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哲理与诗情中荡漾—读赵振元《今夜又下着雨》

2017-11-14 02:08何建明
散文诗世界 2017年9期
关键词:散文诗星辰哲理

何建明

散文诗研究

在哲理与诗情中荡漾—读赵振元《今夜又下着雨》

何建明

今晚确确实实下着雨。夏至秋来,突然下一场不小的雨,绝对是件爽心润体之事!读书也是如此。今晚读的是赵振元先生的《今夜又下着雨》这部散文诗集。本来我就一直喜欢读散文诗,那种无拘无束的抒情与文字,那种清醒与狂野,那种高度与低窥,那种深入而浅出,那种反正你想怎么写就怎么来的文体,显然只有散文诗才具备这种风格。

散文诗,就像一把扬起的珍珠,撒落时如一片云霞,着地时粒粒珍贵如钻;

散文诗,就像一锦五彩的绸缎,展现时能拉推江山,收拢时脉脉温情柔如水;

散文诗,更像一座宏钟,每一声“嘀嗒”,似奋催你前行的步履,更像警钟长鸣于心的法典……

散文诗在中国已有百年历史,却并未在文坛尊座上与小说、诗歌和戏剧等并起并坐,显然不让散文诗入列的人并不知道文章之外还有更美的篇章。散文诗文体是否成为文学大军的一支强兵,显然并非靠几个吃偏食的信口开河的“文霸”所能左右的。

中国的散文诗斯于民间、盛于民间,如今越来越被一些诗人兼散文家的文学“边缘人”所推崇并掀风作浪。

赵振元是中国当代散文诗创作中的一员大将。这与他钟爱散文诗这一独特而有充分魅力的文体有关,当然更多的是他的人生经历让他领悟到用文字“记忆”的意义,正如他所言:那些往事,历历在目,如同昨日星辰,依然闪耀,这昨日星辰是今日星辰的延续,那些往事是今日故事的开始,永远不会在银河中坠落,永远闪烁在心中……每一个人都有“文学情缘”,而最重要并能够迸发出“作品”的文学情缘,总是生活的感悟所产生。相信赵振元先生也不例外,或者他更比别人会生活、敢生活、能生活和真生活,所以他才有了书写“散文诗”的另一种人生境界——我称之为另一种人生境界,是因为一般的人也可能有丰富多彩的人生,但未必能像赵振生先生用散文诗的形态将其记录下来。

我注意到,赵振元先生的作品,从2015年开始,连续几年间,甚至有的时候是在连续几个月中每天都在进行“散文诗”的人生,这令人极大兴趣:一个人在一边工作,一边进入有意识的主题创作,繁重的工作毅力和逍遥般的游思并在同一个过程中,那是需要超凡的才情与意志的。这也是为什么我说赵振元先生的散文诗内容,时时处处、字字行行间,都充满了哲理与激情、理智与浪漫融为一体的原因。

散文诗的特点,在于“散”而又“诗”,关键在于情至极、境若诗。我读赵振元的这本《今夜又下着雨》,这种感觉特别强烈。他的所有作品“题”是随性而出,但内容又紧扣主题、层层剥削至心,对每一个主题都能分析透彻,既哲理明慧,又抒情勃发,让人感觉每每是炎热之夏捧得一碗清凉的绿豆汤下肚——很爽、很过瘾。

写散文诗是哲学家和诗人的复合体,既要有对生活的深刻度,又要对生活充满色彩感,这就是难度。赵振元的作品很好地让他成为一个令人尊敬的哲学家和诗人。我喜欢读如《一点点》《回归简单生活》《取舍》《决断的时刻》等等,凡当过一定职位的人,都与他有同样的感受,有时做好事并不为他人所知,有时痛苦的决策远比那些自认为“不公”的人痛苦得多。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像赵振元先生这样有“领导经历”的人,写出的散文诗,要比一般文人的生活理解和面与宽度,都会深刻与广大些。

读数十篇作品,可以看出赵振元先生是个对社会与个人都非常精细体味的人,这种精细表现在他对某一个问题的理解与体会的精到与独特、准确与深刻;至于他的体味浓度是跟其本人的爱好与志向、情感与品味相关。读其作品,便知赵振元先生为什么很在意“今夜又下着雨”,因为“下着雨”,就能“在夜雨中思考,如何跨界突围”,而“这雨水冲刷历史,这雨水昭示未来,未来仍艰巨,要学会在雨水中保持坚强,保持清醒,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不管遇到什么阻力,都要在风雨中继续前行,直到雨过天晴,朝霞满天……”

“今夜,依然下着雨。”我看着北京的夜晚,真的在下雨呵!看着窗外的雨流,再读赵振元先生的作品,似乎也与他一起感受“这雨与过去告别,与未来握手;雨,带着新的希望,带着新的思想;雨,带着新的丰收,带着未来的灿烂前景”的美妙感觉。

这感觉是清新而美好的。

这感觉就是散文诗的美!

2017年8月30日于北京

(何建明,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华文学基金会理事长,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劳动模范,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曾三次获鲁迅文学奖、五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四次获徐迟报告文学奖。)

猜你喜欢
散文诗星辰哲理
散文诗的时代性、视野与创新
散文诗小型张读本
月夜星辰
散乱星辰
王贞仪:不顾禁忌仰观星辰的传奇一生
散文诗,放逐心灵的天空和旷野
金达-爱德杯国际散文诗大赛获奖名单
哲理漫画
漫画哲理
On the Development of Second Language Education Awareness Among ESL Teac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