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的预算编制管理和经营分析

2017-11-14 14:05贾锐
中国经贸 2017年21期
关键词:经营企业

贾锐

【摘 要】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经营管理日益重要。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要积极坚持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树立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使之在新形势下逐步优化自身的预算编制管理和经营分析,从模式上和方法上不断改进和完善。树立正确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让企业的预算编制管理和经营分析更好的完善,为公司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文章就企业的预算编制管理和经营进行简要的分析,希望可以提供一个借鉴。

【关键词】企业;预算编制管理;经营

一、企业预算编制管理和经营分析现状

1.预算编制管理

(1)定位方面

目前,有一些企业对于预算编制管理的定位还是存在一些误区。误区主要表现在企业认为预算编制管理不怎么重要,没有注重它,许多企业都拥有着比较专业的预算编制管理,可是每次都是敷衍了事,形式上的表现,没有将企业预算编制管理放到正确的位置,除此之外,企业对于预算编制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也有一定误差。同时,预算管理的方式、方法都不完善。企业如果从上述的问题出发,进行合理的改善,就会让企业预算编制管理更加完美。

(2)方式方面

企业在进行预算编制的时候,通常都会因为预测手段的不合理、编制流程不规范让企业在进行预算时出现问题。从整体来说,企业的预算编制管理方式在企业预算编制体系和预算编制人员的技术能力方面有漏洞。从企业预算编制体系来讲,主要是企业的内部没有建设预算编制相关体系或者信息平台,企业缺少一个传递信息的平台,让企业在实施预算编制时不能全面的知道企业信息,让编制存在误差。

(3)监督方面

在企业进行预算编制时,监督管理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只有在监督上进行好了,企业的预算编制才可以准确无语误区。目前为止,企业在预算编制监督方面还是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大多部分的企业都没有把监督放到预算编制管理体系和程序里面,这就让最后的预算编制的结果产生一定的误差。

2.经营分析

(1)定位方面

企业的经营分析是针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分析。这里的分析是定量和定性的,是短期分析和长期分析的结合,是总结和预测的结合。当前企业的具体的经营过程中,对于经营分析的重视程度不尽相同,仍然存在着相当的企业没有做好相关的分析工作,主要是由于缺乏相关的分析意识,没有在体系或者程序上给予经营分析足够重要的地位。

(2)方式方面

企业的经营分析主要集中在技术手段与方式之上,由于企业类型或企业目前处在具体的发展阶段所呈现出来的特征也不同,从整体的角度之上来进行分析,企业的经营分析主要就是要做好总结与预测。部分企业并未科学、合理化的予以预测及估算,或者是最终预测出来的结果不够精准,使得企业在预测过程之中应用的经营策略出现误差。

(3)监督方面

企业的经营分析同样也需要一定的监督和管理,才能在制度体系的基础上规范分析的过程,保证分析的质量。

二、成本预算编制的一般流程及方法

1.项目确定后,要确定成本预算总额

在将成本预算确定的过程之中,通常应用的是目标成本管理方法来设置目标成本,从而其就可以作为成本预算总额,进而可以充分的结合目标成本管理与项目成本过程控制管理。确定目标成本的方式主要有:

(1)目标利润法

实质上就是中标价减去目标管理费、税金以及利润等等,剩余的就是在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支出的最大限额,也就是总目标成本。

(2)按实计算法

其根本就是分析并测算出来项目实际资源消耗,依据所需要资源的实际价格,细致的将各项活动或各项成本组成的目标成本精准的计算出来。依照间接费用、设备使用费、材料费以及人工费等等各项成本共同组成目标成本。

(3)技术进步法

利用项目计划来采取某种节约措施与新技术最终所取得的成果来作为项目成本降低额,利用估算值减去技术措施计划来有效的降低额得出项目目标总成本。

(4)歷史经验法

历史经验法也被称之为历史资料法,在项目尤为繁杂的时候,可以将项目分为若干子项目,具体参照同类项目的历史资料,利用数学方法将各个子项目的成本降低率计算出来,子项目成本降低率可以利用三点估算法或者是加权平均计算出来。

