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现实主义的现实情怀

2017-11-14 02:22马晋乾
都市 2017年11期
关键词:博爱梦幻姓名

马晋乾

超现实主义的现实情怀

马晋乾

常说“诗如其人”,就是说读懂了诗,也就读懂了诗人的思想、行为和人生追求。我在与诗人月秋子的交往中发现,把这句话反过来说成“人如其诗”也是成立的,即读懂了诗人的思想、行为和人生追求,也就读懂了他的诗。这是因为:诗,实质上就是定格了的诗人的灵魂,二者如影随形,只不过前者是由形见影,后者是由影见形。

《北墙的风》是诗人月秋子出版的第四本诗集。虽然我们早在他2011年出版第一本诗集时就相识,并从相识到相知,如实说,这些年他的诗并未被我关注,原因是我发现他的诗很现代,不同于我固守的现实主义理念,大都读不懂。但我并没有把我的这一看法告诉他,因为当今的诗本来就没有标准,而自己又只是一名梦想赶上诗歌发展步伐的年迈的诗歌爱好者,总觉得不应该是以自己固有的观念去教育别人,而是应该在对别人的诗的不断观察、学习、思考中,突破自己固有的观念,拓展自己对诗的认知视野。所以,这些年他被我关注并吸引我的反而是他那些令我感动的和与众不同的思想、品行、人生追求以及他那总让我耿耿于怀的稀奇的姓名。如果说他的思想、品行、人生追求是我读懂他的诗的基础,破解他姓名背后的秘密,就是突破口。

他的名字,我从与他相识就觉得很好奇。一是“月”这个姓氏很新鲜,我是初见;再是觉得由这个姓氏组成的他的姓名很美,像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秋天又大又圆的月亮,照耀着他丰收的籽实。我想这一定是他的父母对他的人生的期望。这个姓也让我想到历史上的月氏古族,但又不便贸然发问,经查阅有关资料,证实确有月姓,且有源自月氏古族一说,这古族原游牧于敦煌、祁连间,由于汉文帝时遭匈奴攻击,大部分西迁到今新疆伊犁河流域及迤西一带了。后来我据此向他求教时,他不仅没有异见,还说他的祖籍确实源自新疆那一带。这时我再看他的容貌,似发现真有那一带人的印痕。我进而请教他“秋子”的来历,想不到只是因为他父亲名“秋”。原来这是一个充满爱的姓名。

诗人月秋子有着丰富的生活经历,当过工人,演过戏,搞过戏剧创作,退休前又在电视台担任过编辑、记者、导演,退休后又醉心于诗歌创作,所以这些年我与他在一起时,总能听到人们对他的各种称呼,或“月老师”或“月老”“老月”“月导”或“秋子”……但这些称呼都与他的姓名相关。让我惊奇的是,我在主编出版他的这本诗集时,由于出版社让我提供他的身份证复印件时,竟发现他身份证上的姓名是张钟响!

原来,“月秋子”并不是他的姓名,只是“张钟响”的笔名。按照中国现行的户籍制度,姓名是真,笔名是“假”,无论是谁,亮出来的都必须首先是自己的真名实姓。月秋子为什么超越现实,“隐姓埋名”,如此看重自己的笔名呢?这使我联想到这些年他许多超现实的行为。比如他在与朋友聚餐后,好几次我发现,当有人去结账时,才发现他早已提前买单了:在人人向“钱”看的现实生活中,他也是这样超越现实,与众不同。又如我们相识后,有时竟把自己得意的诗句以短信的形式发到我手机上,让我提意见:在到处是诗和诗人的今天,谁还对诗如此投入呢?他却超越现实,仍然对诗如此钟情,如此认真。按说月秋子也年近古稀了,我在没有见到他的身份证前,因为常见他一身牛仔衣,头上不见一根白发,且总是行走如风,使我好几次想问他的年龄:是他充满生气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也超越了他现实的年龄……这使我理解了他为什么如此看重他这超现实的“姓名”,因为它不仅是他的生命之根、生命之源,同时,这根源也是使他的爱升华的根源:他的月氏古族早已作古了,现在他是汉族,那是他把对月氏古族的爱升华为博爱了;他的父母如今已化作为泥土了,他哪能不爱这块土地上生存的人们?这使他对父母的爱必然升华为一种大爱。更何况也是这爱,使他擎起了自己的生命的旗帜,能够超越现实:虽然退休了,仍然有梦有诗。

有趣的是,月秋子的诗竟是他现实情怀的翻版,不仅被博爱、大爱的思想感情所贯穿,甚至在创作方法上也如他超越现实的行为,是超现实主义的。

超现实主义是20世纪20年代兴起于法国的现代主义思潮,从1924年到20世纪60年代,历经半个世纪,扩及美国等二十四个国家,是一个有广泛国际影响的流派。代表人物是法国诗人、文学理论家布勒东。超现实主义者指责现实主义诗歌避开人本身,只注重表面的细节真实而不用力开掘人内心的真实,想以发扬无意识和非理性作为改革人生和社会的突破口,把解放人性和把人的精神、思想自由置于价值体系的最高地位,因而强调写梦幻世界、想象世界,凭着直觉、幻觉、错觉来写诗,希求把现实与非现实、理性与非理性统一起来,成为一种所谓的“绝对的现实”。这往往导致诗的怪诞、晦涩和不可理解。难能可贵的是,诗人月秋子并没有照搬这一创作方法,而是以自己对诗的认识为前提,对它进行吸收、改造,是属于诗人月秋子自己的超现实主义。

