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子皓
浅谈佤族圆圈舞的风格特点与传承分析
魏子皓
佤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佤族圆圈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内涵深刻,是我国舞蹈艺术瑰宝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随着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交流,佤族圆圈舞的精髓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并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不断接受和融合外来先进文化,使今天的佤族圆圈舞既有纵向传承的独立性,又有横向传播的融合性。但由于佤族文化晚开、经济社会发展滞后、艺术人才奇缺、传承方式单一,在传承、发展中仍然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因而传承质量和水平有差距。现就佤族圆圈舞的风格特点及传承思路进行分析,以推动佤族舞蹈的挖掘、利用、传承和弘扬。
在传统的祭祀、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佤族圆圈舞。如果以舞蹈对象来划分,可分为“青年舞”、“集体舞”、“女青年舞”、“少儿舞”等;如果按功能划分,可分为“祭祀舞”、“丧葬舞”、“自娱舞”、以及“表演性舞蹈”等。在表现形式上,有模拟劳动生产的舞蹈、模拟动物形态的舞蹈以及游戏性的舞蹈等。如果以伴奏乐器和主要道具分,可分为“木鼓舞”、“跳新房”、“铓锣舞”、“蜂桶鼓舞”、“芦笙舞”、“臼棒舞”、“棺材舞”等,还有一些舞,既没有道具也没有乐器伴奏,是一种唱与舞自然结合的无伴奏歌舞。佤族圆圈舞具有舞蹈节奏感强、古朴浑厚等风格,对其分类标准的不同,也会使一种舞蹈所属的种类不同。从动律上看,有屈膝弹动,重拍向下、节奏感和韵律感强、动作幅度大、有较大随意性、且歌且舞、程式化等特点。佤族圆圈舞源远流长,它历史地、经常地、普遍地与佤族人民生活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折射出佤族民间文化艺术的魅力,从中可以了解佤族的过去和现在,感受和了解他们的心理、气质和性格。下面,就佤族圆圈舞的特点及代表性舞蹈进行分析。
(一)形式多样的风格特点。
对佤族人民来说,舞蹈不是表演,而是他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再现。在佤族原始祖先时期,人们在夜晚来临时燃起篝火,一边用火烤制狩猎所获的猎物,一边围着篝火唱歌跳舞。在沧源壁画中,真实地记录了这种表现原始生产生活方式的圆圈舞,至今仍在佤族民间的集体舞中最为常见。其表现形式和特点是:舞者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舞动着自己的身体,进行各种各样舞蹈动作的舒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并没有使这种圆圈舞失传,虽然没有了原始生活,但原始舞蹈仍在世代相传。比如佤族舞蹈中有一种叫“稿年靠”的舞蹈《跳新房》,就是圆圈舞的代表作品。《跳新房》是沧源勐来佤族盖新房结束时跳的一种朝贺性质的舞蹈。地点一般在新房的堂屋,由寨子里有威望的老人主持,全寨人都要参加,男女皆着盛装,主要道具为“蜂桶鼓”(一种形如蜂桶的皮鼓,分“公鼓”和“母鼓”)。《跳新房》的特点是热烈、奔放、节奏感强。鼓声并非千篇一律的齐奏,而是“公”重、“母”轻,有先有后。即公鼓先敲一拍为重拍,母鼓紧接着敲第二拍(弱拍),依次而奏,边奏边跳。敲鼓者皆为男性,一人一鼓,用布带系好斜夸于左腰。由领鼓人先敲一声,其他人紧跟其后依次敲击,鼓声呯嘭有序,此起彼伏,俨然一曲蜂桶鼓交响。鼓声的节奏是:“叮咚 叮咚 0叮 咚0 ︱叮咚 叮咚 0叮 咚0 ︱叮叮 叮咚 0叮 咚0︱叮叮 叮咚 0叮 咚0 ︱”,如是循环往复。