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玉光
时间里的光——孔令剑诗集《阿基米德之点》阅读札记
韩玉光
一个人为什么会写诗?
读《阿基米德之点》前我又想到了这个听起来很愚蠢的问题,因为,我很快就被另一个问题所困扰:我为什么要读诗?也许,正是这样完美的对称性让一首诗的存在有了理由。诗人叶芝曾说:“一切艺术只要不是单纯的讲故事或单纯的描写人物,就都含有象征意义,就有着中世纪魔术师用各种颜色和形状做成的,并具有象征意义的吉祥物的目的。”当我们将事物的外形、特性或实用价值经过放大、变形等处理后成为吉祥物,就会赋予其新的寓意和内涵,或者说那是经过我们祈祷后重生的一种事物,然后又重新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很显然,叶芝发现了艺术与此相通的那个神秘通道,并作了一个重要的记录。
以孔令剑诗歌为例,我想说的就是作为象征的光。
汉语确实是一种神奇的语言,它将所有的事物放在了昨日、今日、明日之中,这个日,自然就是令人神往的光源。
正是借着这束光,我们得以在孔令剑的诗中看见他的身外世界与内心世界,在听到他的自白时有了与之对话的欲望。
三十年前
我在一个叶子低唱的夜里
仰望漫天繁星,梦想
会像它们一样发出光芒
而如今,我确如群星之一颗
只是这微弱的光芒
早已淹没在了万家灯火
——《更远》
诗人的梦想都被妥善地安顿在自己的诗行中,就像农夫将种子精心撒入春天的田垄。在这首《更远》的诗里,诗人分明是在懂得了“远”以后,又懂得了“更远”。一个孩子,仰望到群星后有了与之交换光芒的念头,但就像一个诗人写下第一首诗、第二首诗……之后,越来越觉得诗是写不完的,当一个人终于活成一颗星辰以后却发觉不过是万家灯火之一,从远到更远,一个诗人所体验到的,恰恰是空间转换为时间以后所带来的光芒的启蒙。我们渴望着光,却总是被新的黑暗吞没,如同诗人写到的:直到黑夜蒙住眼睛他才发现自己竟是这世界唯一的陆地(《里程》)这种自觉的警醒,无疑也是一个经过青春期躁动的青年诗人置身于新的里程碑时,一个醍醐灌顶的超验时分。他感到:许多事物在一片光芒里消失(《许多》)。事实上,并非许多事物已经消失不见,而是成为了记忆中的光,一点一点的光,融入了一片光芒里,这种短暂的视觉盲区将会在不久以后重新变得清晰起来,一个人,终将会带着属于自己的光继续行走在生活之中。
作为一个80后诗人,孔令剑是在传统与现代性相互对峙相互妥协的时代里出生、成长起来的。他的作品更大程度上接近70后诗人的特征,也就是说,当中国80后诗人开始解构、颠覆传统的时候,孔令剑毫不犹疑地选择了诗言志的传统。在同龄诗人拒绝深度写作,进入个体的个性化的日常碎片写作时,他的诗中依然闪烁着象征的光芒。在他看来,同一片光亮,只为看见那光亮里虚幻的叶片(《幻境》),虚幻一词,正是他迫切想作为翅膀的两片叶子。与大多数80后诗人不同,诗人孔令剑似乎不能顺理成章地归入“飘泊的一代”、“另类的一代”,他更像一个活在城市里的稻草人,想象着麦田边的小屋,看见了“而立”的红绿灯。即使有飘泊,也是心灵的自由行走,而不是身体;即使是颓废,也只是身体的偶尔酒醉,绝不是内心的无望。
我抄录他的一首《动与静》:
动与静
河水流动
无法把桥带走
你站在桥上
却被流水带走
这首四行绝句里,流动的河水犹如从不停息的时间,生活就像诗人寄身其中的一座桥梁。与卞之琳的风景不同,孔令剑在桥上看见的,是一个个不断消失的自己,他说出的,是一个人在赫拉克利特的河流里蓦然看见了深陷时间里的背影。诗人孔令剑说:我常常消失在自我之中,我承认。
写下字
称作诗,或者仅仅是
几条扬起的皮鞭
把一个个陌生的自己
向某个光亮的地方驱赶
——《自白》
与其说是自白,不如说是一种诘问,或者,是与自己的不断互搏与纠缠。博尔赫斯在他的《关于惠特曼的一条注解》中这样写道:“拜伦和波德莱尔在他们光辉的著作中,戏剧化了他们的不幸;惠特曼则戏剧化了他的幸福。”在前辈诗人将幸与不幸戏剧化以后,孔令剑仍然乐意继续自编自导自演属于自己的剧目,他偶尔也会用替身来完成一次高难度的落地动作——
而那月亮——
婴儿的脸庞
黄金的目光
如他此刻的心
一声不响
——《来源》
月亮的光芒,黄金的光芒,就像婴儿心上的光芒,安静而迷人。当一个人终于发现自己是一粒微尘的时候,却没有看见这微尘有着与水滴一样的透明和清澈。好在,诗人同时发现了那个曾让阿基米德有过万丈雄心的“点”——
可以撬动世界的点
虚妄的点
在那个纯粹的空间
和青春里闪现
——《阿基米德之点》
而很快,诗人又发现了——
光芒里有曾经的每一个细节
我就在其中,从一颗
向另一颗尽情跳跃
——《夜晚》
那是时间里的光!照耀到过去的光芒,还将照耀今天与明天。让无数人为之倾心于焦虑的时间,即是真实的,也是虚无的,更是作为某种象征存在的。我更愿意将它视为一种富有秩序的光芒。有时候,时间即是光芒本身。显而易见,诗人孔令剑也看见了这一闪即逝的光:
一张张陌生的脸孔闪现
如同在记忆中
发出光芒
另一些记忆被唤醒
——《在一间教室》
诗歌即记忆。由此,我们似乎也有了偷窥到写诗与读诗理由的欣喜。一个诗人,穷其一生,将时间与光烧制成形状各异的砖块,并立誓要用这些砖块建造通天之塔。这是一件水中捞月的工作。但既然是工作,就必须认真去完成,就必须拥有里尔克所谓的“忍耐”的品格。我相信,每一个诗人毕生的努力,同样是诗人孔令剑正在进行的努力。他的诗,正是中世纪魔术师手中的吉祥物,它们通过不同的外形传递着相似的祝福,对自己,也对他者。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起来,那个撬动诗人内心世界的阿基米德之点,都是一束光的焦点,是幻象的,亦是象征的。我烧制它每一首并用它来建造我的墓地(《诗歌》)。这就是诗人内心的诗歌,另一方面,诗人又在诗歌里祈祷的同时默默许愿:我想要得到的,你总是把它们高高挂起。就像摇晃一颗愿望的灯笼(《对话》)。一切艺术,最后都向往着光,在这个意义上,时间从未抛弃过诗人与诗,就像光从来不会抛弃黑暗,孔令剑,一个镜中看花的诗人,最终呈现给我们的将是一朵象征之花,那花瓣上,有时间之露珠,有光芒之灰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