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后的穴居部落贵州中洞苗寨

2017-11-11 10:03徐忠东
旅游纵览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中洞住户观光

徐忠东

贵州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去年4月中旬,有幸到贵州采风,在这里我参加了贵州姊妹节开幕式,又随团去了几个很有特色的苗寨、侗寨,领略了加榜梯田等贵州美景。贵州给我的初次印象就是,山青水秀人更美,乐在此乡不思归。当然,贵州也有不少落后贫困地方有待开发。这个被人们称作“中国最后的穴居部落”的中洞苗寨,位于贵州省紫云县格凸河水塘镇的格井村。在100多米宽、200多米深的天然石洞里,目前只住着吴、王、罗、梁四个姓氏的18户人家,共73位苗族人。

采风团活动结束后,我们几位影友又在贵阳市摄协副主席乔启明老师的安排下,专程去了“中国最后的穴居部落——中洞苗寨”看了看,感触颇深。

中洞苗寨出名,据说是源于一位美国人。2003年,一位名叫胡兰克·博德的美国人来到这里,看到苗民的生活条件非常差,便捐款10万元人民币架通了从山下到中洞的输电线路,并修了石板路,还给每户800元,让人们用于购买羊、鸡等,以改善生活条件。从此,中洞人们过上了有电有光的生活。随后,湖南卫视于2006年播出《洞穴之光》及2008年又播出《变形记——爱在远山》之后,中洞苗寨便被慢慢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洞中苗民住的房子都非常简陋,大多是竹席围起来的。个别的是用木头盖起来的,家中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有个小电视、洗衣机就算不错了。我们先后进了6户人家参观,总的感觉是很寒酸。住在洞中左侧中间位置的一户苗民,家中只有一位老人家。这位73岁的老人,两年前她的老伴和儿子不幸相继过世,现在只有她一个人住在洞中,周末或节假日时孙子辈的能回来看看她,就是她最期盼的。说到自己的不幸遭遇,老人家满眼热泪。

洞中左侧住户最里面的一户人家条件还可以,有一定的接待能力。夫妇俩以接待游客就餐為主,饭菜很简单,腊肉是最好的食品了。

洞中还有一户人家条件好一些,办了一家农家乐,看他家墙上挂的那些旗子,就知道是个户外俱乐部的基地。据说,中洞附近是一处很有名的攀岩胜地。

我们刚入洞时,正好碰上一位30岁左右的妇女在家门口晾衣服,我便与她聊了几句。她介绍道,她丈夫常年在外打工,一年只能回来一两趟,她在家里带着两个孩子,无人帮忙。因要照顾孩子,长年出不了大山。她还告诉我们,她在外打工时认识了自己的丈夫,之后,便从广西嫁到了这里。目前家中生活还勉强过得去。

洞内人们自己纺纱织布,推磨碾谷,每周到15公里外的集市买些米面粮油等生活用品,其余的日子在家种田、放牛或养猪。农闲时,男人们围着篝火喝着自酿的土酒,女人们则聚在一起拉家常。洞内的生活平实而质朴、单纯而美好。虽然贫穷但洞中的苗家人知足于此。这样的穴居部落生活,让人为之感叹。

在洞中,我们还看到了已经废弃了的洞寨小学校舍和学校的篮球场。据村民讲,因洞中住户少,孩子也不多,班级设置大多是合班的。后来小学搬到了山外,孩子们每天要走两三个小时才能到达学校,很是辛苦。

住在洞中,有两个大问题:一是吃水不方便;二是进出货物难。过去吃水都是靠接雨水吃,后来政府帮助建了蓄水池,从山下往山上抽水。这个问题算是解决了。但运输却是个一直未解决好的大问题。山里山外进出货物,全靠人工挑、背,上山2公里,下山2公里,加上负重,进出一趟是很不容易的。

据说,“部落”是解放初为躲土匪逃进来的人家,后来太平了,当地政府曾劝洞中居民搬出去,但他们还是觉得洞中生活好,冬暖夏凉,这种生活方式便保留了下来。

前些年,政府为了改善苗民的生活条件,投资在山下建了些住宅。有些原住户已搬了过去,有些还留在洞中,据说是因为吃水问题没解决好而不愿搬,还有的认为在洞中住习惯了,安土重迁,不愿意往外迁。

当然了,令人欣慰的是,当地政府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已投资1500万元,建设从山下到山上的观光缆车。这个全长750米,最高落差180米的中洞苗寨观光索道缆车,今年已经正式开通运行,中洞苗寨的村民可免费乘坐。此索道的开通,不仅方便了游客观光,也为中洞苗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

景点的开发,给村民带来的旅游收入远远大于靠天吃饭的农耕收入。如果不是交通的不便,这里也会像其他景点一样游人如织,但是,也正是因为交通的不便利,使得这里的田园还保持那份安静,朴实的村民还流露着人性率真的一面。

傍晚,山中的一切都被夕阳染成了红色。站在中洞对面的高坡上举目而望,中洞就好像存于万物中的黑洞,那条缠绕在山间弯弯曲曲的青石板小路,如同一条萦绕于云海之间的登天梯,曲折而险峻,纤细而漫长。

猜你喜欢
中洞住户观光
我国首个超大容量变速抽水蓄能电站开工
最后的洞居式部落——贵州“中洞”探秘
适合观光采摘的主要果树品种
简单的高招
盐城地区观光果园增值对策探讨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住户调查样本轮换工作的通知
荡秋千
射频感应电子门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