“跳新房”的舞步基本上是上一步身前俯,退一步,腿前抬,上则跺地有力,退则气度轩昂,击鼓者都在里圈,众女舞者拉手或扣手围在外圈,按逆时针方向且唱且舞。每唱完一段。随着鼓声,男舞者呼“嘿 嘿|西嘿 哈|西泽 西泽|西嘿 哈”,女舞者呼“西者 西者|哎 西者|西者 西者|哎 西者”。其间穿插歌调,鼓声停止,男唱女和,男的唱词内容多变,女的唱词始终合以没有实在意义的衬词,诸如“嘿哎尼衣哈嘿嘿尼、嘿嘿尼嘿”等类。男舞者唱词如(皆为意译):“人从石洞出来,雀和鸟与人去做窝,人砍房子的大梁,要盖房子避雨”、“人看得见蚂蚁跳,就跟着蚂蚁跳,盖好了房子,就敲锣打鼓来庆贺”、“鸟儿筑巢需用草、松鼠做窝用枝条,我们盖房用花桃树、建造的房子好又牢,我们齐把新房跳、跳到月落日出头,跳呀跳呀使劲跳、新房越跳越结实”等,有时也唱历史故事、人情世故等一些很富有哲理和生活情趣的歌调。一般情况下,众人会尽情地在主人家彻夜唱跳,直至次日天明。圆圈舞蹈动作基本是在脚上,又分快慢两种,慢的是第一、二拍右脚往前踩颠一下,上身往前俯,左腿屈膝后抬。第三拍左脚落地,同时右脚前抬,上身后仰。第四拍右脚于左脚前跺地,双膝伸直身前俯,无限重复这些动作。快的是第一拍左脚前踩,同时右脚后抬起25度左右,身前俯。第二拍右脚落地左脚前抬25度左右,身后仰。第三、四拍左脚原地不动,右脚前踩两次,无限重复这些动作。圆圈舞反映了佤族同胞团结、心齐、友爱的民族性格。
(二)联袂起舞的风格特点。
在佤族圆圈舞中,人们或手拉手,或手扣手,围成一个或内外几个圆圈联袂起舞。尤其在集体舞中,联袂舞更为常见。有时男女共同联袂一个大圆圈,有时男女分别联袂几个圆圈,一般男士在外圈,女士在内圈。联袂起舞时,大家一起晃动手臂,同时由腿部和脚完成舞步的复杂动作。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对脚舞》。跳《对脚舞》时,男的在外圈女的在里圈,男女面对面,第一、二拍右脚向前跺一步,左脚向前方踢出,第三、四拍做第一至二拍的对称动作,第五、六拍向前“并跳步”一步,左脚前抬,二人脚掌相击,第七拍向右前方“并跳步”一步,第八拍右小腿后抬二人脚掌相击。舞者若干,男女交叉面对面围圈,也可以男面对顺时针方向,女面对逆时针方向,男女动作一致,舞蹈时双手向前后小摆动,反复跳至舞完曲止。这种联袂舞,反映了佤族人们团结友爱的特点以及对集体生活的热爱。
(三)结构对称的风格特点。
佤族人民在进行圆圈舞表演时,很少有一个人单独舞蹈的现象,大多是集体群舞,或是成双成对进行舞蹈,同时在舞蹈过程中,其表现形式和结构也遵循着对称性。当男女围成内外两个圆圈时,一般是女士围成的小圆圈在内,男士围成的大圆圈在外。两个同心圆的舞者相对起舞并使圆圈缓缓转动,但内外两个圆圈的转动方向是相反的,其中一个为逆时针方向时,另一个则按顺时针方向舞动。舞步动作也呈对称性,比如舞者向前摆动手臂、向前跨步后便又向后摆动手臂并后退一步,或者舞者向左踢动右腿后便再向右踢动左腿。这种对称性的结构舞步,让大家看起来整齐优美,也可以相对减少舞步的复杂性。比如《孤儿舞》男女舞者交叉站成圆圈,男面对顺时针方向,女面对逆时针方向,两人一对,面对面站立。第一、二、三四拍向各自的前方走步,同时交叉换位形成背靠背,手自然的上下摆动,第五拍左脚踩地右脚同时往前踢,第六拍右小腿往后抬跟后面的人脚掌相击,第七拍右脚踩地同时左脚往前踢,第八拍左小腿往后抬跟后面的人脚掌相击,男女动作相同,各向自己的方向跳,反复跳至舞完曲止。
(四)载歌载舞的风格特点。
对于佤族人民来说,舞蹈不是表演,而是他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再现,是发自他们内心的自我流露,于是能歌善舞成了佤族人民的天性,仿佛与生俱来。佤族人民打开高亢的歌喉时,身体就会不知不觉地随着歌声舞动。高亢的歌声和与之相配的舞步表达着他们豪放、淳朴的感情,他们善于用强烈的歌舞与集体相融合。这种载歌载舞的风格,不仅展示着佤族人民热情好客的风格,同时也表现了他们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所以,佤族圆圈舞大多都是边歌边舞,歌伴着舞、舞随着歌。比如《芦笙舞》《蜂桶鼓舞》就是这种风格的典型代表。《蜂桶鼓舞》的特点是热烈、奔放、节奏强弱明显,击鼓者一般在内圈,众舞者在外圈,按逆时针方向边唱边舞,每唱完一段,舞者会随着鼓声的节奏吼叫。男舞者呼“嘿 嘿 ︱西嘿 哈 ︱西嘿 西嘿︱西嘿 哈 ︱”,女舞者呼“西者 0者︱西者 者︱西者 0者︱西者 者︱”。