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珊
(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
2007年,台湾导演陈怀恩推出自己的处女作《练习曲》(以下简称《练》),描述一位听障大学生骑着单车、背着吉他环岛的故事。该片于当年创下台湾电影最多发行影院、最长放映期的多项纪录。台词中“有些事不做,就一辈子也不会做了”更是引发无数共鸣,影片中台湾延绵数千公里的海岸线在镜头中美轮美奂,同年更掀起了一股单车环岛热。2011年,由内地导演杜家毅拍摄的《转山》(以下简称《转》)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一个大学生为完成哥哥的遗愿,从丽江出发骑行数千公里至拉萨的故事。影片获得了第24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在业内获得一片赞誉之声。影片因其横穿滇藏线、壮丽的路途景色及藏族民俗景观的呈现,被观众称为一部“好看”的艺术电影。两部影片都选择表现了都市中的青年通过旅途疗愈心灵的主题,也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一个大学生”和“一辆单车”作为探寻未知旅程的主体;两位导演虽然都在台湾和内地的影视行业打拼多年,两部影片却都是各自的导演处女作;同为华语小成本公路电影,虽然创作风格、表达手法迥异,两部影片却同样彰显出对生命终极意义的追寻和强烈的人文关怀。笔者将对其进行比较研究,探寻当下华语小成本公路电影的美学形态和未来发展之路。
所谓类型电影是一种有着相对固定的商业制片模式,表现出相似主题、风格、结构关系的影片样式。①1969年丹尼斯·霍佩尔的《逍遥骑士》成为新好莱坞时代开启的代表作,主角骑着机车放荡不羁的旅程标榜着自由和叛逆,电影成功地塑造了“垮掉一代”的形象,《逍遥骑士》由此开创了一种新的类型——公路片。此种类型的界定,即以一辆车或多辆、一段有准备或无准备、有目的或无目的的旅程,包括一个伦理温情式或开放式的定格作为结尾。②20世纪80年代的《德州巴黎》、20世纪90年代的《天生杀人狂》等片都从叙事中表达了一种对于回归的反叛。近几年,公路片在当下华语电影中也形成了一股类型热潮,如《落叶归根》《飞跃老人院》隶属小成本的公路电影。商业电影如《人在囧途》系列和《心花路放》《后会无期》等则是近几年在华语影坛商业运作较为成功的公路电影。《转》《练》是近些年艺术成就较为突出的小成本公路电影,两部影片都具备公路电影的创作策略,但在类型化基础上都有着导演更倾向于作为创作者的强烈个人表达,从这点来看两部影片同属游离于主流类型电影之外的“作者电影”。“作者电影”一词来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法国学术界,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的导演特吕弗在文章中进一步明确了此概念,即“拍电影,重要的不是制作,而是成为电影的制作者”,导演应当如作家一样,通过他的所有作品表现他对生活的观点。《练》的导演陈怀恩说:“我认为公路片的意义是随时都有新奇意外,往前走没有一定的目标。不如说《练》是一部旅行电影,整个故事的设定,是让观众在一百分钟内,沿着海把台湾看一圈。”③《转》导演杜家毅也说:“我个人比较抵制类型片中的一些东西,我认为电影一开始不存在商业艺术的界限,阐述一个主流价值观很重要,在作品中才有本性的自然流露。”④从类型上来看,两部影片脱离商业化的类型制作模式,反倒让主创挣脱束缚,更加遵循内心创作的初衷,融入了主创个体创作背景,彰显了影片较强的艺术特质。执导《练》的陈怀恩早年在拍摄工作途中偶遇孑然一身骑单车环岛的大学生,加之多年的从业经验让他想把当下的台湾珍贵景观做一个影像上的描绘和梳理,继而有了创作《练》的初衷;而《转》虽根据台湾文学进行改编,在原著故事的基础上,融入了杜家毅自己对故事的理解:矛盾最终简化为路途中“人”与“自然”之间的纯粹关系。
