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眼里总是饱含泪水,
因为我们的精神世界不够理性!
编辑:李子沫 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量子学派”之德不罗意 图:本刊资料
我们从来不反对过《朗读者》,只是此类节目顶多与文化有关,本质上仍然是一碗散发着药香的土鸡汤。
《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这些电视节目对比各类选秀真人秀,广为传播理所当然。但这与1997年全民迷恋余秋雨《文化苦旅》,2007年于丹阐述《庄子》心得一样,并不是传统文化的真正传播,而是商业时代的心灵揉捏,它们的共同点是总能在瞬间麻醉无数人,但却并不能真正建立健康理性的价值观。每次稀里哗啦地泪水挥霍后,过几天仍然浑浑噩噩,并不能实质上改变自己提升自我。现代中国,我们从来不缺“朗读者”的感性泪水,最需要的是“赛先生(科学)”的理性精神。
用“潘罗斯阶梯”解答“李约瑟难题”
英国学者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年—1995年)在其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中国发生?现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这片土壤上诞生?李约瑟认为,中国的传统体系扼杀了人们对自然规律探索的兴趣,思想被束缚在古书和名利上,“学而优则仕”成了读书人第一追求,于是专注于仁智礼义信的感性教化,不懂得用数字进行管理。读了老子读孟子,读了孟子读仲舒,读了仲舒读韩愈,读了韩愈读邵雍,读了邵雍读朱熹……这些古代的“朗读者”,可比现在的“朗读者”厉害多了,千古传颂的名篇从文学审美的角度来看,的确值得我们骄傲。然而就算有再多鸿篇巨制,古代中国仍然走在一个没有尽头的“潘罗斯阶梯”(四条楼梯,四角相连,但是每条楼梯都是向上的,因此可以无限延伸发展。)上,不能从现代科学上去解放自己。这一档《朗读者》节目,不过是在重复几千年来的“伤春悲秋”,只是加了一些媒介的表现形式而已。
爱因斯坦认为西方科技的发展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可以寻找论证出因果关系。中国古代在这个方面处于完全缺失的状态,所以,近现代科学不会在当时的中国产生。几千年以来,中国上层社会普遍重文轻理,很少像沈括那样有兴趣整理钻研科学问题,更不用说像伽利略那样以实证为己任。中国那时最聪明的一个群体,例如同时代的苏东坡,被虐之后还写下: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却不知他这一路走下来,带着多少中国文人走在死循环的路上。若没有历史车轮的滚动,我也许我们会在农耕文明里感动到“地老天荒”,这不仅解答了“李约瑟难题”,顺便还可以回应一下“费米悖论”,也许一部分文明正是被困在那个死循环里,再也没有上升的动力。
钱学森之问依然难解
中国从来就不缺乏“诗词歌赋”,更不缺“自嗟自怜”,《朗读者》豆瓣评分9.2,也说明这一点。《中国诗词大会》圈粉无数也说明我们对传统文化有着天然的亲近感,每个人心中都有“诗和远方”。不只宋词元曲,《诗经》、《离骚》,都有海量用户。无须政府引导,人民大众早就爱上了《弟子规》,幼儿园多年前早就开始自发地教三岁孩童牙牙背诵,更不必商业诱惑,失学人士早也迷恋上“国学热”。可这么多年来,我们没有出过几个世界一流的科学家,但“国学大师”一直层出不穷。
写诗歌易,学数学难;谈文化易,懂科学难。我们并不缺古典文化,最缺的是科学精神。两千年前以来,中华文明虽然一直站在文明之巅,但没有欧几里得几何学式的系统性、严密性、和谐性与完备性的理论基础,使得中国在近现代的发展中遭受挫折,而现在还有许多人沉浸在虚构的古代辉煌中自我安慰,我们依赖西方文明带来了现代生活,但从价值观上并没有接纳科学精神。
回顾现代史100年来,中国的社会精英开始与科学精神对接,一部分学者开始具备科学理性的价值观,可是商业时代的过快成长,正在扰乱甚至打断这一进程,因为,用赛先生武装自己需要长时间的科学训练,需要更多金钱和执着的投入,而抹上一把“文化口红”却非常简单。科学和理性最终是培养无私的社会精英,但似乎大众并不需要精英来引领,只需要找到共情、获得趣味便皆大欢喜,而很多媒体和微信公众号不过扮演着追踪公众趣味的鬣狗的角色。所以,“赛先生”在中国未老先衰。问题来了,没有科学精神的民族,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依然难解。
《最强大脑》把赛先生培养成了“爱国者AI”
文化类节目用户数量大,《朗读者》以精致和饱含泪水的深情引领潮流,可以预见的是,各个卫视都在加班加点COPY另一档“朗诵者”出来。真正科学类节目极其稀少,别谈那些“怪力乱神”探秘节目,那些与科学无关,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最强大脑》就是其中最出类拔萃的一档科技节目。
《最强大脑》开辟了中国科学电视节目的先河,称得上真正一档完完全全的“赛先生”栏目,从这个角度来看,《最强大脑》的产生从横向和纵向的发展角度来说都有重大意义。虽然很多人反感它商业性太强,暗箱操作太多,但这些都瑕不掩瑜。
真正让人担心的是,《最强大脑》里没有体现真正的科学精神。有科技没科学,有技术没理性,有脑力没脑子。好好的一档科学类节目,被活生生包装成《感动中国》:好好的心算比拼,却非得搞成中日PK,听听整个会场上的民粹性呐喊,可否记得科学精神是用来探索和求證,并不是用来在战场上进行厮杀的,看看满场的五星红旗晃动,能感觉到很多人把上面的选手当成战斗型的“爱国者AI”。为了收视率偶尔煽煽情绪可以理解,但每一次把选手搞得像打了鸡血一样,与《中国好声音》没什么区别。
在与人工智能的对决中,王昱珩与人工智能小度一决胜负之时,全场观众都在给人类加油,王昱衡更是充满了人类的傲娇和自负,幸好小度还是中国的,如果换成AlphaGo,岂不直接给人家断电并砸得粉碎。真正的科学精神是什么?科学世界里是平和的理性,是美好的欣赏,是共同的超越,哪有那么多打打杀杀。
少看电视多读书
《朗读者》能提升文化水平吗?看看节目里朗读的什么内容,其中有朱自清的《背影》,有老舍的《宗月大师》,有路遥的《平凡世界》,走的基本上就是教科书路线,大部分人对这些作品或作者有所了解,并没有引入新的学识,对于受众而言,很容易去接受自己的记忆,这是一种“趋近性”心理作祟,对自己擅长的东西亲近,然后《朗读者》帮你去强化这种心理状态,并美化包装成为“人文精神”,你会觉得这是一档好节目。
还有一些选择了自己的作品,如麦家、刘震云等,都是一些家长里短的往事,并没有体现多元文化特征,也没有体现渊博学识。刘瑜那么多人文作品,而《朗读者》里张梓琳选择的却是《愿你慢慢长大》这种无关痛痒的文字。这样的朗读内容,浅尝辄止,能引导人去爱上什么样的文化?能触及真正的人文精神?语文老师和9年义务教育撑起《朗读者》半边天,再一次证明了这档节目的“德艺双馨”!