男唱女和,生动而极具美感。《芦笙舞》的跳法千变万化,但都以火为中心,或男女围成内外两圈跳转。众人在领舞者(即伴奏者)的带领下,踩着节奏翩翩起舞。唱与舞的配合也十分和谐,即兴创作的唱词配以节奏分明的芦笙声、笛声、三弦声,使热闹非凡的舞场闹而不乱。每每跳到高兴处,则一人唱众人合,或几人唱众人呼喊,班洪、班老一带的喊声为“嗯哎,哈哎,嗯哎哈!”(大家跳呀大家跳),或“撒尧哎!”;岩帅、四排山一带呼喊声则是“习嘿 习嘿!习嘿 哈!”歌声呼喊声合着节奏,节奏规范着舞步。歌声、呼声、跺脚声与各种伴奏乐器声混合成奇妙的交响,激发出舞者的激情,汇聚成欢快与热烈,使之越跳越有劲、越跳越热烈。那种壮观、热烈的场面,任何人身临其境,都会被感染,都会情不自禁随之而舞。
(五)舞步固定的风格特点。
虽然佤族圆圈舞具有下肢动作复杂、舞步变化大的特点,但是舞步的组合形式具有一定的固定性,主要有双跺单踢、一步跺、三步跺、一步踢、三步一踢等。这些舞步多数是对某种生产活动或鸟兽的模仿,即把不同形式的舞步动作进行合理组合后应用到舞蹈的编排中,形成了具有一定程式性的组合动作。这种舞步的固定性有利于佤族圆圈舞的世代传承和舞步在某种层面上的统一。比如舞蹈《高格龙勐》,该舞蹈是现场打击乐伴奏,伴奏乐器有木鼓、铓锣、竹鼓、芦笙等,敲木鼓、铓锣、竹鼓者不参加跳舞。其余男女舞者围成两圈或一个大圈,跟随着吹芦笙的人一起起舞。其舞步为一步跺、三步跺、一步踢、三步一踢等。这几种跳法是由简单到复杂,腿的屈伸和身体的俯仰也以动作幅度的大小频繁而自然,每一步都有双膝弹动的感觉,走则轻而柔和,跺则刚劲有力,走跳结合,和谐流畅自然,再加上各种打击乐的声效,使整体舞姿在优雅文静中透露出粗犷豪放,刚柔并进中突显和谐与自然,给人一种热烈、愉悦、美好的感受。一九八○年,《高格龙勐》被沧源县文工队加工排练后搬上舞台,同年在北京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调演中荣获嘉奖。
(六)相对随意的风格特点。
普通词汇重复表达专门词汇的已有之义也会导致一词多译,如“担保责任”的一个译名“guarantee liability”,从《元照英美法词典》中查证得知“guarantee”一词本身已经含有“保证人的责任”的含义,“liability”在此就显得有些多余,降低了术语翻译的简洁性。
佤族圆圈舞具有下肢动作复杂、舞步变化大的鲜明特点,主要由腿部和脚完成舞步的复杂动作。要求舞者在统一的节奏下,通过腿部的摆动、抬动和脚的走、跳、跺等动作整齐完成。但是上身、头部的动作和摆动幅度可以根据舞者自身的表现欲望和舞蹈兴致随意发挥。佤族圆圈舞的这种相对随意性给予舞者一定的自我陶醉与创新的空间,使舞者的情绪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避免了对舞者的过多束缚。比如《芦笙舞》,除伴奏者外,手的动作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因舞而异。有扣手而舞的、有拉手而舞的,有甩手而舞的,有抱手而舞的、也有背手而舞的,随意性比较大,一般情况下,男舞者动作幅度大,显示出一种粗犷豪放,女舞者动作幅度较小,显得悠娴自如,基本动律为左走右跺,抬腿踮脚,起步屈膝,有张有弛。勾脚、踢腿、跺、蹦、跳、跨都十分灵活,各种变化都在步法的变化上,身、手、头、眼随势起舞,每个动作都有身、形、步的和谐潇洒之妙。加之节奏分明的芦笙声,使热闹非凡的舞蹈场面闹而不乱,使大家越跳越有劲,舞蹈越跳越热烈。
(七)节奏感强的风格特点。
佤族人民热情豪放、淳朴粗犷的性格也体现在伴奏音乐及舞蹈的节奏感中。佤族圆圈舞音乐的强弱变化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可以使舞者完全沉浸在音乐、舞蹈与歌声中。舞者能够跟随节奏,在舞蹈中宣泄自己低落的情绪、愉悦身心。比如《木鼓舞》,一般男女老幼都会围成一个大圆圈,合着鼓点跳转,舞步整齐,节奏感强,大家边唱边跳,没有音乐伴奏,都是靠敲打木鼓的声音来跳舞,敲木鼓者都为男性,每一支木鼓二至四人一起合敲,他们双手持着鼓槌敲打,木鼓发出高低不同的音调,奏出佤族木鼓舞独具风格的旋律。击鼓者的动作为:双脚站立与肩宽,半蹲俯身送胯转身击鼓,挥舞鼓槌围鼓转圈。表演到高潮时,动作幅度随着增大,鼓点也更加激烈整个舞蹈动作粗犷、质朴而富有韧性,热烈而奔放。人们欣赏这些舞蹈,可以得到震撼、得到力量、得到鼓舞。
