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成都 610000)
打好脱贫攻坚战,要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只有彻底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做好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的政策,才能切实提高扶贫成效,增强扶贫成果的可持续性和贫困人口的获得感。习近平同志的精准扶贫思想源于其七年的知青岁月,是在与基层人民紧密联系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对精准扶贫思想的具体实践决定了脱贫攻坚战的效率和质量。全国各贫困地区在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指导下,结合当地实际,出台了很多政策,取得的成绩是非常可观的。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亟待解决。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需要寻求思路和方法的创新,以新的实践途径推进脱贫任务的完成。
“要让彝族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是推进凉山彝族自治区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和主要任务。至2017年底,凉山州的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凉山州的精准扶贫事业在政府和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中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交通、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初步构建起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但是,在精准脱贫工作总体推进的过程中,逐渐暴露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直接影响了脱贫攻坚任务完成的质量和可持续性。因此,亟需新的思路和方法指导具体实践,新路径的开拓成为了精准扶贫思想实施的重要推动力。
要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首要任务就是要解决“扶持谁”的问题,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凉山州为彝族聚集区,多以“家支”为单位生存,在一个家支中的人们相互帮扶,共同进退。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原本每个家支中各户的贫富状况较为均衡,单就以个人为单位进行帮扶后,反而出现了被帮扶者的生活水平逐渐高于不受帮扶的对象的情况。其次,对于每家每户的贫困识别建档立卡工作也是一个难题。在一个村中找到相对贫困人口的工作是充满感情因素和可变性的,家庭收入的多样化和非标准化,使得政府对于一个家庭经济状况的真实评估是十分困难的。在优惠的政策面前,每户家庭都会为得到这个优惠而争相“哭穷”,在确定了帮扶谁之后,“上榜”的暗自高兴,“落榜”的怨声载道,有些甚至将怨气撒到政策实施者的身上。“帮扶谁”反而成为了一个沉重的包袱,直接导致了政策的实施者“甩锅”现象的层出不穷。所以,在考虑实际情况中,对于凉山州诸多贫富较为均衡的村落来说,与其以个人为帮扶单位,倒不如以“家支”为单位进行扶贫工作,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将劣势转化为优势,利用“家支”的团结力量发展集体经济,能更快更好的筹集资金,集中力量,发展经济。
长期优惠政策的倾斜和社会力量的帮扶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竞争机制的丧失使“等靠要”现象层出不穷,劳动力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通过市场机制予以调动起来,脱贫工作仅靠国家和社会各界力量的长期帮扶,始终不能实现可持续的脱贫。“等靠要”的现象并不是不能解决,而是帮扶机制的具体实施出现了偏差。惯性思维的驱动使精准扶贫变成了简单物质和金钱的给予,使很多贫困户在享受到不劳而获的政策后,出现了思想上懈怠,生活中懒散的惰性。因此,国家和社会各界力量应当转变新思路,采取新方法,将奖惩机制和竞争机制合理的应用到精准扶贫中去。努力从市场经济中探求出路,使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发挥宏观调控的公平性,利用市场经济的效率性,为精准扶贫注入源源不断地活力。具体来说,就是在国家社保政策兜底脱贫的基础上,社会各界力量不再进行点对点的帮扶,而是将帮扶物资集中起来通过奖励机制发放以促进劳动者积极性的发挥,例如在喜德县尔吉村,将村中贫困的劳动力集中起来,鼓励他们从事农产品或者手工业的集体化生产,对于生产效率高的劳动力给予物资的奖励,通过这种方式来形成一种生产中的竞争环境,在劳动力的相互竞争中激发创造力和活力,促进精准脱贫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平均文盲率为4%,而彝族人有30%不识字,很多彝族人不会说普通话,与外界的交流十分困难,教育扶贫在凉山州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要想提高凉山彝族人的教育水平,除了基础设施的建设,最重要的就是教师的招聘。凉山州很多贫困地区地理位置十分偏远,很难招聘到高素质的老师。再加上语言障碍,能招聘到懂彝族语言的高素质教师就更加困难。所以要想提高贫困地区的师资力量,不妨可以从当地原有的教师入手,投资这些本地的教师,让他们分批次接受培训、研修学习,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同时,实施激励机制来引进部分教师,激发教师队伍的活力。最后,还利用网络平台实现教育资源共享,让凉山州的孩子们可以在偏远的地区通过网络看到外面的世界,享受好的教育。
要解决好精准扶贫的问题,首先要处理好“扶贫”与“脱贫”之间的关系。“扶贫”是一个过程和手段,“脱贫”是一个结果和目标,从“扶贫”到“脱贫”的转变是我们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同时,“扶贫”是对于贫困人口来说是一个被动的过程,政府和社会力量形成合力来帮扶贫困人群改善生活条件,提升生活质量,而“脱贫”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是从贫困人口本身着手,通过各种举措以摆脱贫困。因此,在进行精准扶贫的任务中要将脱贫作为目标,想方设法的将被动脱贫变成主动脱贫,而不是为了扶贫而扶贫,白做一些无用功。习近平同志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提出:“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脱贫结果必须真实,脱贫计划不能脱离实际随意提前,扶贫标准不能随意降低,决不能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在这一时期,摆好心态异常重要。习近平同志强调说:“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精准脱贫也应是如此。“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就是精准扶贫的初心,在政策实施中,要坚定信念、脚踏实地的为穷困百姓谋福利。
打好脱贫攻坚战是我们必须要完成的战略任务,但是在攻坚克难的同时,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摆脱贫困是一个长期的目标和任务。脱贫是绝对的,但贫困是相对的。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将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从长远来看,贫富差距的存在总会出现一部分人口的相对贫困,脱贫的指标和政策也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出现新的调整,因此,脱贫工作要做好长期的准备,对于什么是贫困要根据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认识,做好贫穷的量化工作。同时,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要保证脱贫的可持续性,尽可能的减少脱贫人口“返贫”现象的出现。
倾听是当前我国政治沟通中最薄弱的环节,而这一环节正是在精准扶贫中最重要的环节,凉山州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州,本身就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独特的需求。在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中,每家每户都会有不同的诉求和需要。如果缺失了这一环节,政府依照惯性贸然统一安排,对每户实施一样的扶贫政策,可能非但不会收到好的成效,还会打破当地本来的规则,造成新的矛盾。因此,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政府必须以倾听为基础,深入了解贫困人口真正的需求后,在总方针政策不变的前提下,灵活运用各项物资的分配,针对民族本身的意愿和特点来精准施政。
贫困可能是物质贫困、交通不便、思想匮乏和文化的不振,但最严重的是贫困的代际转移。长期数辈的贫困形成了一个贫困惯性,无法意识到自身的贫困。“扶贫先扶智”成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摆脱贫困,教育先行。对于贫困人群来说,“要会吃鱼,更要会捕鱼”,政策的优惠不可能永远都享有,扶贫的钱物也不会用不完,要想摆脱贫困,必须通过教育提升自身视野和文化素质水平,学到职业本领以找到一条适合自身的谋生渠道才是持续发展的好路子。
[1]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编写.脱贫攻坚政策解读[N].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9):1.
[3]习近平著.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