看电视是看不出文化的,更别谈人文精神。《朗读者》不是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而是商业时代的心灵揉捏,与《艺术人生》一样,每次请的嘉宾,大部分是名利双收的成功人士,它不可能带来社会层面的真正反思,当然也难以建立起一种客观理性的价值观。
这不能怪任何一个主持人,也不能怪任何一档电视节目,电视媒体作为后现代主义最重要的信息载体,它从来就不是来引领用户思考的。同理,那些在《朗读者》节目中痛哭流涕的信徒也必须清楚意识到,依靠一档电视节目来提升人文精神,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如果要提升自己的精神深度,还是要多读书。读书可以明理,文化程度越高,知识结构越完整,其人文精神就会提升。就不会排队进入“朗读亭”,关上门,面对着CCTV摄像头,痛哭流涕或激情满怀,其它那并非真实的忏悔和感动,裸露给世界的只是一种社交和行为艺术。
事实上,正是人文精神推动了科学思想的产生,而科学发展推动了人文精神的发展,两者比翼齐飞。唯有人文加科学一色,才能产生出强大的聚变能量。
中国现在最需要的是“赛先生”
艾青先生在《我爱这土地》中谈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土地爱得深沉。可是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讲:为什么你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你的内心世界不够理性。
纵观这个世界,我们从来不缺“朗读者”的感性泪水,最需要的却是“赛先生”的理性精神。“赛先生”是指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而科学精神包括“执着的探索精神,谦虚的理性精神,客观的实证精神,批判的求真精神”,赛先生不仅只是工具,本身就蕴含着人文和理性。“赛先生”并不是说要具有多么广博的学识,它只是鼓励一个人去探索,去学习更多的东西,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也只有这样才可能健全自己的人文精神。
不出两年,《朗读者》一定和《艺术人生》一样,在每个观众的心中如抽刀断水,水过无痕,它不能为你打开另一扇知识的窗口,只为你勾起那絮叼的回忆闲情,然后你咀嚼着一把陈年瓜子,感慨着逝水流年,浑然不知所有这一切,你曾经只是收视率上的一个小小的阿拉伯数字。
网友观点:
“个人认为不管这个节目制作出来的初衷为何,只要在看过的某些人们的心中能留下点兴趣的种子,这个种子总会在以后慢慢的发芽长大促使这些人去做更加深入的阅读与思考的。至于电视与书页都只不过是信息传播的一种渠道罢了,这些信息不加以吸收消化也就无所谓思想,所以不能说从电视渠道获取的思想就一定比书本浅,关键还是取决于观看者自己到底是从什么样的角度去吸收这些传播过来的信息的,个人觉得这才是关键。”
“我的理解是,无论是所谓的传统文化,如四书五经,唐诗宋词;还是科学人文,如数理哲,这些知识本身都是客观的,价值没有高低之分,各有各的优势,都能培养我们的感性和理性,表达我们的情怀和思考,并不对立。只是在人参与的过程中,失去了平衡。一部分人都是懒惰的,愿意知道表面的就够了,对于传统文化还是人文科学,都是浅尝辄止,少有逻辑思考。相应的,喜欢看的,接受的就是那些更容易调动感官情绪而无须费力思考的东西。传统文化中四书五经也是有很系统的逻辑思考,有人文精神的,只是被更多的人解读成了一种表面的文化。
赞成作者说的,少看电视多读书,电视能给我们的由于各种限制都是很片面、碎片化的,只是一种呈现,而书却是一个完整的表达。而且,重点是以什么样的心态和思想去读书,像看电视一样的去读书,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人文是一种孤芳自赏,盲目却无害。但科学是一种工具,心无蔷薇,即便是棍棒也可能產生杀害。原子是什么,黑洞是什么,量子力学是什么?和幸福是什么,逝去是什么,历史是什么?一样深奥,一样重要,也一样沉重。其实对于普通老百姓,懂得生活,比懂得计算更重要。 ”
“‘赛先生和《朗读者》其实都需要,中国基础数理化知识的普及度、深度和广度是很不错的,但是高精尖上面进步空间还很大,这里需要‘赛先生!但是如果前提是正确育人的问题,在育人这个方面《朗读者》是起到了很好作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