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洋种子”背后的种业之痛

2017-11-13 08:33郑涵予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种质大棚作物

郑涵予

一公斤日本产甘蓝种子卖到6800元、一粒进口番茄种子售价15元、胡萝卜种子则卖到每罐1.2万元……这些“洋种子”价格几乎是同类国产种子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令人咂舌。眼下,又到了北方反季节大棚蔬菜的种植时间,农民和经销商又要在高价“洋种子”和低价国产种子之间进行两难抉择。

很多人或许不知道,发展势头迅猛的大棚蔬菜产业有个致命“软肋”:高端蔬菜种子市场被外国公司占据。“国产种子在大田卖得不错,但在大棚里确实不好卖。”山东寿光种子经销商刘山向笔者坦言。

据估测,今年我国设施蔬菜播种面积将达5900万亩。与这个日渐庞大的产业相比,我国高端蔬菜育种技术滞后,正成为这个产业最大的短板。

“洋种子”盘踞高端蔬菜市场

山东寿光是全国最大的大棚蔬菜基地,以反季设施蔬菜种植为主,与美国加利福尼亚、荷兰兰辛格兰、西班牙阿尔梅利亚并称“世界四大蔬菜区域优势中心”,几乎一户普通菜农就管理一两个大棚。美国孟山都、瑞士先正达、荷兰瑞克斯旺等国际知名种子公司都在寿光设有分公司或建有研发中心。

在寿光,国产种子在大田作物上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但难以走进大棚。据统计,目前“洋种子”仍占据寿光35%的份额,在高端品种中份额更大,有的甚至垄断。据刘山介绍,“迎风”是日本越冬甘蓝的一个品种,能把甘蓝在田时间延迟一个月,就是1~4月的整个冬季都能结球,并且卖相好,商品性极佳。目前,“迎风”占据了这一茬口60%的市场份额,一公斤种子卖到6800元。事实上,寿光市场上天价种子并不少见:海泽拉的“夏日阳光”樱桃番茄种子售价每粒15元,SAKATA的316胡萝卜种子卖到每罐1.2万元,瑞克斯旺的茄子种子接近每袋2000元。

在另一个蔬菜高产地天津,黄瓜种子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大白菜种子占全国市场销量约30%。据天津市种子管理站刘士丛介绍,除了黄瓜、大白菜、花椰菜等几个具有自主产权的品种,“洋种子”依然占据着高端蔬菜、花卉等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市场,跨国公司采取先低后高的价格和相对灵活的经營方法,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据悉,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多家跨国公司在一些主要蔬菜作物,如设施茄果类蔬菜、春白菜、春萝卜、洋葱、胡萝卜、耐寒甘蓝等品种方面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在今年全国种子“双交会”种业高峰论坛上,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局长张延秋指出,2016年中国农作物种子进口总额20亿元,进口蔬菜种子12.2亿元,占到61%。在市场价值方面,外资企业以20%的市场份额占据了50%以上的厂商环节利润,控制了中高端蔬菜种子市场,在某些作物上曾一度控制了种子的定价权,种子零售价是同类国产种子的3~20倍。像青花菜,国内种植面积70万亩左右,蔬菜面积占比只有0.2%,但种子市场规模近2亿元,被国外品种垄断。

偏爱“洋种子”实属无奈

种子经销商陆峰向笔者介绍,对于大多数菜农来讲,虽然“洋种子”价格偏高,但扣除成本后的种植利润仍比廉价的国产种子高很多,还是会选择购买种植。很多国产种子虽然价格便宜,但产量低、品质差,经济效益很低。据了解,“洋种子”获胜的关键在于具有无可替代的高质量优势。刘山告诉笔者:“大棚蔬菜各方面投入较高,一旦种植过程中出现问题收成不好,菜农可能这一季都要血本无归。大棚蔬菜多为反季,对种子的抗病性、越冬能力要求很高,为了求稳,许多菜农还是选择跨国公司的‘洋种子。”“洋种子”虽然价格高昂,但品质有保障,国内相应的品种质量和稳定性相差较远,购买“洋种子”也是无奈的选择。

