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丹麾
(中国美术馆,北京 东城区 100010)
丝绸之路与美术创作之关系反思
黄丹麾
(中国美术馆,北京 东城区 100010)
丝绸之路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它也是对接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纽带,该文从丝绸之路概念、“一带一路”布局、丝绸之路作为文化交流之路、丝绸之路作为艺术交流之路、“丝绸之路”美术创作应该体现民族形象和中国气派五个方面对丝绸之路与美术创作之关系予以了较为全面而深入的反思,希冀借助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对当代美术创作的建构有所启迪。
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文化交流;艺术交流;民族形象;中国气派
丝绸之路是以中国丝绸为典型商品与世界各国进行商贸活动而得名,是人类历史上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媒介。20世纪90年代以苏联解体后丝绸之路得以重启,标志着中国与西方陆路丝绸之路再次繁荣。进入21世纪,世界格局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为了适应全球深刻、复杂的变革,中国政府顺应了时代的需求,在丝绸之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目的在于与世界各国共同构建多元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信息一体化的世界整体走向。
丝绸之路作为一条贯通欧亚非三个大陆板块的贸易商业道路,促进了沿路各地政治与经济、文化与艺术的交融。这条影响地球大半个文化与艺术的发展道路,虽历经2000多年的沧桑岁月洗礼之后早已失去了曾经的辉煌,但对它的深化了解对当今社会变革和开放、交融依然具有意义深远。2014年6月22日《世界遗产名录》收录了我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将我国中西部22个丝绸之路遗产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
为了深化“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关注古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我国一些艺术研究机构和文化艺术团体以及学者和个人,对丝绸之路进行了不同层面的考察和艺术创作活动,为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出了努力。国家网信办于2015年8月24日主办了“一带一路”网络文化采风活动。目的是通过这一活动,使丝绸之路沿线地域注重丝绸之路的传统文明,让全社会关注新疆、甘肃的“非遗”保护现状,切实解决“非遗”传承人所面临的问题与需求,使“非遗”工艺传承与“文创产业”相融合,用其文化艺术的魅力,使“非遗”工艺切合社会的需求,在市场经济中焕发出传统文化的艺术活力与生机。
1.杨晓阳的巨幅壁画《丝绸之路》
大型壁画《丝绸之路》是中国著名画家、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于1993-1996年为北京八达岭长城博物馆创作的。出生于西安的杨晓阳对丝绸之路以及汉唐文化有很深的感受,壁画《丝绸之路》长景式地展现了汉唐时代中西文化交融的恢宏场景。杨晓阳探访了敦煌壁画和龟兹壁画,并据此创作出了很多写生作品,积聚了广泛的绘画素材。唐三彩的骆驼、骏马,衣冠楚楚的贵胄,胡姬、胡商、敦煌飞天、长安城宫阙、龟兹乐舞,佛教浮图、阿拉伯清真寺、罗马教堂均被挥写于作品之中。《丝绸之路》以中国画的线描为基准,描画了400多个神采各异的人物形象,他们在超现实的绘画构图中,在不同交错时空中由写实审美向装饰性审美的意味挺进。
作为出生成长于古丝绸之路起点的画家杨晓阳,对关于丝路的创作始于大学期间和留校工作以来。1985年血气方刚的杨晓阳和同学从西安骑自行车一路向西,沿古丝绸之路,历时4个月完成了从西安沿着丝路古道抵达新疆的旅程。他们考察、写生、记录,用身体去体验丝路风情,用心去解读丝路的今昔对比,用语言与沿途居民交流交友,全身心投入到丝路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的绘画艺术创作之中。
此后多年,他的脚步遍及丝绸之路中国境内和沿线的中亚细亚、在土耳其和希腊等诸多国家,与此同时他的大批相关创作鱼贯而出。美术理论家张晓凌言:“杨晓阳的为人、作品、艺术观皆可视作丝绸之路文化的产物。丝绸之路对其他艺术家而言,只是一段文明传奇或令人神往的题材,对他却是全部。”[1]
2.“走向西部——中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
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走向西部——中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于2013年11月23日——2014年1月9日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共挑选了国画、油画、雕塑、连环画等艺术门类的作品150余件,以“走向西部”为主题。