队管理教育的同时,必须中重视教练员的职能发挥,树立正确的管理和教育理念,增强运动员内在动力, 提高训练的自觉性。实施公正公平的训练指导,培养集体意识。制定高效的且针对性强的训练策略,提高运动队伍的技能水平。
对运动队的思想教育和管理,要以尊重运动队员主体意愿为准则,实施人性化的管理教育理念。激发运动队员自我思想完善和自我有效管理意识,发挥运动队员主观能动性。教员旁敲侧引稍加引导和规劝,让对其管理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接纳,提高运动队员训练积极性,方便后续训练工作的顺畅开展,提高训练的效率和质量。
运动队由不同的社会关系的人员组成,为了共同的体育竞技目标而聚集在一起。如何有效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加强队伍建设,对其进行思想教育是很有必要的。提高运动队伍的思想觉悟,实施人性化的管理,有助于体育训练工作的有效开展,加快运动队伍技能水平的提升,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优秀竞技人才。
[1]李在军.当代竞技体育人才思想道德素质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6.
河北省体育局摔跤拳击跆拳道运动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