佤族歌舞是佤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舞蹈艺术瑰宝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我们通过对佤族圆圈舞的鉴赏和细致的分析,不难发现,一个个韵味独特的佤族舞蹈俨然一部部佤族文化纪录片,向人们展示着佤族的发展变迁史、佤族的精神世界、佤族的性格特征等,体现出他们对神灵的崇拜和对生活、生命的热爱。所以对佤族圆圈舞进行深入的挖掘研究,加强宣传和传承,对于丰富和发展我国优秀的文化艺术、坚定本民族文化自信、推动佤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过去,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佤族与其他民族的交流相对较少,一定程度上固化了佤族舞蹈的发展变迁,使本民族舞蹈中那些独特的象征性元素保存较为完整,当然也限制了佤族文化的交流、传承和发展。早期佤族圆圈舞的传承主要依靠群体自发性地传承,不同年龄的人们在一些风俗节气时举办的佤族舞蹈活动中学习佤族圆圈舞,并自然而然地传递给下一代。由于人们对非物质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且缺少文化交流与融合发展的平台,因此佤族圆圈舞曾一度走入低谷,大有被取而代之的危险。
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视力度的不断加强,传播媒体和传播形式多样化的格局促进了多元文化的相互交流,佤族圆圈舞也受到了地方政府和业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对佤族圆圈舞进行了一些的挖掘、保护和传承,使一些濒临失传的舞蹈元素重放异彩,同时也让那些风格独特的佤族圆圈舞提高了知名度,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佤族文化,佤族文化开始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
(一)通过培养当地本民族艺术人才实施保护与传承。
土生土长的佤族艺术人才对本民族的文化内涵有着深刻的了解,他们在收集、整理佤族原始、传统舞蹈的同时,能够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和人们喜闻乐见的现代元素,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编导实践中,使佤族舞蹈在保留本民族特点的同时,以更加完美的形式展现给世人,让更多的人接受佤族舞蹈、喜欢佤族舞蹈,同时也实现了保护、传承、发展的目的。如《高格龙勐》《薅秧歌》《舂新米》《毕送舞》《甩发舞》等。这些舞蹈,不仅本民族同胞喜爱,其他民族也接受、喜爱,达到了宣传佤族、弘扬佤族文化的效果。
(二)通过举办各种节庆活动进行演绎与传承。
佤族的传统节庆比较多,比如“新米节”、“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木鼓节”、“青苗节”、“取新火”、“祭祀梅衣吉”等。同时还与其他民族共享 “春节”、“泼水节”、“火把节”等。这几年,当地政府以传统节日为载体,充分演绎和展示佤族优秀歌舞,使大家在得到艺术享受的同时,了解和认识佤族优秀歌舞,不仅营造了保护与传承的氛围、搭建传承的平台,而且有效的弘扬和传承佤族文化。
(三)依靠各种媒体进行宣传和传播。
这几年,当地政府依靠各级媒体大力宣传佤族歌舞,如《甩发舞》、歌曲《月亮升起来》《想你》等,经常在广播、电视上播放,使脍炙人口的佤族歌舞得到广泛宣传,使大家都会唱会跳,并越来越喜爱。现在,在当地唱佤族歌、跳佤族舞已成为一种时尚,达到了最好的宣传、弘扬效果。
(四)通过舞蹈专业人员挖掘、包装、推介。
许多佤族专业人员以舞蹈为基本元素,进行了加工、编排、融合、提升,把佤族传统舞蹈搬上舞台、搬上银幕,并以更加完美高尚的姿态进入人们的视野,从而引起世人更多的关注和热爱。如《铓锣舞》《甩发舞》等,都是当地艺术专业人员经过收集、整理、加工、提升民间舞蹈基本元素之后产生的作品,不尽得到很好的传承,而且走向了全世界。因此,充分发挥本民族艺术专业人员收集、整理、保护、传承本民族的优秀歌舞,不失为传承本民族优秀歌舞的有效方式。