展览中的许多作品和作者都是20世纪以来中国有影响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其中有吴作人的《莫高窟156洞壁画临摹》(水彩,28.5cm×39.5cm,1943)、司徒乔的《南疆集市》(中国画,28.4cm×26.5cm,1944,中国美术馆藏)和《天山放牧》(粉画,36.8cm×53.8cm,1945,中国美术馆藏)、刘子久的《为祖国寻找资源》(中国画,82cm×150cm,1956)、赵望云的《姐妹》(中国画,82.5cm×41cm,1954,中国美术馆藏)、吴冠中的《藏族青年》(纸板油画,36cm×28cm,1961,中国美术馆藏)和《拉萨菜市》(水彩,24.3cm×26.5cm,1961,中国美术馆藏)、朱乃正的《新曼巴》(水粉,140cm×183cm,1972)和《春华秋实》(油画,168cm×84cm,1979)、葛鹏仁的《西北风》(油画,170cm×160cm,1987)、邵晶坤的《藏族牧民》(油画,61.3cm×46.2cm,1961)和《打麦场上》(油画,60cm×46.5cm,1961)、杨之光的《哈萨克小姑娘挥沙丽妲》(中国画,64cm×46cm,1980)、于月之的(中国画,175cm×97.5cm,1962)等都是其中优秀力作。展览分为“发现西部”“高原阳光”和“寻缘拓展”三部分,全面体现了西部的风土人情。该展以中国美术馆的馆藏作品和一些研究资料,描绘出20世纪中国美术创作在长期的艺术积累中对西部的发现、认识和表现的艺术历程,是对“一带一路”文化艺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随后,“走进西部——中国美术馆经典藏品西部巡展”于2015年相继在重庆、乌鲁木齐、南宁、银川展出,取得较好的艺术影响。
3.“大美中国·锦绣丝路”丝绸之路主题创作美术作品展
随着丝绸之路艺术创作的不断深化,全国各地文化艺术创作团体和艺术家积极投入到丝绸之路主题创作中。为了配合我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坦“非遗”项目向联合国非遗总部申报,2014年7月,洛阳丝绸之路与大运河经济文化研究会、河南省黄河文化基金会主板了“大美中国·锦绣丝路”丝绸之路主题创作美术作品展。
展览以丝路申遗的22个申遗单位为主题,邀请了22位中美协国画名家,经过艺术家们历时3个月时间的精心创作22幅8尺斗方的精彩作品。他们既有遗留到如今依然令人惊叹的建筑,也有鲜为人知的精彩故事,还有丝路曾经的繁华与喧嚣,当然也少不了那让人黯然的苍凉与荒芜。
4.中国国家画院“丝绸之路美术创作工程”
中国国家画院“丝绸之路”主题绘画创作工程与2014年拉开序幕,制定了缜密的《“丝绸之路”美术创作选题》报告,“丝绸之路美术创作工程”提供了从自然生态到文化生态和人文风情的多视点,描画丝绸之路、重现丝路辉煌的文献依据,是一份难得一见的杰出力作。丝绸之路主题以“江山多娇”“历史风云”“驼铃声音”“艺文灿烂”“丝路风情”“今日新貌”为专题进行创作,主要表现草原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变迁,风土人情,表现丝绸之路在人类发展征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文化交融。中国国家画院创作团队于2014年7月28日开始了海上、陆路及草原三路出发考察,进行写生创作。考察写生团兵分三路,分别以草原丝绸之路、陆路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进行考察写生,为“丝绸之路”美术创作工程奠定了基础。
5.哈萨克斯坦举办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国际和平艺术家绘画作品展
哈萨克斯坦是丝绸之路的桥梁和纽带,习近平主席2013年在哈萨克斯坦访问期间首次提出“一带一路”构想,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合作是“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伙伴。2015年7月哈萨克斯坦在首都阿斯塔纳举办“纳扎尔巴耶夫和平思想国际研讨会”,“丝绸之路经济带——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国际和平艺术家绘画作品展是重要的内容之一。这是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艺术家以古丝绸之路精神为主题的作品展,不同国家的艺术家表现了同一个主题,丝绸之路成为人类社会谋求多样文明和共同发展的话题。
6.“丝绸之路———从写实到写意杨晓阳美术作品展”
2016年10月27日至11月6日,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首次个人画展“丝绸之路——从写实到写意杨晓阳美术作品展”,此次展览场面热烈,人潮如海,引发了强烈的关注。全部作品烘托“丝绸之路”主题,按照4个章节全面展出杨晓阳丝绸之路主题创作350件。其中2016年完成的大型水墨人物作品《社火》(长31米,高3.4米,参见图1),画面中几千形态各异的人物形象呼之欲出,是一部甘肃民俗的史诗性作品。在画展上展出了画家11幅草稿,每一幅草稿都是独立的作品。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画家创作技法的融会贯通,从写实到写意的不凡探究,表现了画家严肃的治学态度和对艺术认真的探索精神,也可以看到改革开放和恢复高考以来,我国美术学院培养的艺术家所具有的坚实全面的绘画功夫和文化修为在写意水墨中的的逐步提升,更是画家对丝绸之路文化精神的多角度的艺术阐释,杨晓阳的丝绸之路主题画展表现出的前瞻性将给我们以更多的启示。
