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氨酰胺对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蛋白质代谢及免疫功能的作用分析

2017-11-14 19:30王奇秦建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23期
关键词:免疫功能谷氨酰胺影响

王奇++秦建

【摘要】目的 分析谷氨酰胺对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蛋白质代谢及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6年7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68例,依据患者治疗方法差异性均分两组。采用胃肠外营养单独治疗的34例患者为参照组,采用谷氨酰胺治疗的34例患者为研究组,最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和总结。结果 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各项细胞免疫指标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优,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体液免疫指标同参照组比对也明显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从研究组和参照组的蛋白质代谢改善情况来看,前者下降更为显著,数据结果经检验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予以谷氨酰胺,不仅可以使术后营养得以改善,同时可以将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

【关键词】谷氨酰胺;老年胃肠道肿瘤;术后蛋白质代谢;免疫功能;影响

【中图分类号】R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3..02

就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而言,其自身会存在免疫抑制和蛋白质代谢异常,实施手术后会将免疫抑制和分解代谢加重,甚至会致使负氮平衡和营养状况出现恶化。由此可见,对肠道肿瘤患患者实施合理的营养支持至关重要[1]。近年来,谷氨酰胺受到了临床的高度认可,该药物机体内的游离氨基酸较为丰富,氧化后会有大量ATP出现,同时该物质也是快速生长的重要物质,如:肠粘膜细胞和免疫细胞[2]。鉴于此,此研究分析谷氨酰胺对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蛋白质代谢及免疫功能的作用,选择我院自2016年7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68例进行探究,详情治疗流程和研究结果由下文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抽取的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68例,其入院时间为2016年7月~2017年5月,所有患者的疾病均由临床证实。其后依据患者治疗方法差异性均分两组,即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各34例。研究组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分别为21例、13例,最大年龄为72岁,最小年龄为55岁,年龄跨度经计算后为(65.79±6.47)岁,自身体质量均在48~66 kg之间。参照组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分别为23例、11例,最大年龄为74岁,最小年龄为54岁,年龄跨度经计算后为(66.01±6.51)岁,自身体质量均在

47~66 kg之间。统计工具对两组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对该研究知情,自愿参与实验调查后均将知情同意书签署,上报我院伦理委员会,全部通过。

1.2 方法

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均接受基础营养支持,蛋白质每天摄入量需控制在15%~20%,脂肪每天摄入量需控制在25%~30%,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需控制在50%~60%,动物蛋白和豆类蛋白每天摄入量需控制在30%~50%,在此期间,还需加强蔬菜和水果的摄入,每天保证500 g。随后予以参照组患者肠外营养单独治疗,研究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与谷氨酰胺联合使用,该药物的使用剂量为0.6 g,经外周静脉输入,共进行8天的治疗。

1.3 指标评价[3-4]

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对两组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的体液免疫指标进行统计,主要包括:IgA、IgG以及IgM等,利用单向免疫扩散法。随后对两组患者的各项细胞免疫指标进行统计,主要包括:CD3+、CD4+、CD8+以及CD4+/CD8+,利用免疫组化法进行测定。最后对两组患者的蛋白质代谢情况进行比对,主要包括:氮平衡、A1b(血浆白蛋白)、PAB(前白蛋白)和TF(转铁蛋白),并记录各项数据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中涉及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研究组及参照组不同方法治疗后的各项细胞免疫指标结果分析

研究组患者采用谷氨酰胺治疗,参照组患者采用肠外营养单独治疗,比对两组患者的各项细胞免疫指标,前者CD3+、CD4+、CD8+以及CD4+/CD8+的改善情况同后者比对明显较优,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研究组及参照组不同方法治疗后的各项细胞免疫指标结果分析(x±s)

组别 n CD3+ CD4+ CD8+ CD4+/CD8+

研究组 34 63.6±19.9 40.3±12.6 33.6±10.2 1.9±0.6

参照组 34 50.2±18.8 33.8±9.8 26.9±7.7 1.4±0.5

t 2.8541 2.3743 3.0569 3.7328

P <0.05 <0.05 <0.05 <0.05

2.2 研究组及参照组不同方法治疗后的体液免疫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采用谷氨酰胺治疗,参照组患者采用肠外营养单独治疗,比对两组患者的体液免疫指标,前者IgA、IgG以及IgM的改善情况同后者比对明显较优,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研究組及参照组不同方法治疗后的体液免疫指标结果(x±s)

组别 n IgA(g/L) IgG(g/L) IgM(g/L)

研究组 34 2.5±0.6 13.4±1.8 2.3±0.8

参照组 34 2.2±0.6 10.5±2.8 1.7±0.4

t 2.0615 5.0800 3.9115endprint

P <0.05 <0.05 <0.05

2.3 研究组及参照组不同方法治疗后的蛋白质代谢情况

研究组患者采用谷氨酰胺治疗,参照组患者采用肠外营养单独治疗,比对两组患者的蛋白质代谢情况,前者氮平衡、A1b、PAB和TF的改善情况同后者比对明显较优,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研究组及参照组不同方法治疗后的蛋白质代谢情况(x±s)

