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耀平+李忠芳
摘 要: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发布,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中药鉴定技术》是中药学等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该门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识别中药真伪优劣的技能,为将来从事中药的采购、检验、质量控制等相关岗位工作打好基础。该文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改革、课程考核等方面探讨现阶段中药鉴定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以培养高素质中药鉴别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中药鉴定技术;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20-0144-02
《中药鉴定技术》是中药学专业的一门岗位核心能力课程。该门课程实践性强,需要反复的操作,教学难度大,笔者结合时下高职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及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本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探讨,目的是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1 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优选教学内容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实践人才,所以专业课程设计必须紧贴职业岗位开发,只有依据工作工程系统化,才能让学生学以致用,不会感觉所学与实践岗位脱节。职教专家姜大源教授指出,判断一个课程的设计是不是遵循比较学习原则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有3条原则:第一,比较必须3个以上;第二,比较必须同一范畴;第三,比较中重复的是步骤而不是内容[1]。笔者认为,《中药鉴定技术》依据以上原则可以做如下两种设计思考:
1.1 设计一 先按照区域特色、大宗药材、市场临床需求及中药传统技能大赛等多方面因素考量,筛选中药鉴定品种,以中药来源作为载体分类,然后按照鉴别方法的难易和熟练程度设计3个学习情境,学习情境1、动物药鉴定(性状鉴定);学习情境2、矿物药鉴定(性状鉴定,理化鉴定);学习情境3、植物药鉴定(性状鉴定,理化鉴定,显微鉴定),通过以上设计,重复鉴定的5个步骤(样品登记、鉴定依据、取样、鉴定、鉴定报告),见表1。
1.2 设计二 以中药鉴别方法作为载体,通过鉴定方法的难易和熟练程度来设计4个学习情境:学习情境1、性状鉴定;学习情境2、理化鉴定;学习情境3、显微鉴定;学习情境4、综合鉴定;通过以上设计,同样重复鉴定的5个步骤(样品登记、鉴定依据、取样、鉴定、鉴定报告)见表2。
两种设计,均由教师先下达相关中药的鉴定任务书,学习小组成员接到任务书后,通过分析查阅有关的资讯并做出鉴定决策 、拟定好鉴定计划、分步实施并相互检查、评价,最终完成整个教学过程。
将《中药鉴定技术》课程开发成工作工程系统化设计课程,既能让学生掌握相关中药的鉴别技能,又能熟悉中药鉴定岗位的操作要领,使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中药鉴定工作岗位要求,真正的学以致用。
2 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2.1 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强化学生综合素质 近年来,由于高职生源的参差不齐,学生学习主动性大不如从前。而《中药鉴定技术》这门课程,中药品种多,识别难度大,实践性强。通过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打破传统老师教、学生学,老师是主体的教学模式,改为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授课时将学习情境中相关中药鉴别章节内容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实施。如中药当归的鉴别,首先将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让每个学习小组做好成员分工,按照当归鉴别步骤分步实施。在对当归样品登记环节,通过PBL教学法,引导团队成员利用业余时间,查阅资料,了解当归相关知识点,如典故、歌诀、不同药用部位临床功效及应用等知识,由团队中的成员上台负责相关知识点的讲授,同时结合当归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如当归蛋、当归制剂等产品实施案例教学;到了查找当归鉴定依据环节时,由成员通过查阅药典查找其鉴别依据,列出其鉴别方法和要点,学习情境中的所有环节,团队其他成员均有机会进行补充。这样一来,既可以让学生学习到课程专业知识,又锻炼学生组织能力、演讲能力、协作能力,切合了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让学生由被动吸收转变为主动学习。
2.2 利用信息化技术,引入互联网+教育,开发第二课堂 《中药鉴定技术》课程培养的是学生鉴别中药材质量真伪优劣的能力。中药品种之多,鉴别难度之大,中药伪品实物标本资源的缺乏,给本门课程教学带来很大的压力。有效的利用信息化技术,往往可以弥补教学资源的不足。同时课程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源源不断、永无止境的过程[2]。传统的信息化方式主要采取多媒体教学,通过课件展现中药性状、显微组织结构图片,使学生能够直观感受。然而,这种教学往往局限在第一课堂,且学生参与度不高;还有就是课程建设网站,学生本可以通过浏览网站资源学习相关知识。可实际生活中,大部分学生利用网上学习积极性并不高。而随着时代的变化,智能手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信息化技术手段越来越丰富,如何贴近互联网+,发展第二课堂,巩固教学成效显得尤为重要。如利用手机云平台、课程APP软件等新信息技术,共享本门课程教学资源(如微课视频、教学图片-中药材性状真伪图片、组织结构显微图等内容),让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端,随时随地学习课程内容,做到常看常学;同时通过后台向学生开放课程建设权限,做好审核,让学生主动参与课程建设,完善教学资源,及时将所发现的中药伪品、观察到的显微组织结构拍照上传,做到常看常新;此外,还可以在课程互动平台端开展线上在线答疑及作业批阅,让学生多途径掌握相关知识内容。这样既能够丰富、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让学生实实在在的融入到课程中去。
3 改革考核方式,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中药鉴定技术》课程采取形成性考核方式,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实践成绩、期末考试成绩3部分组成。平时成绩考核主要包括考勤、作业、团队协作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将职业道德纳入到平时考核体系,是为了让学生具备良好的价值观。医药行业不缺乏专业人才,往往缺失的是有良好的职业操守、职业道德的人才。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平时对中药假、伪、劣药的认识和对学习任务的准备,成员间的配合,甚至是教学场地的清理等方面的处理态度,考核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纳入到平时成绩;实践成绩考核主要以中药性状鉴别考核和显微鉴别考核两部分,考核要求与中药传统技能大赛国赛接轨,严格参照相关标准进行;期末考核主要是以课程知识点考核为主。3部分分值结构可以依据班级学生整体素质弹性实施,偏重于学生平时成绩与实践技能成绩考核。采取形成性考核方式,既能反映学生的整体素质,同时也避免了一考定终身的局面,特别是对那些学习能力有所欠缺的学生,可以起到良好的鼓励效果。
4 結语
笔者通过多年的《中药鉴定技术》课程教学,对本门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有些许思考,收到了较好的教学反馈,但在实际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善。如校内中药伪品实物标本的不完善、课程资源平台开发与维护滞后等都会影响到教学效果。只有通过不断改善条件,引入职教新理念,开展教学改革,才能让学生从《中药鉴定技术》这门课程中学有所获。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工作过程系统化: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12):1-11.
[2]张凯,刘岩.高职中药鉴定技术课程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2014(14):67-68. (责编:徐焕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