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净化的红海
——色达五明佛学院之行

2017-11-13 16:30李冉英
北极光 2017年11期
关键词:佛学院藏式小木屋

⊙ 李冉英

那片净化的红海

——色达五明佛学院之行

⊙ 李冉英

耀眼的红、沉静的红、明空的红、深邃的红,眼前是一大片密密麻麻的红,自峡谷的最高处铺至山脚,为这片并不算大的山谷穿上了世间任何设计师都无法想象的红衣,让每个走进它的灵魂都会为之一颤,这种震颤,是视觉与灵魂碰撞后催生的火花,那么明,那么亮,仿佛黎明前跃出地平线的浑圆初阳,让所有能量都被它牵引着,吸引着……

第一次看到这幅震撼灵魂的画面,缘于一位喜爱摄影的陌生人空间,他为这幅照片命名为:最后一片净土一一色达五明佛学院。惊诧于在人迹罕至的高原,居然会有如此重重叠叠让整个山谷披上红装的规模巨大的修行之所!而看过介绍才知道这成千上万的红色木屋是一个个自愿到此修行的居士自愿建成!没有人刻意去规划,去设计,就这么一座又一座,见缝插针般慢慢铺展开来。红色的小木屋在阳光下泛着溫暖的光辉,如同一个个披着红色袈裟的灵魂在寂靜的山谷禅定!即使观者并非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也会被那片密如蒲草般的信仰与执着所感动与折服。那时便暗暗下了决心,此生一定要到那片神奇的所在看看。

当我与老公开着小车行驶于川西高原时,那份期待与神往无以言状。当翻越许多座海拔四至五千米的雪山,在满是尘土飞扬的高原上艰难跋涉,克服难以言状的高原反应,到达梦寐的色达五明佛学院大门前时,我依然有恍如梦中之感。

时值国庆,各地前来的小车已将这片不大的喇荣沟挤得水泄不通,狭窄的水泥路上小车已经无法通行,顾不上高原反应带来的剧烈头疼,我和老公迫不及待地下车步行,艰难地往山谷的那片红色靠近……

真正走近那片密如蛛网的藏式小屋前,我依然被震撼了!密密麻麻的红色小屋,依山而建,一眼望不到边,如红草地般铺满山谷的任何一个角落,如同开在高原稀有而珍贵的红莲,更似一个个以禅定的姿势打坐于雪域高原的修行者,密密实实地静坐于海拔四千米的峡谷之中,在距离阳光最近之处,将“诸法无我,诸行无常,寂静涅槃”的色彩物语写上山谷的一草一木!那铺天盖地的红,如同一支支自九天坠落凡间的鼓锤,在落入眼帘之时,能够如此真切地让人感受到声声震耳欲聋的巨大轰鸣,正从沉睡经年的本我心灵大鼓上响起,一声又一声,如渺渺山谷的回音,又似清晨低沉而又响彻四方的梵音,正将尘世中沉睡的灵魂触不及防地唤醒。

站在这片震撼灵魂的红色世界,不得不惊叹于信仰的坚不可摧!当小车行驶在色达境内的座座高山与峡谷之中时,我还一直疑心这海拔四千多米的枯草荒山背后,如何能隐藏一个浩大的工程,但当这片奇迹惊人地展现于我的眼前时,我却不得不相信这一奇迹并非传说,而是真真切切的真实!想象着二千五百年前佛祖释迦牟尼佛于菩提树下大彻大悟,自此,在无尽轮回中不停流转的众生,有了脱离六道轮回的机会,而佛祖对宇宙万物深邃透彻的理解又是如何翻越世界最高的屋脊而成为密宗,驻扎于一代又一代雪域高原人的心上,成为世世代代藏族人坚不可摧的信仰。无法想象,多年前密宗红教法王晋美彭措,是怎样在这连杂草也无法长高的偏僻喇荣沟,开创了仅仅只有36个弟子的五明佛学院?而短短的二十多年间,这深邃的红色,又是如何吸引成千上万的人们,不远千里万里,抛却繁华的现代生活,远离电视、电话、网络等舒适的现代生活方式,从海拔不到十米、百米之地,辗转到了这片海拔4000多米的纯净之地,自愿修建了一座座简陋却丰厚的红色藏式小木屋,成就了规模达到几万人的世界最大佛学院!在这样执着的信仰前,与其说是海拔距离的攀升,不如说是心灵精神的一次飞升。

看惯了都市整齐划一而扭曲自然原貌的城市化进程,这自然的山谷、有些许零乱而简陋的小木屋,瞬间将人们的视觉定格在了农耕文明时期,离开了高楼大厦与人为修剪的城市花园,人们再难找到昔日质朴的自然小镇原貌。而这里却还原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种种细节。这里看不到城市里被胡乱丢弃的废纸残渣,看不到城市里的白色垃圾,甚至在人与牛马和谐相处之地,也看不到动物的粪便。

走在有些杂乱而密集的藏式小屋之间,抬眼望去,小屋简陋而狭窄,也许连基本的卫生间也没有,而这样的条件却让成千上万的人们趋之若鹜,也许于普通人来说会深感不可思议,但对于一位真正的修行人来说,这却是最基本的修行。在翻越色达的亚拉神山之时,看到雪山上有不少的洞口,曾经问过一位偶遇的藏族同胞,她告诉我说那是历代高僧大德修行的所在,他们常常会一个人独自在山洞闭关修炼半年一年甚至很多年,严寒、饥饿等不可思议的自然条件,并未摧毁他们的意志与信念,因为他们坚信,惟有像当年的佛陀一样经过艰苦的人生苦修,方能戒除世间的种种贪嗔痴慢疑,才能于禅定之中明心见性,从而超越六道轮回成就正等正觉。

芸芸红尘中的众生,也许都贪图物质的享受而不信或者不愿意遭遇这样的清苦修行,因此,才会有如此多的众生走在这永无止境的轮回路上。这些小屋里住着的人们,早已不在乎人生路上的富贵荣华,财富权力,因此,才会有那么多昔日的达官贵人、大学教授,放弃优越的物质条件而选择这方简陋的小木屋进行心的修行,在人生的取与舍,留与弃上,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方热土,如当年的佛陀释迦牟尼抛弃净饭王子的优越条件,而踏上了一条利他的修心之路!

黄昏的阳光静静地洒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将一望无际的座座小屋镀上了金色的光芒,尽管人流穿梭不息,山谷与小屋却是那么安静而从容,静如深谷中的一株幽兰,静静地释放着洗涤灵魂的幽香,让每位走近它的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猛吸一口气,为的是体会那份沁人肺腑的馨香!这种馨香既有各种不同基调的敬佛之香的味道,更有一种浸入肺腑的纯净与超脱。这重重叠叠的藏式小屋,放在城市的任何一隅都将形成震耳欲聋的嘈杂之声,而在这寂静,也只有在这样的山谷,一切嘈杂之声都被屏蔽了,成千上万所藏式小屋中惟能听到传来的拨动心弦的低沉念经之声,汇成時而清晰時而模糊的梵音,宛如天籁一次次拨动灵魂最柔软的部分。

猜你喜欢
佛学院藏式小木屋
《草原上的小木屋》——拓荒者的奇妙之旅
弯腰的哲学
春穗奶奶的小木屋
弯腰的哲学
“藏式”年味:“洛萨扎西德勒!”
“大丰收”和小木屋
藏式碉房建筑形态与装饰色彩研究
藏式古建筑木结构损伤识别的数值模拟
MOUTHWATERING MUTTON 暖胃的藏式羊肉
交友小木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