两部影片不约而同地选择让“单车”代替传统公路片中的“汽车”符号,成为电影中主人公完成整个旅途的伙伴,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单车于景于人都具有较强的互动性。电影中的两个主人公明相和书豪同为刚毕业的大学生,一个骑着装配简陋的单车、背着吉他进行一次说走就走的环岛游;一个是为了完成去世哥哥骑行数千公里到达拉萨的遗愿。虽然目的各不相同,但都在好奇、探究及青春期荷尔蒙的驱使下完成了一次艰苦跋涉、身心都得到历练的旅程。如果说汽车工业的发展使“汽车文化”融入了早期的公路片,单车作为一种反工业、反消费主义的象征符号,成为完成主人公迈向成人礼的重要精神载体。把戏剧性情境放置在公路所延展出的边缘化地理空间里,将主题简化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两个主角对于骑行的目的甚至是游离的,目标就是走到底、坚持下来,骑行过程中遭遇的人和事则是流动的、未知的。
《练》中的明相更像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遭遇了路途中的各种人和事,无论是不期而遇的剧组、立陶宛的模特,还是致力于环保的骑行者,延绵的太平洋海岸线加之路途中12段邂逅的微妙体验,对于明相来说旅途更似一首自编自弹的人生练习曲,谱写着无法言喻的心灵体验。在影片最后,明相完成环岛行回到家中,在停下车的那一刻,他对着楼道里陪伴自己七天六夜的单车深情地做了一个捶胸的动作,此时单车早已幻化成他精神上不可或缺的伙伴和知己(公路片也有诸多称谓,如“道路片”“旅行片”“伙伴旅行片”等,实则强调了旅途中结伴的关系)。对于《转》中的书豪,骑行更像是完成一次僧侣般的苦修,以此完成超越死亡的自我救赎。至亲离世是促成此次骑行的动机,但单车对于他来说确实是一次内心情感的丰富转变——从原先的陌生到熟悉,从排斥到依赖,骑行成为寻找与怀念至亲的成长仪式。
21世纪随着新媒介的不断延伸,疆域的传统界限已被打破,媒介全球化的发展使原本异域的景色被共享,幻象与现实的情境相互渗透,由此构筑出新的地理空间。⑤电影作为本世纪最重要的媒介传播载体,使用视听语言和蒙太奇的剪辑手法构筑了此种景观的幻象。在光影交错之中,无论是乡村、城市、道路还是房舍,在摄影机的镜头下都得以立体地呈现。毫无疑问,从公路电影的题材和类型特点上来看,流动的景观都成为其叙事的重要载体,而流浪、逃亡或无目的的自我放逐都需要借助其得以实现。公路不仅是城市扩张的足迹,链接区域之间的纽带,更是一种逃离原有生活的出口,并以此方式构筑出其他类型中没有的流动景观。台湾有着一千多公里延绵的海岸线,公路和桥梁的总长度也达到了4.7万公里,导演陈怀恩在广告从业的八年中跑遍了台湾的好山好水。《练》的整部影片中有大量台湾珍贵生态景观的描绘。《转》中明相骑行的线路也是骑行爱好者心目中的经典路线——滇藏线,平均海拔高达3500米,尤其作为骑行终极目的地的拉萨,不仅被赋予“世界屋脊”这一称谓,它更加成为世人心目中神秘莫测、异域风情浓郁的宗教圣地。