2.项目成本的分解

在确定项目成本预算总额之后,依据管理的实际需求,可以依照各类标准来分解成本,一般可以依照项目进度、项目构成以及成本构成要素,将其前述几种方法集成来实施分解以及归类,清晰明确,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可以便于项目成本过程之中管控。首先,依照项目成本要素来实施分解,也就是利用总成本分解为上交管理费、税金、设备使用费、人工费用以及材料费用等等多项,将成本要素一一明确,之后成本会计核算。其次,按子项目来分解。一个项目分成多个子项目,分别由具体的项目组来负责,依照子项目与项目组进行费用归集与成本分解;第三,按项目进度分解。可以依据项目实施进度的情况下,编制依照时间进度的成本预算,该方法可以有效的把握项目时间控制与分解程度。集成以上三种方式,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之中,一般都是结合其中两种方法或者是三种方法,比较贴切实际工作,可以更加达到更细致、更直观的进行成本分解。

3.项目预算的调整

为了成本预算的更加的科学、合理化,项目预算都是要经过多次的调整。首先要经过初步调整,对部分不确定的数据再次开展调查等;其次如果出现政策变更、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等,则需要进行综合调整;最终提交预算,在预算讨论过程中可能会重复前两个过程。

4.确定项目成本预算的编制结果按照前述编制流程,确定项目成本预算的编制结果,填制项目预算表等备案。

三、企业预算编制和经营管理的建议endprint

1.积极解决预算编制存在的现时问题

当前一些企业规模庞大,业务繁多,应该制定完善全面预算编制标准规章,事无巨细地充分考虑到细节;预算编制应该考虑到客观存在,对偏远地区加大预算投入,技术尚未成熟或实现的,应该对科研团队给予有力的预算支持,充分发挥预算对企业管理的作用,真正做到预算编制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各部门各区域管理层应对管辖部门和区域的分支预算负责,认真审核下属的预算方案,驳回不合理的预算要求,后期继续跟踪监督预算的使用是否合理,这样才能从源头上避免预算分配的矛盾,发挥预算编制的积极作用。

2.橫向、纵向全方面做好预算编制分析

如果把企业比喻成航行在海洋的轮船,那么预算编制就是航线图。而企业作为一艘巨型轮船,预算编制显得更为重要,就像要考虑航线中会遇到的风暴、事故多发地带、补给站、目的地等,预算编制也要充分考虑企业发展方向、哪里存在问题、发展目标等。和财务报表不一样,预算编制并不是一页数字,而是要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横向对比同行业预算编制的优劣点,取长补短,内部各个部门、各个区域也可以对预算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纵向对比过去预算编制的执行情况及取得效果,在此对比的基础上,编制更为合理科学的预算,这样的预算也才能实现企业发展的目标。

3.以企业管理程序为前提对预算编制过程进行调整

企业预算编制需要和管理流程进行融合,特别是在集中管理成为企业基本管理形式的现在,部分预算编制需要进行合理的调整,并设置预算编制考核。针对预算分处而言,该部门内预算管理队伍要积极组织并协调企业当中的预算管理行为,针对各项预算工作执行编制、审核、监督与考评等工作,解决其中存在的预算方面问题。针对财务总部,这一部门主要负责的是企业总体预算编制,例如年度利润总额、年度费用总额以及企业中的往来款项、现金流量的预算等。

总之,在现代的管理体系下,企业的预算编制管理和经营分析作为企业内部注重的内容,它对企业内部的运营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只有有效地解决出现的问题,才能成为一个有能力、负责任、口碑好的企业。

参考文献:

[1]陶咏.浅谈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实施和实际编制[J].现代商业,2016,05:130-131.

[2]邹宏燕.浅议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编制和执行[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06:83-84.endprint

猜你喜欢
经营企业
雷人画语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认证组织
2018上海企业100强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商业物业经营个股表现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乔万强:经营企业经营人生
企业名片Enterprises C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