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峰
(吉林省通化市人民医院,吉林 通化 134001)
纵隔型肺癌的CT及MRI诊断价值对照研究与分析
赵晓峰
(吉林省通化市人民医院,吉林 通化 134001)
目的探讨纵隔型肺癌患者采取CT与MRI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接诊的纵隔型肺癌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完整,经术后病理证实,包括中央型肺癌24例、周围型肺癌16例,均实施CT与MRI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式价值。结果CT与MRI诊断纵隔型肺癌不论是中央型还是周围型,其诊断符合率均为100%;CT诊断可见边缘不规则肿块,外缘呈分叶状、毛刺状,纵隔淋巴结肿大,伴有阻塞性肺炎与肺不张等,而MRI除了前述情况还可见肿块侵袭胸椎、胸壁及胸膜等。结论将CT与MRI诊断应用于纵隔型肺癌中均有不错的诊断价值,诊断符合率较高,但MRI还可进一步检出肿块侵袭情况。
纵隔型肺癌;CT;MRI;诊断价值
肺癌属于临床常见疾病,纵隔型肺癌属于其中比较特殊的一种,因发于患者肺内,存于纵隔处[1],极易和其他疾病混淆而出现误诊。若能及时确诊与治疗,很大程度上可降低其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有关研究报道中指出,本病在40岁以上男性中好发[2],常用的诊断方式有X线、CT及MRI等,其中X线逐渐被淘汰。为了进一步探讨纵隔型肺癌患者采取CT与MRI诊断的价值,我院针对接诊的40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纵隔型肺癌的患者实施了对照研究,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共计纳入对象40例,全部为我院接诊的纵隔型肺癌患者,纳入时间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纳入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完整,签署知情同意书,术前均进行CT与MRI诊断。40例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36~76岁,平均年龄(56.8±5.6)岁;术后病理证实有24例为中央型肺癌、16例为周围型肺癌,鳞癌14例、腺癌11例、小细胞癌15例。
1.2 方法
1.2.1 CT诊断:CT诊断所用的仪器为GE32排螺旋CT机,管电压为120 kV、层厚为5 mm、螺距1,患者采取仰卧位,从肺尖扫描至肺底,实施平扫。平扫结束后可对患者实施增强扫描,将300 mg/mL对比剂优维显以高压注射器实施肘部经脉团注处理,注射速率控制在2 mL/s,总共注射100 mL,注射完毕后等1 min后扫描。
1.2.2 MRI诊断:MRI诊断所用的仪器为西门子超导1.5T MR,以矢状面SE/FSE实施常规平扫与增强扫描,其中平扫包括横断面与冠状面T1WI与T2WI,前者参数包括TR 821.0 ms、TE 10.0 ms,后者参数包括TR 3380.0 ms、TE 88.0 ms,并加用冠状面或横断面脂肪抑制T2WI处理;增强扫描则包括横断面与冠状面T1WI,参数包括层间距0.5~1.2 mm、层厚8~10 mm,利用高压注射器将0.1 mmol/L钆二乙三胺五醋酸注入,速率控制在2.0 mL/s,注射完毕后实施增强扫描。
1.3 统计学处理:将本次研究的相关数据录入EXCEL表格中,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予以卡方(χ2)检验,以P<0.05作为统计学有意义的标准。
2.1 组间诊断结果对比:CT与MRI诊断纵隔型肺癌不论是中央型还是周围型,其诊断符合率均为100%,见表1。
表1 两种诊断方法结果比较[n(%)]
2.2 组间影像学结果比较:CT诊断可见边缘不规则肿块,外缘呈分叶状、毛刺状,纵隔淋巴结肿大,伴有阻塞性肺炎与肺不张等,实施增强扫描后肺部肿块表现为不均匀强化,而MRI诊断除了前述情况还可见肿块侵袭胸椎、胸壁及胸膜等,其中T1WI为中等信号、T2WI为较高信号(中央高信号),且冠状面与矢状面可见支气管狭窄、闭塞,增强扫描后肿块出现明显强化表现。
肺癌在临床比较常见,纵隔型肺癌作为比较特殊的类型,临床并不常见,主要在贴近纵隔膜处好发,发病初期往往和纵隔内膜较大淋巴结融合,使得肿块则更大[3]。此外,纵隔型肺癌在一定程度上和原发性纵隔肿瘤相似,使得临床误诊或漏诊率较高,为此若能准确诊断与尽早治疗,对于改善预后有着积极的意义。在临床诊治期间,除了要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查体及观察症状外,还需结合影像学方式诊断,包括X线、CT及MRI等,其中X线分辨率较低,使得漏诊率较高,而后二者则在近几年成为主要诊断方式。
我院针对接诊的40例纵隔型肺癌进行研究,均经术后病理证实,术前均采取CT与MRI诊断,结果显示两种诊断方式诊断符合率均达到1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CT诊断与MRI诊断均可见肿块边缘不规则,外缘呈分叶状、毛刺状,纵隔淋巴结肿大,伴有阻塞性肺炎与肺不张等,而MRI还可见肿块侵袭胸椎、胸壁及胸膜等,CT增强扫描为不均匀强化,而MRI增强为明显强化。CT技术是临床诊断比较常用的方案,有着无创性、操作简单方便等优势,增强扫描后可判断病灶和肺部血管的联系,同时能直接观察支气管受累情况,对病灶形状与密度、周围组织等情况进行明确[4]。不过,CT扫描有一定放射性,对人体会造成危害,在临床诊断时需加强重视。MRI诊断属于比较先进的技术,有着组织分辨率高、无创、多参数、多方位等优势,可形成多序列与多方位成像,从而对淋巴结、肿块等转移现象有更好的敏感度,可明确侵袭胸膜、胸椎等情况。MRI诊断扫描时间较长,但对人体无放射性[5],为此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纵隔型肺癌在临床上属于特殊肺癌,并不多见,为此诊断时不仅要观察临床症状、查体及询问病史,还要结合影像学诊断综合评价,CT与MRI诊断均有不错的临床价值,符合率较高,但是MRI诊断可以进一步明确肿块侵袭程度,从而更好地为病情作出评定,便于治疗方案的制定,值得借鉴。
[1] 林永平.纵隔型肺癌CT及MRI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效果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13(2):24-26.
[2] 盛爱萍.74例纵隔型肺癌的CT及MR表现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3):205-206.
[3] 郑志敏.CT及MRI应用于纵隔型肺癌的临床表现与诊断效果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5):129-131.
[4] 郝增华,王东云,左鹏,等.纵隔型肺癌CT及MRI临床表现与诊断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32):48-49.
[5] 于立军.CT与MRI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比较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5,20(3):416-419.
R73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30-003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