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粮难吃

2017-11-13 18:39汪朗
特别文摘 2017年11期
关键词:都统官员

汪朗

中国的官吏,很早便有皇粮可吃。

春秋战国时,秦国官员的收入主要是实物,按官职大小配给粮食,作为工资。一年领取皇粮一百石以上的为“有秩吏”,已进入干部序列;能挣到六百石以上者,则属于“显大夫”,相当于现在的高干了。当时要了解干部的级别,办法十分简单,只要看看该人吃多少皇粮就行了。低级官吏的年薪不过五十石,高的可达千石。

秦汉年间,中国北方的主要农作物是粟,即谷子,因而支付官员的粮食也以此为基准。可百姓缴纳的皇粮杂七杂八的什么都有,为了统一工资标准,国家制定了专门的法律,明确各种粮食折合成粟的比例,省得官员攀比。《秦律·仓律》中便规定,稻禾一石,可以抵顶粟二十斗;大豆、小豆和麻籽,“十五斗为一石”。由此可见,当时的稻谷还是挺金贵的,小杂粮却不怎么吃香,和现在的行情不同。

吃皇粮人数最多的大概要算清朝。除了文武官员外,北京城里的八旗子弟,无论当不当兵,做不做事,都能领一份钱粮,俗称“铁杆庄稼”。京城旗人多的时候有六十多万,为了供养这众多的人口,朝廷在北京东城建了十三座大粮仓,专门储存从南方运来的米粮。如今这些粮仓虽然不复存在,但名称却还保留着,包括禄米仓、南新仓、北新仓、海运仓等。

吃皇粮的闲人多了,正经干事的俸禄自然就少了。清朝京官,一品年俸不过白银180两,二品155两,最低的九品只有35两。每两俸银同时配给俸米一斛。到了咸丰光绪年间,国库吃紧,京官工资还要打八折,日子更加清苦。好在只要人在官场,办法总是会有的。

清代中期有一官员名叫张集馨,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被任命为陕西督粮道,负责征收皇粮供应军队,一年要收米豆麦二十万石,发放十九万多石,结余归己。陕西粮道是全国著名的肥缺,据说一年有三四十万两银子的进项。不过,张集馨的亲身体会是只有六万多两,而且还有许多固定开销。

其中,要给官员送礼:“驻军将军三节两寿(即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以及官员和夫人的生日),粮道每次送银八百两,有表礼、水礼八色,门包四十两一次。两都统每节送银二百两,水礼四色。八旗协领八员,每节每员送银二十两,上白米四石。将军、都统又荐家人在仓,或挂名在署,按节分账。抚台分四季送,每季一千三百两,节寿但送表礼、水礼、门包杂费。制台按三节致送,每节一千两,表礼、水礼八色及门包杂费,差家人赴兰州呈送。”此外,来往西安的官员吃饭、听戏的费用,馈送的盘缠,都要由粮道负责,一次大约二百两银子,“通计每年用度,连京城炭敬,总在五万金上下,而告帮告助者不在其内。每年入项约六万金,再除私用,亦无复多余”。

张集馨送礼名单上的官员,既有将军、都统等军队领导,也有陕西巡抚(抚台)和陕甘总督(制台)等行政上司,这些人收受的礼金,属合法收入,不必担心受到查处。当时的陕甘总督,就是林则徐。看来只要官做得够大,各种皇粮都会有的,是不是肥缺并不重要。

清朝的皇粮多为老米。官仓的稻谷长期存放之后,颜色转黄,米质变糟,这便是“老米”。虽然属于变质食品,但管仓者照样发放:白给的东西,爱要不要。老米原先只是没錢人家才吃的,毕竟聊胜于无。后来,有人研究发现,具有皇家特色的老米通过长年存放,去了油性,既开胃又爽口,比新米还要好吃。此“老米优越论”一出,迅速得到响应,就连皇上都把老米摆上了餐桌。光绪七年元宵节那天,万岁爷一天三顿饭,顿顿都有“老米膳、老米溪膳”。由于最高当局倡导,老米顿时身价百倍,一些粮行还专门向贫困八旗人家收购未到期的米券,到期后到官仓领取老米再转售给那些慕名求购者,售价比新米还要高。

大清国一完,老米也跟着掉价,虽然还有遗老遗少留恋这一口儿,但一般人家是不再问津了。离开皇粮,起码食品安全更有保障。如今,如果有谁再把变色发糟的老米拿到市场上兜售,肯定会被扭送到工商局,告你出售劣质商品,危害大众健康。世上许多事情,是不可以随意刮风的,一刮风,难免把老米这样的糟粕当作精华,闹出笑话。

(摘自《衣食大义》中国华侨出版社 图/亦晨)

猜你喜欢
都统官员
《吉林通志》清乾隆年间三姓副都统正黄旗舒通阿考补
清代黑龙江地区的副都统及驻防城
清代乾隆朝察哈尔都统群体特征研究
官员在线
官员在线
官员在线
官员在线
官员在线
清代珲春副都统衙门档之户口册浅析
都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