除了质量,服务上的差距也是诸多经销商选择“洋种子”的原因。据刘山介绍,像先正达、海泽拉、瑞克斯旺等公司,一般都有专门的技术服务人员全程跟踪,万一有问题会随叫随到。而国内蔬菜种企规模小,服务跟不上,轻则回避问题,重则以次充好、套用名牌。刘山感叹道,作为经销商来说,正是因为外国种企的服务让人省心,大多数经销商才会宁愿高价也要坚持进货,就是怕一旦出了问题,农民找上门来,可以找到人来解决问题。

科研投入不足是“硬伤”

长期以来,中国种业育种创新的重心集中在玉米、水稻、小麦等审定作物上,对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的重视程度不够,尤其是甜菜、向日葵、菠菜、胡萝卜、青花菜、洋葱等作物育种创新存在短板,种子严重依赖进口。同时,中国蔬菜育种机构研究不均衡,据统计,从事番茄、辣椒等茄果类蔬菜育种工作的单位比较多,黄瓜、西瓜、甜瓜等瓜类蔬菜次之,从事菠菜、芹菜、莴苣、芥菜、菜薹(心)、菜用大豆等特色蔬菜作物育种工作的单位少,仅有1~3个。

种业整体科技创新能力较弱,主要限制因素在于研发投入低。根据相关上市公司2016年年报,中国年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种企的年均研发投入在营业额中的占比在3%左右,低于国际公认5%的正常线。即使是中国种企的佼佼者,投入强度连续3年超过5%的只有隆平高科和神农基因两家,这与跨国公司动辄每年10%、10亿美元以上的研发投入相比,不在一个数量级上。上市公司尚且如此,缺乏资本市场支持的广大蔬菜种企更可想而知。

大部分民营蔬菜种企几乎得不到科研项目支持,育种资源匮乏,急缺高层次人才。由于企业规模较小,科研育种投入不多,顶尖科研人才和中青年专家不愿意去种企工作,企业难以组建高素质的科研创新团队。

数据积累是短板

国内外种企的差距是多方面的,产品质量、服务差异直接看得到,还有很多看不到的东西,数据就是一类。蔬菜种子品种繁多,国外很多种企的种质积累达百年。

北京通州国际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高通量分子育种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吴坤生博士介绍,孟山都2000年建立了DNA数据库,目前一天的运算量在100万条以上,一年积累的数据量上亿条。通过对不同环境、不同群体、不同个体的分析,基因型跟环境的关系清清楚楚,基因预测很准确。而国内种企停留在用笔记本记录上,所有种企的数据加起来还没有孟山都一家的多。国内种企在分子育种、遗传育种、生物育种等方面的瓶颈不是三五年就能突破的。

华智水稻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健也认为,从经验育种到精准育种,建立数据库的意义是重大的。常规育种一般需要8~10年,通过田间试验选择优良品种。进入精准育种时代,除了常规育种技术以外,还需要分子标记、生物技术、生物信息等技术,把过去单一的研发功能变成多功能研发平台,育种的精确度会大大提高,育种时间可以减少5~8年。

据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统计,目前,中国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系统拥有200种作物41万份种质信息,主要作物栽培品种基本收集齐全。但是,目前作物种质资源利用率仅为3%~5%,有效利用率仅为2.5%~3.0%。即便如此,种质资源储备和利用也只局限于国家层次的一些研究机构,种企的利用相当少。反观跨国公司,孟山都生命科学中心已完成大豆、玉米、番茄等品种的基因测序,可根据需要按照育种目标选择目的基因进行电脑配组,育种速度和选择优良性状的准确度大大提高。endprint

猜你喜欢
种质大棚作物
大棚妹子
大棚换茬季 肥料怎么选
谨防大棚房死灰复燃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作物遭受霜冻该如何补救
四种作物 北方种植有前景
原地翻建大棚 注意啥
内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潜在应用
亚麻抗白粉病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无人机遥感在作物监测中的应用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