首先,他所展现的梦幻世界,并不是超现实主义强调的那种梦的原生态,也只是想象世界。这种梦的表象不仅出现在诗句中,甚至也一再出现在诗题中,如《梦乡的佛祖》《梦的夜》《梦的溪流》《我欢乐的梦》《梦雨》《梦开始的地方》《梦幻的春天》《后来,你走出梦里》等,其原因是为了强化诗的善美的基础:真;而更重要的原因则是要以此提示读者,即使那些没有“梦痕”的诗,也须以梦去解读、欣赏,否则会误入不可理解甚至觉得怪诞的迷宫。如“一只蝴蝶落在了寺院房顶的荒草”……“那只蝴蝶,侧身倾听每一个僧人的诵读/诵经的声音变得沉重起来/寺院的屋檐下,一只小鸟/守候着悬梁下死去的妈妈……/‘啾啾啾’的喊声,滴落着僧人的泪水/那只小鸟开始吼着/‘我不许妈妈死去!我要带你回家/带你回到春天……’/僧人们丢下经书,一起/纷纷去追赶春天的脚步”(《我要带你回去》)。它显然是在表达一种更广博的爱,即对生命的敬畏。但这种场景若不是在梦幻里,必然会让人觉得怪诞、失真。

从以上诗例中也可以理解,为什么这些诗只能是想象中的梦幻世界,也是因为这些诗大都有共同的主旨,即表达诗人生活中所呈现出来的博爱、大爱的思想感情,梦境的原生态是不可能为这些诗的这一主旨服务的。这也是这些诗的超现实主义与原生态超现实主义诗歌的不同。这一主旨同样也映现在不少诗题中。如《爱情会转移》《北墙,写满七月的爱》《爱意的不解和不欢》《服从主的爱怜》《爱与死亡》《爱上雨天》《霾里的爱意》《挚爱》等。同样,那些诗题和诗句中没有“爱痕”的诗也如前面的例诗,仍然是串在博爱、大爱的主旨上。

还有,他的超现实主义也注重与中国现实主义诗歌艺术传统的相融,特别是讲究诗的形象、意象和意境。这使得这些诗不仅具有一定的感染力,也给读者理解诗留下了联想的空间。如《告别》:“我始终快乐不起/不会忘记/那片片碎石,还有/天空飘来的黑云/告别了你的眼睛/在我梦魇的疆土上/快乐地舔着你的肌肤/如果你不是佛教徒/我会娶你为妻/当梦醒来/你被风卷去/呼啸的村庄里/我把你的倦意装在了/心里……”这是一首有情人却未成眷属的爱情诗,它有他们热恋时的生动形象,也有流言蜚语似“那片片碎石,还有/天空飘来的黑云”和她终于被这“风”卷去的意象。诗中虽然只一句“如果,你不是佛教徒/我会娶你为妻”,却蕴涵了一种深刻的思想:爱,需要有共同的信仰。

他的超现实主义,也使他表达的思想感情更符合现实。在这方面,最典型的该是《秋天很忙》:“秋天很忙。该收的庄稼/还在泥里/斑斓的蝴蝶在树叶上/开始了欢唱/我的心在树丛里飘落着喜悦/此刻,蝴蝶的手被风卷走/爱抚逝去。我吻着镰刀/吻着娇美的秋天/溪水隐没了我的倦意/秋天很忙。我的酒杯/降临在我顾虑的哀叹中……”这里既有“庄稼还在泥里”“爱抚逝去”和“我顾虑的哀叹”,又有“我的心在树丛里飘落着喜悦”“我吻着镰刀吻着娇美的秋天”的惬意,这不是矛盾吗?我认为,这种有失有得的秋天,正是脱离了秋天总是丰收喜悦的惯性思维而表达的真。它也是在象征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

在我看来,人的博爱、大爱的情怀,也是人的一切思想、行为的“目”趋向文明的“纲”。诗人月秋子正是因为“举”起了这个纲,使他有了在生活中到处能发现诗的目光,如因为爱,“我带着枣林的清香洗浴着人世的不公”(《河灯》),而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公正;因为爱而更看重人的自由,“从明天开始/我带你周游世界,到一个四周没有墙的 /地方……”(《墙》)。

认识一个诗人的过程,也是认识他的诗的过程。月秋子诗的超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不仅是他超现实的现实情怀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因为他知道:诗人,既生活在现实中,又必须走在现实的前面。

责任编辑 琳 子

猜你喜欢
博爱梦幻姓名
坚守初心三十载 静待花开终有时——常州市博爱小学华文教育
善解孤独所以博爱
博爱之歌
善解孤独所以博爱
梦幻鞋旅
梦幻褶皱
小记者档案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第一单元综合模拟测试卷
找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