(五)在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中进行展示和传承。
在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即“没有文化内涵的旅游是没有灵魂旅游”。因此大家一方面积极收集、整理传统优秀民族文化,一方面采取了“旅游搭台、民族文化唱戏”的形式吸引游客,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在发展民族生态文化旅游业的同时,较好地传承了优秀的民族歌舞。
虽然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佤族优秀文化的挖掘和传承,如临沧市委提出了“打造佤族文化品牌”的思路,但由于受人才、经费、方式等条件的限制,在佤族文化传承、发展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如佤族舞蹈,要想在现代商业社会中立足和发展,必须学会适应商业社会的生存规则,必须不断创新和发展,必须保证应有的资金、人才,必须寻求有效的传承方式。因此笔者认为:一是必须实行保持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在保留民族圆圈舞原有特色的同时注重佤族圆圈舞新的设计和编排,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二是必须不断学习、借鉴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继续学习吸收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元素,学习其他民族挖掘、保护、利用、传承优秀文化的好做法、好经验,努力提高佤族优秀文化传承的质量和水平。三是必须利用现代传媒进行传播推介。充分借助中央、省级、市级各种媒体进行宣传,充分借助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出彩中国”、“越战越勇”等节目展示佤族歌舞,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进行传播、宣传,不断提高佤族歌舞的知名度,为传承和弘扬营造氛围、创造条件;四是必须借助全国、全省知名演绎人士进行演绎,以借助明星效应打响佤族歌舞品牌;五是要充分利用本地本民族传统节日进行宣传和传播。每逢过年过节,要组织佤族歌舞展演和专场演出,有目的的整理和推出一批优秀歌舞;六是要大力培养专业人才。要注意发现和培养民间艺人,组织他们开展民族文化的收集、整理和利用,同时在资金、物资等方面给予他们支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以充分发挥在收集、整理和传承佤族优秀文化的优势;要通过大专院校培养、请专家进来培训指导等方式,加大对专业艺术人才的培养,尽快壮大佤族艺术人才队伍,使他们尽快成为宣传、传承本民族文化的主力军。七是要在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中展示佤族优秀文化,组织排练一批像《云南映象》《丽水金沙》的优秀节目,经常在市、县重要场合和旅游景点演出,既推出一批优秀节目、弘扬佤族优秀文化,又带动佤族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总之,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宣传和传承力度,使佤族圆圈舞乃至佤族优秀文化在现代传承中博采众长、不断发展,不断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为推动佤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云南省临沧市佤族文化研究院)
责任编辑:杨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