图1 杨晓阳《丝绸之路·苦水社火》 局部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认为, “一个艺术家的成长是有过程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它的逻辑、因果和递进关系。他说:杨晓阳的父亲杨建果,他进美术学院之后的刘文西、王子云先生等一批优秀的老师,巍峨厚重的黄土高原、绵长悠远的丝绸之路,广泛而丰富的社会生活可以看作是杨晓阳的四位师者,对他的培养和影响、对他的艺术和人生,以及他的情怀发生着巨大作用。”[2]著名美术史论家薛永年先生对杨晓阳40载的艺术实践和文化思考评价甚高,指出“他既是写实风格主题画创作的能手,又是勇于告别已有成绩提出“大写意”主张并推出人物画大写意新风貌的领军人物。”[3]100-10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文化自信成为一种可能。经济的快速崛起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使中国形象发生了质的改变。但是,经济发展与文化的滞后需要我们认真的反思。如何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如何重建中国美术的民族形象和中国气派成为文化艺术界面临的重要课题。中国“美术作品中的中国气派和民族形象”这一命题在全球化语境下,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日益增强,这使我们对自己文化身份得认同变得迫在眉睫。树立一个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美术作品中的中国气派和民族形象”,正是历史机遇与当代文化构建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如殷会利的中国画《节日(哈尼族)》(图2),妥木斯的油画《垛草的妇女》 (图3),是具有浓郁民族气息的绘画艺术创作。
图2 殷会利,中国画,《节日(哈尼族)》,尺寸248 x 149cm,创作年代:2014年
图3 妥木斯《垛草的妇女》,布面油彩,尺寸:175x175cm,创作年代:1984年,中国美术馆藏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倡导“美术作品中的民族形象和中国气派”,艺术家要积极表现具有中国文化特色、中国审美风格和中国生活气派的优秀作品,这是我们这一代艺术家和美术工作者不可推卸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美术作品中所体现的“民族形象”就是具有中华思想、中华情感和中华审美特质,即通过美术家所创造的审美形式,强化中华情感、深化中华文化、拓展中华审美积淀,展示中国的文化形象与审美风范。以体现中华民族所具有的文化气象和风范的“中国民族形象和中国气派”。
对于艺术家来说,创作具有中国民族形象和中国气派的美术作品是一种文化洗礼,对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来说,中国民族形象和中国气派的美术作品展示的是华夏民族的传统文明,是国民的文化素养和国家的文明程度并能够把推广炎黄思想与精神和中国艺术理念作为一种自觉,也是向全球展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不可或缺的工具;它既是是艺术形象的展示,更是中华民族国家形象,因此,重塑中国民族灵魂,重振中国美术气派的时代精神,才能提升中国文化艺术的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这是当代历史文化语境下的必然抉择。
[1] 再忆丝绸之路杨晓阳作品全国巡回展广东站开幕[EB/OL].http://www.shyzgw.com/newsshow.asp?showid=119164,2016.12.21.
[2] 丝绸之路从写实到写意杨晓阳个人作品展引发观展热潮[EB/OL].http://news.cang.com/info/487435.html2016.11.3.
[3] 薛永年.写意精神丝路情——杨晓阳的画[J].中国书画,2017(1)100-103.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ilk Road and Artistic Creation
Huang Danhui
(Eastern District, Beijing, National Art Museum of China, Beijing 100010, China)
Silk Road is not a geographic concept. It is a link to connect with the “One Belt, One Road” strategy of our country. This paper makes an relatively complet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ilk Road and artistic cre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following five respects: the concept of Silk Road, arrangement of “One Belt, One Road” strategy, taking Silk Road as a road of cultural exchange, taking Silk Road as a road of artistic exchange and making artistic creation on Silk Road demonstrating the national image and Chinese manner, tempting that Silk Road and “One Belt, One Road” should of some instructive value to the contemporary artistic creation.
“One Belt, One Road”; Cultural exchange; Artistic exchange; National image; Chinese manner
J120.9
A
1673-8535(2017)04-0069-05
2017-06-09
黄丹麾(1966-),男,吉林省榆树市人,中国美术馆研究员、《中国公共艺术网》主编,研究方向:美学、美术史论。
(责任编辑:高坚)