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药剂对柑橘炭疽病的田间防治作用研究

2017-11-10 11:25邓武成邓红英汤玉慧胡维军
农家科技 2017年9期

邓武成+邓红英+汤玉慧+胡维军

摘 要:本文开展了啶氧菌酯250g/L懸浮剂,百泰60%水分散粒剂和嘧菌酯25%乳油对柑橘炭疽病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并进行了防效评价和比较。结果表明:啶氧菌酯250g/L悬浮剂1500倍液和1250倍液对椪柑和温州蜜桔炭疽病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可以有效保护柑橘叶片和果实,相较于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和25%嘧菌酯乳油1000倍液要更为优异,,建议于炭疽病发病前开始施药,啶氧菌酯250g/L悬浮剂施用浓度为1250-1500倍,施药间隔时间为15~20天,连续施药4-6次。

关键词:柑橘炭疽病;啶氧菌酯;嘧菌酯

柑 橘 炭 疽 病(Colletotrichum goeosporioides Penz.) 是我国各柑橘产区普遍发生的重大病害,该病主要为害柑橘叶片、枝梢、果实,造成落叶、枯梢、落果及烂果,对产量和果实的品质均有较大影响,生产实践证明,运用药剂适期保护是控制柑橘炭疽病最有效的措施[2,3] ,因此,有必要加强高效、低毒 、低残留药剂的筛选及使用技术研究。笔者于2016年开展了阿砣、百泰和阿米西达柑橘炭疽病的田间试验,以期得到一种或多种防效高、价格低的药剂,为橘农防治柑橘炭疽病提供参考。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材料

供试柑橘品种为椪柑和温州蜜桔,试验田是张家界市南庄坪街道办事处前坪村,柑橘基地面积151亩,其中椪柑面积50亩,试验示范面积2.25亩,温州蜜桔65亩,试验示范面积2.7亩。试验于2016年3月底开展时作物生育期为柑橘萌芽期,所有试验小区柑橘长势基本均匀一致。

试验田作物栽植密度,椪柑3×3米株距,亩约70-80株,树龄15年;温州蜜桔3×4米株距,亩约60-70株,树龄期15年。土壤肥力:前坪村柑橘基地,淡黄粘壤土,较抗旱,PH6.8,有机质21.9g/kg,有效磷18.3mg/kg,碱解氮154.8 mg/kg,速效钾103 mg/kg。橘园基地使用肥料,每亩橘园平均使用氮、磷、钾分别为15kg、7.5kg、7.5kg,追施尿素7.5公斤。

供试药剂为阿砣(250g/L啶氧菌酯悬浮剂),美国杜邦公司生产;百泰60%(5%吡唑醚菌酯*50%代森联)水分散粒剂,巴斯夫欧洲公司生产;阿米西达(25%嘧菌酯乳油),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

2.试验方法

试验中共设5个处理,其中啶氧菌酯250g/L悬浮剂1500倍液和1250倍液;25%嘧菌酯乳油1000倍液;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及清水对照,设3次重复,每处理面积100 m2,供试柑橘10-12株。

施药时间:第一次施药在3月31日春芽萌发2.5毫米期,第二次施药在4月13日花蕾现白期,第三次施药在5月11日谢花2/3期,第四次施药在5月30日即第一次生理落果期。试验当天均为晴天,多云或阴天,无降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双喷头,工作压力0.5~0.6mPa,0.8~1L/min,兑水量1500升/公顷。

3.试验调查

(1)调查方法。

每个小区调查2株典型树,每株分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各固定2个梢挂牌标记,每标记枝条调查5个叶片和幼果,每小区共查30个梢和300个叶片和幼果。

按以下标准分级记录果实的发病情况:

0级—无病; 1级—病斑相连面积占整个叶(果)面积的5%以下; 3级—病斑相连面积占整个叶(果)面积的6%~10%; 5级—病斑相连面积占整个叶(果)面积的11%~25%;7级—病斑相连面积占整个叶(果)面积的26%~50%; 9级—病斑相连面积占整个叶(果)面积51%以上。

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2)调查时间及次数。

从炭疽病在叶片或果实上显症后开始第一次调查,而后调查其7天和14天。

A、叶片调查:4月13日第一次调查,4月20日第二次调查,4月27日第三次调查,共3次调查。

B、果实调查: 6月10日第一次调查,6月17日第二次调查,6月24日第三次调查,共3次调查。

(3)作物安全性调查。

每次施药后5天,调查试验小区取样两株,分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各固定2个点,每个点10片叶,共查200片叶。施药试验过程中未发现叶、梢、花、果变色,坏死、伤疤、干枯及生长发育延缓,畸形药害的现象。

