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亮亮
10月19日,2017中国手机创新周暨第五届中国手机设计与应用创新大赛专家评审会举行。其中,APP组由7位业界权威专家组成,评审会的众多行业专家、企业领袖对从149款APP产品初选出的90款产品进行评选。
手机应用类作品,种类繁多并且相互交融,这给评审工作带来极大的难度,本次大赛APP作品大体分为8类,分别为旅游出行(23件)、新闻阅读(9件)、生活类(39件)、企业服务(11件)、通信社交(13件)、视频音频(37件)、物联网(4件)和运动健康(13件)。
当下主流产品如共享单车、高德地圖、蚂蚁金服均入围,电信运营商系的电信翼支付、移动咪咕也通过初选,同时,广大的创客创业者提交了大量创新作品,如悦动圈、记加班等。
在听取了组委会对产品逐一介绍后,各位专家进行了探讨并评分。
企业级应用是下一个金矿
对于今年的手机大赛应用类的评选,专家认为能够体现本年度特色的非ofo小黄车莫属。小米投资MIUI生态负责人、创新工场前投资总监孙志超认为,ofo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将智能应用融合在单车当中,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绿色低碳的高效服务。此外,孙志超同时提名了喜马拉雅,认为喜马拉雅今年也有不错的成绩,开始了音频付费,实现了经营的扭转。
专家们普遍认为,企业级应用是移动互联领域下一个金矿。当我们越来越多的通过移动设备处理工作时,企业级应用成为新的关注点。在企业通信类应用中,钉钉、企业微信和红圈通格外受到关注。
中国通信企业协会服务运营专委会秘书长、中国电信原副总工程师靳东滨认为,钉钉从阿里电信生态圈出发,为中小企业提供完整方案,更多聚焦中小企业。而在企业服务中,中小企业可能这种需求更多。而企业微信定位的是大企业,二者的企业经营理念不完全一样。企业微信更像微信的延展和复制。中国移动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陈志刚也认为,钉钉解决的是老板的痛点,阿里在钉钉上投入更为专注。在企业通信领域,钉钉远超对手。
APP创业风口已过
目前,APP产品越来越向大而全发展,更趋于平台,许多规模较大的APP全面打通,推出很多融合服务,例如本次参评的支付宝小程序(开发)平台。博立信科技总裁吴云桥认为,APP创业越来越难,因为大的平台都有所覆盖。它们大多是从细分领域做强,得到大数据后横向发展,打造生态,丰富融合。因此,应用类产品或应更多向智能硬件结合,向物联网发展能得到更多空间。
通信运营商在本次大赛中继续保持了参与的热情,例如,隶属中国电信的易信、隶属中国移动的咪咕动漫、咪咕影院等。专家认为,运营商发展移动应用起步较早,但不能与BAT等互联网企业等量齐观,运营商在移动应用领域不见得会是最好的,但一定有他存在的基础和价值,有时也不可或缺。本次的参赛作品也彰显了在互联网大背景下,运营商力求创新和转型的趋势。
能引发更多创新才是好的应用
靳东滨指出,好的应用产品是实用、好用,并且更为重要的是,它是一种基础型的APP,能够引发更多应用的创新,比如高德地图,从出行向工业延伸。喜马拉雅FM,内容丰富,音乐量大、用户多,入口、出口都比较成功。悦动圈结合电子地图,推出走路拿红包,并扩展了相关产业,比如专业的运动鞋等商业模式。
此外,新华网移动互联网事业群总经理助理、双创孵化总监孙琦重点提名了“贵健康”。他认为,目前针对移动应用的投资,多集中在北上广,而对地方上的创新应用应尤为鼓励。
赛迪智库信息化研究中心专家李格重点推荐了安心记加班。对于数字化应用产品,蓝领是相对来说的弱势群体。而安心记加班是市场首个蓝领工时工资计算工具,页面设计不是追求新颖复杂,而是更加简洁易于使用,帮助蓝领跨域数字鸿沟。可谓是细分领域中独具创新的应用。
总之,对于创新的追求是移动应用领域不竭的追求,而这种创新越聚焦在细分领域,越能够找到未被开发的领域就越可能胜出。而随着互联网全面渗透,未开垦的领域越来越少,风口日渐消失。也许今后,移动应用与智能硬件的结合将成为新风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