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京晶
帮助留守儿童工作必须做到精准,在实现一人一档、动态管理、有的放矢的基础上,要把留守儿童的工作提升到精准关爱、精准帮扶、精准保护的新高度。
民政部于10月10日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安排部署全国农村留守儿童信息管理系统启用上线工作。该系统于当天正式启用。按照部署,各地民政部门须在今年11月底前完成农村留守儿童的信息采集录入、审核报送工作。同时,要加强系统使用情况的监测督查,以系统上线运行为基础,建立完善动态管理、定期通报机制,实现数据动态更新,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之所以必须做到精准,是因为这项工作非常复杂、艰巨,同时非常紧迫。
首先是复杂性。留守儿童问题不是孤立存在的问题,它是社会综合问题在农村儿童这个群体上的深刻反映。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的重大转型时期,城镇化建设战略正在不断推进,但是,城乡发展的不均衡、社会公共服务的不均等,以及社会保障的不完善等情况的改变,仍然需要一个较长过程。有学者把留守儿童问题比喻为“三农问题”的“副产品”,这不无道理。一些农村孩子所处的生存生活环境,有时我们难以想象。
举个身边的例子,朋友家雇了一位来自河南的保姆,她有两个儿子,在大儿子八九岁的时候,她和丈夫进城打工,不久后丈夫患上腰间盘病,不得不回老家。大儿子不好好学习,丈夫把孩子吊起来用皮带抽,孩子挨了打就跑,回来后仍然逃学。无奈,他们把孩子交给了村里的“能人”。此后,十三四岁的孩子隐瞒年龄进城打工,虽然在不少地方干过,但由于没有任何技能和专长,经过了三四年的时间,他仍然没有明确的生活方向。
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和保护工作,这对促进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这项工作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多样,一些薄弱环节仍然存在。其中最突出的是家庭监护缺乏监督指导、关爱服务体系不完善、救助保护机制不健全等。因此,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机制化建设仍亟待加强。而这也恰恰是“紧迫性”的体现。
我们知道,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儿童时期既短暂又重要。有种说法:环境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儿童时期是性格形成的关键阶段,所以,帮助农村留守儿童的工作刻不容缓。多项调查表明,由于长期缺乏亲情,在留守儿童中普遍存在着缺乏安全感、学习成绩较差、性格孤僻、行为偏差等问题。如果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了敏感、多疑、不能善解人意等“不合群”的性格特征,不仅会影响家庭和睦与人际关系,而且在职场上也会因缺乏团队协作的能力而使自己处于劣势。
去年11月,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議在京召开,民政部发布的2017年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结果显示,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902万人。这些年发生在留守儿童群体中的各种恶性事件无不让人震惊、扼腕。尽管社会进步、经济增长都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都需要一个较长发展时期,但是留守儿童这个伴随国民经济发展而出现的阶段性问题,却非常紧迫、刻不容缓。
儿童是家庭的希望,更是国家的未来。全民关爱留守儿童的方向应该继续坚持。要充分发挥村(居)民委员会、社会组织、专业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各方面的积极作用,着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监护、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成龙的《国家》那首歌有句歌词——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为了国家的未来,为了每个孩子都能成为高素质的公民,帮助留守儿童工作必须做到精准,在实现一人一档、动态管理、有的放矢的基础上,要把留守儿童的工作提升到精准关爱、精准帮扶、精准保护的新高度。
(作者系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