组别 n 氮平衡(g/d) AIb(g/L) PAB(mg/L) TF(g/L)

研究组 34 -6.6±1.9 34.5±3.2 225.8±10.8 2.4±0.7

参照组 34 -3.8±1.3 38.2±3.8 260.9±12.9 3.5±0.8

t 7.0918 4.3427 12.1650 6.0338

P <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就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而言,其自身会伴有多种症状,如:免疫抑制和蛋白质代谢异常,实施手术后会损伤自身机体,在应激状态下,会大量释放儿茶酚胺,同时会增加胰高血糖素和皮質类固醇分泌,减少激素、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的合成代谢,在一定程度上会使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和代谢分解加重[5]。若在手术期间不能采取及时的护理措施,会提升术后感染几率,从而对患者的术后康复造成严重影响。此次研究中老年胃肠道患者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手术后早期血浆蛋白同术前比对明显较低,与此同时,机体会有负担平衡状态出现。

近年来,在恶性肿瘤中,营养支持在临床广泛应用,但是在肿瘤免疫和蛋白代谢方面,实施普通营养支持仍存在诸多不足。也有学者研究后指出,在营养支持中添加免疫营养物质可以使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抑制和蛋白质代谢紊乱得以改善。谷氨酰胺属于典型的免疫营养物质,其中含有的游离氨基酸较为丰富,在正常状态下,人体中不会缺乏谷氨酰胺,但是若在应激状态下和肿瘤状态下,会显著降低血液和组织中的谷氨酰胺浓度,与此同时会致使供给不足,引发代谢异常和免疫功能异常[6]。另外,谷氨酰胺与肠粘膜细胞生长和分化细胞存在相关性,不仅可以使免疫细胞进行提升,如: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同时对自身蛋白质的合成气道促进作用。在分解代谢期间,谷氨酰胺消耗大量,其自身伴有的血浆和细胞组织会显著减少,认为降低程度与创伤情况和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同时与患者的生存有着直接关系。由此可见,对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实施有效的免疫营养物质至关重要。有学者研究后表明,将外源性的谷氨酰胺进行适当补充,对蛋白质的合成起到促进作用,对肌肉蛋白的水解进行抑制,使氮平衡得以改善[7]。另外,还可以使创伤后生长因子和胰岛素水平显著增加,使体内GSH浓度维持在正常状态,从而使药物对肝脏的损害得以减轻,还可以对全胃肠外营养引发的脂肪浸润进行预防。

此次研究数据显示:研究组患者予以谷氨酰胺治疗,参照组患者予以普通肠外营养,比对两组患者的各项细胞免疫指标,研究组CD3+、CD4+、CD8+以及CD4+/CD8+的改善情况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优,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P<0.05。另外,从体液免疫指标和蛋白质代谢情况来看,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参照组,两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充分证实了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实施谷氨酰胺的临床可行性和优势。

综上可知,对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予以谷氨酰胺,不仅可以使术后营养得以改善,同时可以将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临床应用价值存在。

参考文献

[1] 陈 静,林 源,黄之杰,等.谷氨酰胺对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蛋白质代谢及免疫功能的作用[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1,27(3):322-323.

[2] 徐 伟,许海尘,陈国胜,等.丙氨酰谷氨酰胺治疗老年胃肠道肿瘤化疗相关性腹泻[J].江苏医药,2013,39(24):3011-3012.

[3] 施雪松.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应用丙氨酰谷氨酰胺治疗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浙江临床医学,2016(1):97-98.

[4] 李 倩,刘 菁,姚俊英,等.在肠外营养治疗中添加谷氨酰胺双肽对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的影响[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3,

11(11):124-126.

[5] 闫明文,周安堂,王彩霞,等.谷氨酰胺对胃肠道肿瘤术后蛋白质代谢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0,08(13):57-58.

[6] 张武传,吴德顺.谷氨酰胺预防胃肠肿瘤术后化疗致肠道损伤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16):149-150,151.

[7] 揭志刚,李 伟,李正荣,等.丙氨酰谷氨酰胺对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营养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0,4(2):128-131.

本文编辑:李 豆endprint

猜你喜欢
免疫功能谷氨酰胺影响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谷氨酰胺酶活力研究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镇静对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全肠外营养对早产儿营养、免疫功能及行为发育的影响分析
重度烧伤患者不同阶段营养支持效果探讨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精氨酸联合谷氨酰胺肠内营养对烧伤患者的支持作用
谷氨酰胺在消化道肿瘤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谷氨酰胺转氨酶对鱼肉保水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