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爷织的毛线手套

2017-11-15 23:38:03
北广人物 2017年46期
关键词:门房织毛衣炉子

常 江

老大爷织的毛线手套

常 江

学生时代,发生在校园里那点点滴滴的故事总是会让人记忆犹新,追忆起那段“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日子,虽然过得单纯,可是有一些难以忘怀的片段总会令人感动。

我刚上中学的时候,正赶上“文革”的后期,学校里虽然到处贴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标语,但是,学校里却没有“好好学习”的风气,同学们上课也都没什么压力,不像现在的学生上各种辅导班那么辛苦,同学们当时最关心的不是谁学习的最好,而是谁最会玩儿,至于学习的成绩好坏,那纯属要靠自觉性啦。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学校里看门的老大爷,他大概60多岁,个子不高,听说他是名退伍军人,因为负过伤,所以有点行动不便,尤其是老人的右臂不太好使,他总是爱穿着一件洗得褪了色的旧军装,生活很俭朴,我们都不知道老人姓什么,都叫他“老大爷”。同学们每天一大早走进校门,第一眼总是看见他在校园里扫地,收拾那些枯枝烂叶,也经常会在楼道里清理同学们随手扔的垃圾。有的同学还经常没礼貌的拿老大爷行动不方便的身体开玩笑,老大爷从不生气,总是爱说:“没大没小的,就知道淘气。”有时候,我和一些同学看老大爷行动不便,会帮着他扫地,老人说:“这不需要你们,是我要干的活儿,你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要耽误了学习。”

记得有一年的冬天特别冷,我们经常会到看门老大爷的门房去烤火,让冻得通红的小手得到点温暖,为此,老人很心疼,总是会把平时为了节省烧煤封着的炉子打开,火烧得特别旺,炉子上烧着的开水壶冒着热气,屋里特别暖和。还有,省吃俭用的老人经常会把从老家带来的红薯烤在炉子上面,飘在空中的阵阵烤红薯的香味,让同学们口水直流。暖和过后,老大爷就会给大家分红薯吃,上课的铃声响起,同学们总是会恋恋不舍地奔向教室。

后来就发生了一件让同学们感觉奇怪的事,我们偶尔会看到老大爷会用自己行动不便的手,偷偷地织毛衣。那个年代,织毛衣都认为是女人干的活儿,看到老人织毛衣,我们当时都觉得老人怪怪的,可能因为无儿无女,为了解闷,打发时间吧。看老人总是背着我们织毛衣,同学们就没好意思问究竟,只是在偷偷地议论。

同学们最关心的“寒假”就要到啦,慌玩儿的气氛开始蔓延,寒假约玩儿的各种计划成了课间休息的主要话题。我们去门房烤火时问老大爷:“都要放寒假了,您去哪儿啊?”老大爷说:“我呀,哪儿都去不了,还给学校看大门。”

北京下了场大雪,半尺多厚的雪,让京城银装素裹,堆雪人、打雪仗成了同学们课间最热衷的项目。同学们玩痛快了,校园里厚厚的积雪可给看门的老大爷带来了不少的麻烦,为此,老师让我们少上一节课,打扫校园里的积雪,我和同学们都高兴地和老大爷一起扫积雪,干完活儿就去大爷的门房烤手,老人摸着我和几个同学生了冻疮的手心疼地说:“大爷给你们织了几双毛线手套,快戴上吧。”

后来,我们才知道,大爷是把自己唯一的一件毛衣拆了,给我们织的手套。开学了,我们各自拿着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去看老大爷时才知道,老人已经因病去世了,我们都伤心地哭着,把礼物摆在了老人简陋的单人床上……至今想起,还觉得那份冬日里的温暖难以释怀。

猜你喜欢
门房织毛衣炉子
织毛衣
织毛衣的历史
村媪
校长凭啥管门房?
给孙子织毛衣
幼儿画刊(2019年12期)2019-04-07 07:30:36
馊饭
野草(2017年1期)2017-04-13 22:53:36
鸭蛋
织毛衣
生炉子
生炉子
青少年日记(2014年9期)2014-11-28 0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