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慕湛
2月14日傍晚央行发布金融数据,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为2.03万亿元,虽然低于去年同期的2.5万亿元,但是目前这个数据只是表内数据,如果算上被引导从表内转向表外业务,今年1月的新增信贷规模仍然是巨大的。
如此巨额的放量信贷可不是什么好事。
去年1月新增巨额信贷,流向房地产,房地产个人按揭贷款及房企贷款大增。其结果是去年在房地产“去库存”的旗号下,楼价再次飙升。
今年1月的巨额信贷在一系列楼市调控政策下,当然不再是主要流向房地产业了,大部分投向了新建的基础设施项目,尤其是一些PPP项目更受商业银行的青睐。
今年中国经济仍然需要基础设施项目来拉动,PPP项目更是受到各级政府推崇,商业银行信贷重点倾向这些项目也很正常。何况,商业银行经营一向讲究争取优质客户,有政府背景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基本上没有破产清理一说,有民间资本参与的PPP项目更是好像在为该项目的效益背书。
因此,今年1月信贷主要流向基建项目便似十分符合市场规律的。可是,仔细考察那些商业银行放贷于基建项目的主要动机,好像并不在此。
前几年我国一直实行稳健偏松的货币政策。今年1月是央行货币政策的“拐点”,即由稳健偏宽松向稳健中性偏紧转向,最明显的就是央行无论是短期逆回购操作还是常备借贷便利,都普遍上调了利率,也即通俗意义上的“加息”。如1月24日,央行对22家金融机构开展MLF操作共2455亿元,包含六个月和一年期,且其中标利率分别较上期上调10BP至2.95%和3.1%。这实际上已向商业银行传递了明确的信号:宽松貨币政策已告结束。央行意欲通过温和的常备借贷便利和短期逆回购操作,来引导商业银行借贷资金成本上升,从而体现央行去杠杆、防风险的金融意图,以便更好完成2017年乃至此后几年的经济增长目标。
现在看来,正是各商业银行领会了上级宏观调控适当收紧的意图,才放量信贷,造成了继续宽松的结果。
商业银行一向有“早放贷早收益”的习惯做法,看准了对象早放款多得益、稳得益,这很符合市场规律。为此,今年1月,很多商业银行急于“抢规模”,生怕上面收紧贷款,抢先放出贷款。另外,不少大型项目去年底为配合商业银行贷款回收任务,将部分贷款归还给了商业银行, 1月便迫不及待要求将贷款贷回去。还有,地方政府在新的一年有不少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开工,为尽早完成地方GDP增长目标,催促商业银行早放贷款。
首先,鉴于历史经验,有不少地方基建项目基本上是过量建设,重复建设,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很低。而由此形成的地方债目前虽然还没对于中国经济造成系统性的金融风险,但风险程度正在增加。
其二,1月巨量新增信贷,将后面的信贷指标用完,银行本身流动性也将趋紧,而中国制造业回暖迹象已经出现,一旦今后几个月里制造业继续升温,信贷需求就会增大,此时银行拿什么去贷给他们?宏观决策部门不一定会立马放水,因为那还要看国际环境。若如此,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岂非一句空话?
最要紧的是,我们的商业银行为什么老是在上级部门的政策下经营、行事,而不是自己依据市场判断作出决策?宏观调控只是引导经济方向,它并不具体规定企业经营一时一事的具体行为。而从1月信贷大增一事中,是否可以看到,我们的宏观决策部门的调控和我们商业银行追求自己利润的市场行为中,仍然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痕迹,以致宏观决策部门本来想引向货币相对趋紧,结果却引到了照旧宽松的相反轨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