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重引导 感受习作快乐

2017-11-11 13:13韩伟东
神州·下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习作情感作文

韩伟东

习作,学生会有不同的态度、理解和方法。面对一个题目,有的同学思考片刻,便会洋洋洒洒,而有的同学愁眉苦脸,迟迟写不出,呈现在纸上的只是只言片语。面对习作教学,教师也会有不同的困惑,如何教会学生写作要领,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得心应手呢?写作方法只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有较为固定和格式化的操作方式。如,作文结构,可以教会学生“总分总”的结构,开头总写,再分写,最后总结。这个可以教给学生,学生也很容易理解和掌握。而重要的是构思和行文方面。学生如何在拿到一个题目之后,进行有效的思考?《新课标》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的习作素材的积累程度直接对每一次的习作是否精彩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教师的“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善“引”,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积累写作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语文类的综合实践活动都是有效锻炼学生写作思维的良好载体,要有针对性的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以及表达能力,让每个人都有展现自己的机会,所有学生都非常愿意参与。这是写好作文的重要保障。在此过程中,学生用眼观察,用耳倾听,用心体会。如,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多布置一些练笔作业,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写日记可以,写读后感可以,写读书日记可以,模仿描写也可以。

在一次习作指导课上,主题为“家乡的节日”,对于这个主题,学生并不陌生,但是要想写好却并不容易,就是怕学生不能表达出自己家乡节日的特色。习作完成之后,结果还是让人比较满意的,大部分同学能把自己家乡节日的与众不同之处写得清晰、完整,让人耳目一新。这与一次活动就有很大关系。班上有很多同学为非本地生源,且来自不同地方,所以同学们都对彼此的家乡感兴趣,后来大家就找来一张地图“研究”,后来就开展了一次活动——赞家乡。同学们就准备了大量材料,其中就有涉及节日的,所以写起文章来,就信手拈来。

生活处处皆语文,我们教师要形成一种大语文观,在生活中,让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情境中去体验、去感悟、去思索、去积累,在体验中升华,在感悟中收获,在思索中认知,在积累中沉淀。

二、乐“写”,引导学生学会方法,指导写作方向

《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目标中明确提出“力求表达自己对社会、自然、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写什么,怎样写,怎样写能打动人,这些问题就成了要思考的问题。因此,要引导学生用语文的心灵思考社会、自然、人生,正所谓“一草一木总关情”,一棵小草、一只小虫、一处小景、一件小事……放飞思维,总能获得独特的感受。

“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学生在其感兴趣的方面有了较深的情感体验,在一定情境中遇到这方面的话题则情动而辞发,激活了丰富的,沉睡着的生活积累,因而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快乐作文”在不断地使教师来更新自己的习作教学理念,更多的站在学生的角度去面对习作。在以前的习作教学中,可能更多的是生硬的灌输,告诉学生段落要清晰,语句要通顺等,却忽视了学生最需要的东西——情感体验。而现在,最为重要的就是要通过各种方式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能真正的有话可说,说真话,说实话,抒发真实情感,摒弃假、大、空。

如,在《慈母情深》一文中,“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这段文字通过对母亲动作的描写,表现了母亲的爱子之情。这种感情,不是别人用语言表达的,而是作者亲眼目睹、亲身感受到的。因此,“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如果作者不是深深地感受到了母亲对自己的爱,是绝不会因母亲给自己几元钱而流泪的。在习作指导中,可以让学生体会,这样写好不好,为什么,如果是你,你打算怎样写,怎样写才能更能打动读者。给学生以方法的指导,以方向的指引。

“要我写”与“我要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当学生和教师的情感产生共鸣,达到不吐不快的程度时,精彩佳作就应运而生了。

三、会“修”,引导学生学会修改,能够博采众长

对于学生习作的指导,要指导学生怎样写,还要指导学生怎样改。對于习作的修改,学生会在此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寻找到他人的闪光点。在小学,即便是高年段的学生,也会对如何修改作文产生困惑,因为学生还不能对文章有一个综合的掌控。要给学生一个“扶手”,给他们一个着力点,让他们在摸索中不断前行。如,可以给学生列出若干标准,让学生对照这些标准,来审阅自己的作文,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比如,思路是否清晰,结构是否完整,情感是否真挚,表达是否流畅,书写是否工整等。在修改时采用“删、补、调”的方法,删掉不必要的字词句段,增补缺少、遗漏的词语,调整句子顺序,让学生体会“文不厌改”的秒处。教师在改作文时,批语要有启发性、针对性和鼓励性。从大到小,由宏观至微观,从整体到细节,让学生能够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尝试着去评价他人的作文,通过对比,很容易发现他人的长处,并且也很容易“拿来”为自己所用,这个过程是喜悦的,结果是充实的。

我们需要对以往的习作教学方式进行思索。在我们的引导与启发下,学生是否真正融入了课堂?学生是否真正愿意融入课堂?学生是被动地接受还是主动地索取?他们的情感态度如何?是苦闷还是愉悦?我们需要审视自己的习作教学观,是要教给学生什么?是让学生学会把一篇具体的作文写好,还是让学生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中去观察、感受、体验,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与时俱进是客观要求,我们必须在不断地摸索中去寻找一种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让他们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

在习作课堂上,要做到教师善引导,学生乐参与,师生共提高,扎实推进“快乐作文”的教学模式。对待习作教学的理念、习作教学的态度以及方法,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都需要适时地做出相应的调整,让学生乐于表达,乐于写作,乐于创作。endprint

猜你喜欢
习作情感作文
情感
台上
习作展示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