电影作为媒介也承载着除了地理景观之外的丰富的生态文化格局,公路电影通过镜头呈现地理景观和风貌的同时,根据叙事主题、风格样式、导演意图等进行取舍,通过叙事表意呈现创作者深层次的美学思考。从地域来看,台湾与西藏作为故事的发生地对于受众都具有异域风情的诱惑性。前者的台湾作为中国第一大岛屿,依山傍海及多民族聚集的原住民文化孕育了不同的宗教信仰及民俗文化。在台湾有着由来已久的妈祖文化,信众占台湾人口六成。“妈祖巡游”在台湾境内有着非常深厚的群众基础,如影片中表现明相来到彰化阿公家,巧遇了白沙屯的妈祖绕境队伍,影片就是在当地真实的巡游人群中取景,声势浩大的迎妈祖巡游队伍穿梭于公路、田边、海岸线。同时在影片叙事中也出现了宜兰的“莎韵之钟”,此景点也源自台湾日治时期发生的一个历史事件。影片中几个老阿妈用部落语唱诵着少女莎韵的故事,主创甚至采用了一段日治时期的莎韵穿梭于山间的镜头还原了这段历史。
《转》片名本身就是藏族文化语境当中的一种宗教仪式,藏传佛教的朝圣者相信绕神山可以洗尽人间之罪恶,避免六道轮回之苦,同时也反映了藏族人对自然力量保有深深的敬畏之心。影片中我们跟随书豪接触到路途中善良的藏民、转山的朝拜者以及正在禁语修行的僧侣。沿途处处可见的飘动的经幡、藏民系在单车上的哈达、转动的转经轮等无疑都烙上了藏族宗教文化的印记。影片中出现的“雪山冰激凌”梅里雪山是藏传佛教中的四大神山之一,每年都会吸引世界各地无数的朝圣者一睹其真容,影片中的景观作为宗教文化与地域文化的象征充当了一个表意性符号。
影视作品观赏的核心是观众对作品的心理认同机制。在当下以消费主义与大众文化主导的时代语境之下,强调人个体的精神价值、以人为本的内涵是十分可贵的。两部小成本的公路片在类型创作的基础上传达出富有力量且深刻的人文关怀,探讨当下青年内心成长的主题。《练》导演陈怀恩提到:“看完电影都会有一个答案,你跟这个岛屿的某一种关照。”⑥电影中明相从台东出发,经过逆时针路线的骑行再回到台东,骑行路线和故事线索以此做了一个循环。影片中不仅有导演对于台湾民俗文化、宗教等的重现,更有着对人类进入后工业时代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的深深忧虑。近些年海岸线受到严重侵蚀,海岛的面积不断减少,植被遭破坏,台湾只是地球生态恶性循环的一个缩影。《转》在原著的基础上,加入导演杜家毅对生命议题的思考,如影片中资深骑行者小川每年一次滇藏线的骑行,梦想见到神山真容却一直未能遂愿。小川意外坠崖之后,孤军奋斗的书豪却无意中瞥见了神山拨云见日后的风采,意外地替小川圆梦。影片中处处传递出导演对生活本真、世事无常的哲学思考和态度。影片《转》的创作周期为90天,在高海拔的坚苦拍摄中剧组共同经历了艰险的历程,导演也将人类较之自然力量的渺小无助以及精神信仰的无形神力映照在整部作品的主旨之中。虽然两部作品各有缺陷和不足,但都带有导演的个人化印记,尝试性将类型片的创作模式和艺术电影的美学表达有机融合,在类型片中突出创作者的个人风格。
纵观当下华语电影市场,亦不缺乏主流的商业公路电影,虽取得了较好的商业性成功,但就艺术价值来说,并无可圈可点之处。两部小成本公路电影虽然得到业内赞誉,但是艺术电影的票房持续遭遇窘境,在华语影坛仍是一种夹缝中求生存的状态。如若更多地把电影作为一种商品和娱乐功能上的考量,类型片的走向必定越来越狭窄,甚至会造成一种定向期待上的审美疲劳。影片的创作者更应从受众角度去实现其创新期待,强化个体的个性,提升类型片的文化价值,融入导演作为作者的美学表达。
注释:
① 郝建:《影视类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② 戴莹莹:《命运风景:挣扎或毁灭——公路片初探》,《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③⑥ 陈德龄、陈虹吟报道:《深情关照一座岛屿——〈练习曲〉导演陈怀恩》,《放映周报》,2006年6月22日,第62期。
④ 王真、侯丹、李芳瑶整理:《转山》,《当代电影》,2011年第1期。
⑤ 邵培仁、方玲玲:《流动的景观——媒介地理学视野下公路电影的地理再现》,《当代电影》,2006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