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农村沼气后续服务管理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会给农村沼气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威胁,不利于沼气的可持续发展,结合农村发展的实际案例,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来解决农村沼气后续服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促进农村沼气的发展,使沼气遍及千家万户,充分发挥它节能减排的特点,让更多的人了解沼气,安心地使用沼气。
关键词:农村沼气后续服务管理;问题及对策;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
中图分类号:S21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1032073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面积的树木森林消失,给人类的环境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保护环境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一个主题。而沼气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国因森林面积减少而导致的大量的CO2排放的污染,从而使农村居民能够使用更加清洁的能源。农村沼气的建设也成为社会主义新时期农村发展的重点项目之一。我国先后推出了各种各样不同的项目,意图将沼气广泛地应用于农村,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沼气的好处,从而可以真正的利用沼气来当做燃料,这样既减少了大气的污染,又使得森林得以保护。众所周知,森林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一味的砍伐而不知保护,也许以后森林就会消失。而沼气的出现,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目前在沼气利用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本篇论文就让人们来探讨农村沼气后续服务管理现状与对策。
1 农村沼气后续服务管理现状
1.1 服务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农村沼气后续服务工作涉及面广、公益性强、盈利空间有限,完全依靠市场机制进行运作是行不通的,也无法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和社会力量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广农村沼气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服务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从而进一步丰富服务方式、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为农村农民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不断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广大农民的需求,让他们有更多的获得感。
1.2 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国农村沼气推广工作以及后续服务管理工作,主要有地方政府依靠行政手段主导推进,从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来看,地方政府的各个部门都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这也造成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没有调动广大农民朋友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存在着一定的等靠要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部分农村沼气设施设备停用的现象,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1.3 维护成本有待进一步降低
据测算,维护一个10m3的沼气池,每年需要花费大约400~600元,按照当前液化气的市场价格这算,这些钱可购买约6灌液化气,因此,一些农民为了图方便、图省心、图省力,维护和爱惜沼气资源的积极性就不高了。作为生产沼气的原材料的秸秆、动物粪便等,在农村地区非常普遍,农民可以随取随用,几乎没有成本可言,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一些农民浪费资源的习惯和不良心态。当前,各种生活用能源资源供应充足,面对快节奏生活的冲击,部分农民很难再像过去那样讲节约比艰苦了,不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管理和维护沼气池。
1.4 效益发挥有待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住进了户均面积较小、相对较为集中的房子,并且实现了人畜分离,因此,现有的环境已经很难满足沼气池的建设需求。随着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生产结构转型升级的步伐正在进一步的加快,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市场化正在形成,一大批先进农业机械得到广泛运用,传统养殖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严峻挑战,因此,农村沼气发酵的可供使用的原材料越来越少,这对农村沼气的推广利用是致命打击。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民放弃土地,选择进城务工,随着农村青壮年的进城,农村留守的妇女、儿童、老人自然就无法承担沼气池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导致一些沼气池只能停用甚至报废。
2 农村沼气后续管理服务解决
要让农民意识到沼气的重要性,相关部门要强化监督管理,派专业人员到农村授课,为农民讲解如何正确地使用沼气。在建设沼气池时,要高标准、严要求,以防止意外的发生。此外,生产养殖已经渐渐退出农村,大多数农民更看重土地种植上获得的利益。这使得沼气池的原材料得不到开发,其实可以用一些没有用的秸秆来填充沼气池。这样也可以减少秸秆焚烧带来的污染,同时也减轻了农民烧煤烧炭的负担,大大降低了经济成本,这样不但保护了环境,而且替农民节省了很多的钱。此外,应该让农民深切地意识到沼气带来的利润,如果用极少的维护费来换取极大的利润,那么村民应该会很乐于去花钱维护沼气池。国家也应该在沼气池的建设以及后续管理服务中合理分配资金,保证沼气池能正常地运用于农民生活中,不断提高农村沼气的使用效率。
3 结语
农村沼气的建设在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减少煤炭燃烧产生的CO2,大大减轻温室效应,不断缓解正在变暖的气候,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提高农民使用沼气的积极性,让人们意识到沼气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这样农民才会更加乐于使用沼气,农村沼气才能不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沁笛.农村建筑节能低碳化发展途径及减排能力[J].建设科技,2010(5).
作者簡介:吴庚金(1987-),男,汉族,福建南靖人,研究方向:生态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