(4)药效计算方法。

∑(各级病叶/果数×相对级数值)

病情指数= ———————————————— ×100

调查总叶/果数×9

CK-PT

防治效果(%)=————————×100

CK

式中:CK为对照区药后病情指数;PT为处理区药后病情指数。

按常规法对试验结果用DMRT法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药剂对椪柑炭疽病的试验结果

啶氧菌酯250g/L悬浮剂1500倍液和1250倍液田间均匀喷雾防治柑橘炭疽病有优异的防治效果,对柑橘叶片和果实的发病都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三次调查对叶片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4.52%和95.89%;84.21%和92.76%;87.9%和 95.54%;三次调查对果实的防治效果分别为:100.00%和100.00%;90.87%和97.00%;81.10%和89.21%,由此结果可见,啶氧菌酯250g/L悬浮剂1250倍液对柑橘炭疽病的防治效果更好更稳定。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对柑橘炭疽病的防治效果,三次调查对叶片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4.52%;94.08%和94.40%;三次调查对果实的防治效果分别为:100.00%;85.66%和82.16%。25%嘧菌酯乳油1000倍液对柑橘炭疽病的防治效果,三次调查对叶片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1.78%;92.76%和90.45%;三次调查对果实的防治效果分别为:100.00%;86.96%和86.21%,总体看来,各药剂处理对椪柑炭疽病的叶片和果实的防治效果都较为优异,其中啶氧菌酯250g/L悬浮剂1250倍液对椪柑炭疽病的叶片和果实的防治效果最好最稳定。endprint

2.药剂对温州蜜桔炭疽病的试验结果

啶氧菌酯250g/L悬浮剂1500倍液和1250倍液田间均匀喷雾防治柑橘炭疽病有优异的防治效果,对柑橘叶片和果实的发病都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三次调查对叶片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2.39%和97.83%;90.23%和96.99%;87.58%和 95.65%;三次调查对果实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4.74%和100.00%;85.94%和90.06%;85.29%和90.63%。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对柑橘炭疽病的防治效果,三次调查对叶片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8.04%;81.20%和77.02%;三次调查对果实的防治效果分l别为:92.11%;75.20%和76.57%。25%嘧菌酯乳油1000倍液对柑橘炭疽病的防治效果,三次调查对叶片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5.65%;88.72%和88.34%;三次调查对果实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4.74%;79.08%和79.66%,总体看来,其中啶氧菌酯250g/L悬浮剂1500倍液和1250倍液对温州蜜桔炭疽病的叶片和果实的防治效果要明显优于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和25%嘧菌酯乳油1000倍液。

综合以上结果看来,啶氧菌酯250g/L悬浮剂1500倍液和1250倍液对椪柑和温州蜜桔炭疽病有优异的防治效果,可以有效保护柑橘叶片和果实,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和25%嘧菌酯乳油1000倍液对椪柑炭疽病的防治效果较好,但对温州蜜桔炭疽病防治效果略差。

三、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啶氧菌酯250g/L悬浮剂1500倍液和1250倍液对椪柑和温州蜜桔炭疽病有优异的防治效果,可以有效保护柑橘叶片和果实,相较于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和25%嘧菌酯乳油1000倍液要更为优异,具相关研究表明啶氧菌酯可減少乙烯合成,减少落叶,延缓植物衰老;同时有试验表明,能增加植物的总叶绿素含量,使叶片更绿。由于以上这些特性,施用后具有增加产量的潜力。另外在试验中,还发现啶氧菌酯对柑橘树脂病也有不错的防治效果。因此,啶氧菌酯250g/L悬浮剂1500倍液可作为防治柑橘炭疽病的有效药剂,且对柑橘安全,建议在生产上推广应用。防治柑橘炭疽病,建议于炭疽病发病前开始施药,啶氧菌酯250g/L悬浮剂施用浓度为1250-1500倍,施药间隔时间为15~20天,连续施药4-6次。

参考文献:

[1] 汪小川, 缪觊. 柑橘炭疽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J].四川农业科技, 2008(11); 48.

[2] 冷怀琼, 刘襄成, 沈言章.柑橘炭疽病次生分生孢子形成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 1984, 14(2); 95-100.

[3] 梁瑞郑, 朱木元. 三异氯脲酸防治柑橘炭疽病药效试验[J].中国柑橘, 1992, 21(3); 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