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林荣
摘要: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鉴于目前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广泛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如大多停留在形式上,缺乏有效性,课堂合作学习效率不高等,通过调查研究,本文对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低效成因和解决办法进行阐述。
关键词: 小组互动;合作学习活动;低效成因
一、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成了新课标下数学课堂教学的“宠儿”,但其大多流于形式,“假合作”、低效乃至无效现象仍普遍存在。理念与实践之间的差距提醒我们,实施新课程不能单靠热情,更需要有理性。选择小组互动合作学习活动的设计进行研究,正是为了在对教学环境中小组互动合作学习活动所涉及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周密的安排与合理规划,根据学生学习的特征、学习的准备条件及对学习环境的要求,笔者认为小学数学合作学习受这些因素的影响。
1.留守儿童太多(部分学生父母双方或单方长年外出打工,还有部分学生是单亲学生,甚至有少数学生还是双亲双亡的学生,据调查,有30%~40%的留守学生),他们缺乏父母的管教。由于家长对学生的重视不到位,学习意识不强,观念落后,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上进心,因而也影响了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
2.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班上学生学习气氛不浓厚。课堂上,学生合作学习训练较少,部分学生不愿与其他学生交流合作,影响了课堂合作学习效率。
3.同一个班内的学生差异较大,教师安排教学内容统一,导致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消化不了”,影响了课堂合作学习效率。
4.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缺乏正确的引导,或者引导不到位,往往会引起学生合作学习走形式,不少学生糊里糊涂地上完一节课,从而影响了课堂合作学习效率。
5.对于合作学习,受学校条件的影响,学校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合作学习的效率不高,学校的硬件设施,特别是多媒体教学的配置不够先进。
6.分组不够合理是影响课堂合作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合作学习的分组,如果不考虑学生的性别、性格、个性差异,学习成绩与能力,只凭所坐位置,就近分组,则势必造成组与组之间组员的水平不均衡。分组一定要合理,每个组员还要有明确的角色分工,承担一定的责任。分组不合理,有的组整体水平不高,组内成员不善于交流,小组学习气氛不好,合作学习、分组讨论的时机、内容等教师安排不适当,缺乏必要指导。
7.教師对合作学习的评价不恰当,有的学校往往要重新分班,分班后实施合作学习,同学之间比较陌生,缺乏信任,没有默契,加上个别学生个性方面的原因,使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低落,学习效率不高,从而影响了课堂合作学习的效果。
二、基于以上课堂合作学习低效的成因分析,为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的水平,更好地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特拟出以下对策。
1.社会、家庭、学校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是要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二是学校要定时开学生家长会,做好学生家长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他们对教育教学及家庭教育的认识,让他们能够重视教育,为学校教育出谋划策。另外,初中教育教学应采用大循环,让所有老师都得到锻炼,得到教师专业的良性发展,让学生融入到温暖的集体生活中,没特殊情况,不随意分班。班主任应当通过班会、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让他们能够树立远大的理想,具有集体主义责任感,懂得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的道理。
2.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要考虑到学生性别、性格,学习能力及水平等各方面的因素,每4—6人为一组。以4人小组为例,可以选出两名能力较强的学生做正副组长,各带一名学习成绩稍差些的学生,实行一帮一。让合作学习不只是在课堂上进行,一旦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课后照常能够进行合作学习。
3.建立学习小组后,每位成员都要给他们一定的分工,让他们承担一部分责任,扮演一定的角色,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在小组中的价值。在合作学习中小组长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要对各小组长进行培训,让各小组长能自如地组织小组成员,还能合理地分配学习任务,管好纪律。
4.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与教师的引导与参与是分不开的。除了事先宣布合作规则外,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必须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与介入,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
5.注意评价,重视团体。在合作学习中,评价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要注重团体评价。教师可以以小组成绩作为奖励、评价的依据。以此促进组间竞争,形成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总之,通过实施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我们应深层次地推广实施小学数学的新课程理念,让所有初中生都热爱数学,对数学有好奇心并且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从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开展合作学习,只要遵循教学原理,把握好时机,调控好过程,就一定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和谐,更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出色完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